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屬於「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系列,在登山寶訓中,可以看見耶穌對於當時代的宗教文化毫不留情的真心話,指出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中,內含著的偽善和冷血。但同時,也可以看見,耶穌所指向的神的國度和國度子民的生活樣貌,內含著神對世人的憐憫與豐厚的賜予。登山寶訓不是「基督徒身分資格考」的測驗清單,而是一張來自耶穌的邀請函,邀請你我與耶穌每日同行,透過祂學習用神的心腸來思考生活、生發與主流文化抗衡的勇氣。
在充滿挑戰和苦難的世界中,我們往往會問:活著有什麼意義? 「當上帝的手介入,一切都有意義。」 傳道書探討的不僅是人生意義,更是敬畏上帝的重要性。敬畏上帝就是讓祂來介入,人生大小事都有祂掌權。 儘管這個世界充滿苦難,我們勞碌所得的終會消逝,但如果懂得敬畏上帝、按照上帝的心意來活,順境逆境都有意義...
在快轉的漩渦中定時向生活喊停,規律地體會心裡的起伏和耶穌的同在,這是跟隨主的操練,也是主所愛的門徒特有的恩典。 鍛鍊情感的心靈重訓 檢視10種信仰病徵 X 開啟4種情感省思 X 培養3類安息節奏 情感,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應對世界的超能力! 別讓未經檢視的感受、回憶和情緒, 破壞了你感知生活、愛人如...
在這本小書裡,畢德生發出一份邀請,將帶著你我的靈魂散散步。畢德生帶著慧眼獨具的好奇心、神聖的想像力、專注又寬廣的視野來閱讀舊約經文,鼓勵著我們跟隨著上帝的節奏來靈修,進入每一天的生活。
本書是作者司傑恩繼「門徒造就系列」三部曲後,意外發現失落的一塊拼圖。這段發現源於他自身歷經一段靈性低潮之路。那段日子在外界眼中可謂是他人生的巔峰時期,但他卻迎接一場來自心靈的風暴,承受內心的空缺與喜樂的遺失。而這其實是出於靈魂的吶喊。
新約學者曾思瀚博士指出,若說「耶穌不談政治」,就是徹底誤解了政治,也誤讀了福音書。 透過扎實的新約研究功夫,重建當時的經濟、文化與意識型態,曾思瀚博士為讀者做出詮釋的示範,從「政治」的角度解讀福音書與使徒行傳。
展開一場紙上靈旅, 洗滌我們的生命。 在變動不安的時代,時時默想耶穌的苦難, 連結現實生活中的低潮、困境與挑戰; 在沉思與禱告中汲取生命之糧, 接上耶穌賜與的平安和屬靈的力量。
★榮獲美國基督教出版協會「年度好書獎」 ★出版人週刊暢銷書,美國Amazon五星見證 神的指引,比你想像的更清楚。 當神對你說話時,你聽得到、也聽得懂嗎? 本書提供的方法,讓你理解神的訊息, 分辨神的旨意,跟隨祂步履前行。
提摩太凱勒牧師的牧會心法 「中心教會」異象三大支柱 ▌福音 耶穌基督的福音具有改變一切的大能,徹底重新模塑我們整個事奉,包括內容、格調與策略。 ▌城市 城市對全球文化影響日益增大,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路線投入文化,認識到城市位居福音事工的戰略樞紐,既欣賞也挑戰其中的文化。 ▌運動 我們不是只關注...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憂慮、沮喪、恐慌、孤單、罪惡感⋯⋯,這些痛苦的根源通常埋藏於我們做孩子所學到、延用至今的行為模式中。由於不良的養育或童年創傷,我們邁向成熟的腳步是緩慢的或甚至是完全停止的。 本書明白地指出人們的這些掙扎在聖經裡有解決之道,幫助我們學習建立親密關係,與神與人的關係上有...
對很多基督徒來說,天堂、審判、世界末日、升天、死後生命、地獄、新天新地,都是既熟悉,卻又相當陌生的語言。新約學者賴特,清楚知道這些詞彙給信徒帶來的痛苦,在本書當中,他帶領讀者重新檢視上述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原來,耶穌要門徒期待的,並不是死後上天堂,而是在新天新地的身體復活;「死後生命」並非新約作者所...
這一次,界線大師要教我們如何跨越保護自己的界線, 重新信任對方、修復關係。 當關係出問題時,要重建關係其實是有方法的。 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界線; 接著,了解對方是否已預備好要修復關係; 最後,需要雙方都投入關係中,才有可能達到真實敞開的關係。
接受耶穌邀請的人有福了!
福音派領袖斯托得對登山寶訓深深著迷,他說:「登山寶訓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呈現出耶穌教導的核心,它使良善的一面更具吸引力,使不堪的行徑更顯羞愧,使打造更美世界的夢想萌生。」
在登山寶訓中,我們可以看見耶穌對於當時代的宗教文化毫不留情的真心話,指出在眾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常規中,內含著的偽善和冷血。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見,耶穌所指向的神的國度和國度子民的生活樣貌,內含著神對世人的憐憫與豐厚的賜予。
斯托得帶領我們逐章逐節領略登山寶訓背後的深意,我們將會發現那不是「基督徒身分資格考」的測驗清單,而是一張來自耶穌的邀請函,讓我們可以與耶穌每日同行,透過祂學習用神的心腸來思考生活、突破舒適圈、生發與主流文化抗衡的勇氣。
∣ 作者介紹 ∣
斯托得(John Stott, 1921~2011)
他是既保守又激進的二十世紀福音派領袖,推動他進入世界接受挑戰/挑戰世界的,是他所熱愛的聖經,以及聖經中的十架與耶穌。在他的書桌上,成就了鞭辟入裡的「聖經信息系列」,以及讓聖經進入現代人心中的「當代系列」。數十年來斯托得是這世代基督徒福音行動的典範,如今,仍要繼續讓你我跟著他一起,勇於成為作光作鹽的耶穌門徒。
康納利(Douglas Connelly)
恩典神學院道學、神學碩士,擔任密西根州戴維森宣道會主任牧師,同時是擅長寫作及編寫查經材料的作者,美國校園出版社「生命指引查經系列」中有十七本便是他的作品。
「對斯托得來說,沒有什麼比讓事情變得名副其實更重要的了。我們是與斯托得一起讀聖經,而不是只讀斯托得對聖經的看法。因為不管是他的講道還是寫作,斯托得最大的恩賜,就是幫助人可以清楚看見與聽見聖經原本真正的聲音,當然,這也就挑戰著我們對於所看見、所聽見的會有怎樣的回應。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掌握斯托得整個的成果,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確都擁有聖經。這些自斯托得作品中審慎編選出的內容,不只能夠幫助新讀者認識他豐富的解經(而且讓他們渴望知道更多),也必然能夠讓他們認識前所未見的神話語的豐盛。」
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
國際靈風合作夥伴組織國際事工主任,著有《上帝子民的倫理學》
「在我所知道的人當中,沒有人對於聖經的愛、傳講、教導、生活實踐能贏過斯托得,他常常引用司布真的話說,我們應當努力讓自己身上的血變成『聖經質』(Bibline)的;我們應當如此認真地沉浸在聖經當中,直到認識它、活出它。這個新系列將會每天幫助我們活出的正是這樣的生命!」
賴伯頓(Mark Labberton)
富勒神學院院長,著有《行公義,從心出發》
「比起其他作者,斯托得更是催促我們投身在雙重的聆聽,他要我們聆聽上帝講出來的話語,以及上帝所珍愛的世界,以致我們可以把聖經不隨時間改變的真理,應用在我們生活中不斷改變的處境上。為了要幫助我們,他以仁慈寬厚解釋聖經,其實是仁慈且謙卑。他的作品激勵我們親近耶穌,進入神在世界的使命中。」
劉少聰(Greg Jao)
美國校園團契對外事務主任,合著有《東方父母西方情》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