在紐約在馬尼拉在雅加達在吉隆坡在開羅
野豬闖蕩餐館麋鹿在巷弄中迷路
瘟神用祂的袖子大筆一揮
全世界引擎一起熄火
一片風衣拍拍蝙翅飛走了
留下這塵世無法呼吸的
黃昏
──節錄〈瘟神占領的城市〉
研究和欣賞愁予詩者不可或缺的定本 塞外江南的寓意,因愁予詩而明朗;臺灣鄉土的意識,在愁予詩中落實為山岳、海灣、村莊。此書收鄭愁予赴美以前全部作品為一巨冊,包括坊間各種詩集已錄及未錄之作。
《基度山恩仇記》是法國大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冒險小說,也被公認為大仲馬最好的作品。本書於1844年完成,全書共分十八次出版。後世史學家認為這部書不是大仲馬獨立創作,而是與其他作家合寫。
「會成為一個詩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說是偶然,可能因為參加了一個文藝營,認識了幾個寫詩的同好,或參加的什麼樣的活動、看了幾本跟詩有關的書,就這樣子踏上寫詩的路,最後成了一個詩癮者。」──白靈
《瘟神占領的城市》原是一首詩,最終成了書名。白靈認為瘟神、大神其實是一體兩面,不論是檯面上人物或背後的影武者,「他們」介入、包辦、或者說掌控了我們大部份的食衣住行、生老病死、乃至思想意識的一切。「好」可以讚揚,而「壞」應當勇於揭發,縱使其間關係錯綜複雜,偶爾有所誤解,詩人也要奮力抵抗,大膽進行批判與書寫。
本書收錄白靈近八年短中長型的作品,包含組詩及散文詩,或長或短,皆為情感真摯、意念奔放之作。除了有社會觀察,亦有愛在瘟疫蔓延時的深刻記錄,以及行旅九份、金瓜石、蘭嶼、金門、馬祖的地誌書寫。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大神〉六稿、〈夜宿金瓜石〉十四稿,白靈把完成一首詩的過程鉅細靡遺地展示,體現自己創作上的思路變化,彷彿一幅名畫從草圖到完稿,在在令人讚嘆與激賞。
【特別收錄】
詩人.評論家李瑞騰教授與白靈問答
──〈白靈答編者十問〉
林煥彰、靈歌、葉莎、季閒、劉曉頤、項美那
──「全方位、陌生化寫詩觸角──談白靈詩〈夜宿金瓜石〉」
作者簡介
白靈
本名莊祖煌。已自台北科技大學化工系教職退休,現任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副教授。曾任年度詩選編委、台灣詩學季刊主編,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新詩金典獎等十餘項。創辦「詩的聲光」,推廣詩的另類展演形式。著有詩集《女人與玻璃的幾種關係》、《五行詩及其手稿》、《白靈截句》等共十五種(含童詩集),及散文集三種、詩論集《一首詩的玩法》、《新詩跨領域現象》等九種,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詩卷》、《新詩三十家》、《不枯萎的鐘聲:2019年臉書截句選》等二十餘種。建置個人網頁「白靈文學船」、「乒乓詩」、「無臉男女之布演台灣」等十二種。
白靈文學船網頁:
myweb.ntut.edu.tw/~thchuang/body.html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