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07.0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101838
  • eISBN: 9786263101869
  • 字數: 76,293
紙本書定價:NT$ 320
電子書售價:NT$ 22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無修飾的人性,你可敢直視?
不善良的自己,你能否接受?

善與惡的界線何在?短篇小說如何開展複雜多元的「羅生門」?
從芥川龍之介解讀人性黑暗習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作為第一位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 川端康成畢餘生之力追求的「日本之美」是什麼? 「餘生」意識背後的歷史脈絡是什麼? 小說書寫如何將日本美學重新整頓為世界性資產? 從川端康成筆下的美麗與哀愁,透視日本戰後群體的沉淪與救贖

  • 電子書: NT$ 294

    村上春樹被譽為日本八○年代新世代的文學旗手, 是目前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日本作家, 也幾乎成為本世紀初日本文學的代名詞, 從日本到台灣,他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文學青年, 村上春樹的小說魅力何在?貫穿他作品的核心關懷又有哪些?

  • 電子書: NT$ 308

    他建造了,建造了一座夢想之屋, 以有形的物體,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然而,這棟房子卻沒有發出團圓的聲音……   日本推理大師橫山秀夫最美的一道謎題 睽違六年全新小說,從真相中找回愛的絕頂落淚之作! 日本讀者譽為年度神作:「《北光》完全超脫了推理小說的定義!」「它在我心中已經得到本屋大賞冠軍...

  • 電子書: NT$ 266

    日本最會說故事的文學名家宮本輝, 如何以樸實的文字,一筆筆寫入人心最深處? 在時代濁流中,帶領讀者勇闖黑暗盡頭尋找光明。

  • 電子書: NT$ 399

      一個誓約,一種正義,以及那些父親深摯的愛。 ★「這本小說帶我們看見真正的日本。」──席捲歐美的日本警探推理小說顛峰之作 ★「如果推理小說有諾貝爾獎,就該頒給橫山秀夫。」──德國推理大獎外國小說冠軍 ★日本30年來最好看的推理小說「King of kings」第二名 ★「這本推理...

  • 電子書: NT$ 273

    通天之路,一場浪漫卻注定墜落的逐日之行 當代英語世界最負盛名的華裔小說家、美國國家書卷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旅美華裔作家哈金,傾情深度力作 書寫古代最具傳奇色彩的詩人傳記──詩仙李白

  • 電子書: NT$ 364

    這世上我已無法相信任何人。 夫妻、家人、朋友、同事,每個人都戴著好幾張面具,內心隱藏著各種祕密。 人生因此而複雜。 這是專為成人而寫的小說。 毫無疑問,這是直木獎作家白石一文的最佳傑作!

  • 詳細資訊

    無修飾的人性,你可敢直視?
    不善良的自己,你能否接受?

    善與惡的界線何在?短篇小說如何開展複雜多元的「羅生門」?
    從芥川龍之介解讀人性黑暗習題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用文學探究「日本是什麼」
    ▍楊照帶你從10位經典作家通讀日本文學史、思想史
    夏目漱石 谷崎潤一郎
    芥川龍之介 川端康成
    太宰治 三島由紀夫
    遠藤周作 大江健三郎
    宮本輝 村上春樹
    ‧從明治到令和,橫跨三個世紀
    ‧第一套以經典文人為軸,深度導覽百年日本的重量全書
    ‧每冊皆附系列總序、前言、作家年表

    ▍全新系列.樹立日本文學新史觀──各界名家一致推薦
    「石川カオリ的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版主
    一頁華爾滋Kristin
    戶田一康(作家、真理大學應用日語學系副教授)
    王盛弘(作家)
    江淑琳(文化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李靜宜(作家、東美文化總編輯)
    周慕姿(心理師、《作家的靈魂腳本》podcast主持人)
    林廷璋(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文藝誌《圈外》總編)
    林福益(城邦媒體集團業務總經理兼書虫公司總經理)
    洪維揚(「幕末.維新史」系列作者)
    馬欣(作家、影評人)
    張鐵志(《VERSE》創辦人暨社長)
    梅用知世(「就算知道了也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日本小知識」版主)
    章蓓蕾(日本文化譯介者)
    葉美瑤(新經典文化總編輯)
    詹正德(有河書店店主、影評人)
    蔡瑞珊(青鳥書店創辦人)
    蔡詩萍(作家)
    蔡增家(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蔣亞妮(作家)
    【按推薦人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為什麼讀芥川龍之介?
    芥川龍之介的現代性還表現在處理古老故事時的一份人性洞視,不是將重點放在事件上,而是凝視、探測人對於事件的反應。事件的人物、場景可以是古老的,帶有歷史性的傳奇味道,然而他要從《今昔物語》所提供的這個故事中去顯現事件觸動了人性中的哪一個面向,激發了什麼樣的衝動。如此被刺激出的「虛榮」於是不再是古老的,而具備普遍性,穿越時空對所有的現代人傳遞強烈的共同訊息。這是芥川龍之介最為擅長的。──楊照

    芥川龍之介二十歲踏入文壇,三十五歲自殺過世,
    極其短暫的創作歲月中,累積了上百篇短篇傑作,
    擅長透過精煉的敘事手法,探索複雜又矛盾的人性命題,
    究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善與惡的界線又在哪裡?
    透過文學,他將各種難解習題,永遠刻鏤在讀者心中。
    楊照以多元視角引領讀者進入芥川龍之介的短篇世界,
    解讀其作品更為深層、隱藏的訊息,
    為閱讀經典文學的帶來更多意想不到樂趣。

    ──跨越善惡的邊界, 複雜人性的立體書寫
    藝術真正要成就的,是揭露人們壓抑深藏、逃避面對的詭譎人性,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不僅止步於揭示「人性有多惡?」這種層次的命題,他反覆碰觸的是:「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根本無法承擔自己的真實的人性。」以此丟出各種令人不堪、更為複雜曖昧的善惡命題,刺激讀者打破二元對立的視界。
    〈鼻子〉逼著讀者反思歧視的本質,探究歧視心理是如何成形的?〈山藥粥〉裡用善意包裝的惡意,帶我們誠實面對原來一個人的生存基礎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在〈架裟與盛遠〉中領略到人與人進退維谷之間,難以摸透、層層掩飾的多變思緒與算計,〈地獄變〉則讓我們見識一個人為了追求藝術會落入何等極端境地?迫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什麼是惡?」以及你還有把握應該如何判斷善惡真偽嗎?

    ──文學主張:短篇美學與詩的精神
    芥川龍之介短暫創作生涯所留下的作品,盡是短篇小說,對他來說,這是最明確的「現代」形式。他力排時下盛行的自然主義與私小說風,避免填塞過多現實中平凡庸俗的內容,他要寫的是「將人投入在非常狀態中,去檢驗人的反應」,也因此有著寧短毋長的追求。
    他另一個重要的小說美學主張,是反對「以情節為中心的小說」,他的寓言名作〈河童〉,自傳性作品〈呆瓜的一生〉重點都不在情節上。也因為這份追求,讓他與文壇前輩谷崎潤一郎掀起一場論戰。他認為小說好不好,關鍵在於有沒有「詩的精神」,小說所關切的不是「然後呢?」而是當下發生了這件事,人們如何反應,又如何交織成一片糾結的「意義之網」。於是他經常從傳統物語中取材,拿現成的故事改寫,證明即使不自己生產情節,也能創造出獨有的小說世界與意義空間,為讀者帶來閱讀的刺激與玩味。

    ──從傳統物語取材,注入西方現代文學理念
    芥川龍之介最擅長的創作手法是將「傳統故事就轉型為現代小說」。他借鑑了西方現代文學的手法,對於敘事的擁有高度自覺——是誰在說故事?用什麼人稱、從什麼角度?可能因此無法看到、表現什麼?敘述要如何展開?時間要如何在敘事中順向、迴向或逆向進行?讓古老故事呈現截然不同的閱讀體驗。
    小說的現代性還表現在處理故事時的一份人性洞視,重點不在「事件」上,而是凝視「人」對於事件的反應。人物、場景可以是古老、遙遠的,但透過事件觸動出的人性卻具備普遍性,也因為這份穿越時空的普遍性,讓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歷久彌新,芥川龍之介一九二二年的小說〈竹藪中〉就是改編自古籍《今昔物語》,三十年後再由黑澤明改編電影《羅生門》,還能在西方世界造成震撼,即可證明芥川龍之介的作品如何遠遠超越了他的時代。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經典十人書單

    01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
    02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
    04 小說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
    05 楊照談川端康成(暫名)

    即將出版──[2022-2023]
    太宰治
    三島由紀夫
    遠藤周作
    大江健三郎
    宮本輝
    村上春樹

    日本在台殖民距今已落幕超過半世紀,
    為何至今這個國家仍宛若幽靈,潛伏於台灣的集體意識?
    面對這個孕育絕美文化,卻又曾發動殘酷戰爭的民族,
    今日的我們可以如何重思「日本是什麼」,並再次量度與其緊密而矛盾的關係?

    「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共分十冊,一冊讀一位經典日本作家,
    進而綜觀百年日本文化。
    作家楊照回歸年少原點,融貫逾四十年的學養思索與東西閱歷,
    剖析經典十人,以其作品為核心,找到作家畢生主體關懷,
    試圖瞭望日本難解的全貌,也映照今日的台灣文學風景。

    「從十五歲因閱讀《山之音》而有了認真學習日文、深入日本文學的動機開始,超過四十年時間浸淫其間,得此十冊套書,藉以作為台灣從殖民到後殖民,到超越殖民,多元建構自身文化的一段歷史見證。」──楊照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擔任麥田「幡」書系策畫人,選書並主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別具代表性之作品。

    長篇小說──
    《吹薩克斯風的革命者》、《大愛》、《暗巷迷夜》。

    中短篇小說集──
    《星星的末裔》、《黯魂》、《獨白》、《紅顏》、《往事追憶錄》、《背過身的瞬間》。

    散文──
    《軍旅札記》、《悲歡球場》、《場邊楊照》、《迷路的詩》、《Cafe Monday》、《新世紀散文家:楊照精選集》、《為了詩》、《故事效應》、《尋路青春》、《我想遇見你的人生:給女兒愛的書寫》。

    文學文化評論集──
    《流離觀點》、《文學的原像》、《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夢與灰燼》、《那些人那些故事》、《Taiwan Dreamer》、《知識分子的炫麗黃昏》、《問題年代》、《十年後的台灣》、《我的二十一世紀》、《在閱讀的密林中》、《理性的人》、《霧與畫:戰後台 灣文學史散論》、《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想樂》、《想樂2》,與馬家輝和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22個日常生活詞彙》與《忽然懂了:對照記 @1963》。

    現代經典細讀系列──
    《還原演化論:重讀達爾文物種起源》、《頹廢、壓抑與昇華:解析夢的解析》、《永遠的少年:村上春樹與海邊的卡夫卡》、《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中國傳統經典選讀系列叢書」、《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矛盾的美國人:馬克.吐溫與《湯姆歷險記》、《哈克歷險記》》、「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叢書」。

    譯作──
    《老人與海》。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6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