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過去談台灣經濟,三句不離中小企業,如今則必談台積電?
●民主化對經濟發展而言,是禮物,還是包袱?
●兩兆雙星發威了嗎?台灣品牌的未來又在哪裡?
●中國崛起對台灣產業是助力,還是阻力?
●台灣如何成為世界唯二在極短時間內躋身已開發的國家?
縱橫學界與政界的知名經濟學者陳添枝,
在台灣人均所得突破3萬美元之際,
梳理1990~2020年台灣經濟脈絡,並提供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引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沒有貨櫃,就沒有全球化, 不會有好事多,也不會有電商龍頭亞馬遜、阿里巴巴,更不會有高科技; 透過貨櫃的起源故事,比爾.蓋茲讀到創新, 金融史學家伯恩斯坦、價值投資人帕波萊讀到產業本質。
★《原則》作者達利歐最新力作,唯一中文完整版! ★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 ★美中爭霸、誰上誰下?橋水基金用演算法打分數! 算出衝突2026年在台海爆發? ★比爾.蓋茲、三任美國財長、華爾街巨擘一致推薦必讀
《柏南克談聯準會》說明聯準會的背景與演變,也推測了它的未來。柏南克以全新的觀點,帶領讀者深入聯準會一窺堂奧,並說明它做了什麼及其背後的邏輯。他指出經濟的改變如何推動聯準會的創新,也列出聯準會面臨的新挑戰,包括通膨再現、加密貨幣、金融不穩定的風險增加,以及聯準會的獨立性所受到的威脅。 本...
★《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評選年度最佳圖書 ★ 普立茲獎得主、《石油世紀》作者、白宮能源專家——丹尼爾.尤金全新力作 全球地緣政治大洗牌,誰能掌控能源,成為下一位世界霸主? 美國×俄羅斯×中國×中東,全面剖析後疫情時代的能源版圖及未來趨勢
★ 榮獲2021年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 貿易戰的問題根源不是地緣政治,也絕非國家體制之爭 各國內部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才是加劇各國貿易失衡的病灶!
佛里曼說:在加速時代中,偶爾試著「暫停腳步」,省思幫助自己或他人的方法,可以找到新的定錨與啟航之處。若這麼做使你稍有延遲,也別擔心。 ★《紐約時報》暢銷書 ★《華爾街日報》十大必讀好書 ★Amazon.com 商業理財暢銷書 Top1 ★《柯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20...
●為何過去談台灣經濟,三句不離中小企業,如今則必談台積電?
●民主化對經濟發展而言,是禮物,還是包袱?
●兩兆雙星發威了嗎?台灣品牌的未來又在哪裡?
●中國崛起對台灣產業是助力,還是阻力?
●台灣如何成為世界唯二在極短時間內躋身已開發的國家?
縱橫學界與政界的知名經濟學者陳添枝,
在台灣人均所得突破3萬美元之際,
梳理1990~2020年台灣經濟脈絡,並提供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引
1950~1990年,台灣經濟從開發中國家順利走過初步工業化的階段,達到每人所得1萬美元的成就,造就台灣經濟奇蹟。如今,到了2021年,台灣每人所得超越3萬美元,順利突破中度所得陷阱,成為已開發國家。在如此短的時間達到這樣的成就,在世界上除了南韓,就是台灣。
這30年來的努力國外學者沒看見,因為他們都被中國的快速成長所吸引,但是從實際數字來看,台灣已經無聲無息創造又一次的經濟奇蹟。這段工業化後期的產業發展比工業化初期更困難,因為產業已經走過價格競爭,進入品質競爭,不能靠便宜而成長,得靠創新來成長。而台灣雖然有民主化與中國崛起的內外兩個因素,但藉由組織轉型、創新與品牌的發展,確實繳出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在這本書中,陳添枝記錄這30年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肯的給予這段時期台灣經濟評價。不過邁入已開發國家以後,台灣仍面臨很多挑戰, 作者也提出幾個未來發展方向供讀者參考。
※本書收錄〈台灣經濟大事件〉年表
作者簡介
陳添枝
曾任台大經濟系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經建會和國發會主委,現為台大名譽教授,清大台北政經學院約聘教授。
好評推薦
陳添枝整理近30年間的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聚焦民主化政府下的產業政策,記錄台灣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下如何突破高速成長後的產業轉型,不論是在產業界努力拚經濟的經理人,或是擬定與研究產業政策的政府官員與學者,都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很多啟發。——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施振榮
台灣經濟經過30年(1990~2020)的奮鬥與掙扎,終於跨越了「中等所得陷阱」(每人所得3萬美元)。這是30年來經濟成績單上平庸中的「不平庸」。
本書作者學養豐富,曾在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時先後擔任經建會與國發會主委,負責台灣經濟策略的訂定與運作,對30年來台灣經濟的轉變及歷程提出了精闢的觀察、評析與解讀。
書中特別討論到如何應對產業組織轉型、民主化的包袱,及中國崛起的影響。結論是:台灣走的這條路,平凡、辛苦、笨拙,稱不上「奇蹟」的等級,卻有重要的學習價值;似乎也更有複製的可能。
這是一本關心經濟發展者,值得細讀的好書。——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氣候變遷、疫情不減、大國交惡,政經動盪的時代裡難找解方,一旦系統背離舊有標準、價值,既有的制度和態度支離破碎,世界已進入不斷從失衡找回均衡的歷程。
70年來的「發展型政府」,只有「發展」才是硬道理。添枝一本不信東風喚不回的學者本色,完整的追述工業化後期轉進品質競爭,期能把握科技深耕基礎,突破定價、規格的智財權權力遊戲,以技術能量提升,參與全球產業鏈重組,為地緣政治再均衡中的台灣,再造國際地位。然而,長期的經濟停滯,根本的原因在於國家的「不作為」。面對新世局領導者的方向,行政規畫的思維與途徑,仍需「有為的政府角色」,繼續「發展」職責功效、民主化下的政治責任,更不得忽視發展中的貧富差距之擴大。——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余範英
作者一生鑽研產業經濟、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此書是作者匯集其近四十年研究心得,以及任職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實際參與台灣經濟發展之規畫,與研究、觀察鄰近國家之發展的見聞、體會、感想與省思,所完成探討台灣如何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嘔心瀝血之作。本書主要著重於台灣近30年來的發展歷程。
此書是寫給普羅大眾閱讀的通識性著作。全書不含艱澀難懂的經濟學術語與理論,也無統計圖表;只見作者以平實無華、極為流暢的文字,對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各項因素,以及各重要產業之發展過程與興衰,娓娓說給讀者聽,可讀性極高。作者對部分議題的看法可能涉及仁智之見,也可供思辯之用。——東吳大學講座教授,前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許嘉棟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