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事巴托比╱老人與海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錄事巴托比╱老人與海

Herman Melville, Ernest Hemingway

  • 出版日期: 2020/07/3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503056
  • 字數: 70,225
紙本書定價:NT$ 260
電子書售價:NT$ 18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美國文學巨擘梅爾維爾的作品《錄事巴托比》,寫活了以「我寧可不」拒絕一切的主角,而《老人與海》則是海明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不朽名作,樸實簡勁的寫作風格影響深遠,本書為大師余光中翻譯兩篇美國名家小說的的經典譯本。美國文豪梅爾維爾和海明威各以青年巴托比和老人桑地雅哥,寫出人面臨困境的兩極反應,凸顯出個人小我和外在世界拔河的艱險……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20

    此書作品帶給它自身的作者的災難,卻成了文學史中最令人困惑的一個問題,因為它提出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一個原創性的藝術家,他個人的生命如何跟他的作品相糾纏,他對生命的看法對他書中角色的生活有何等重大的影響,而卻在使作者本身發瘋與自殺的情況之下,角色並沒有發瘋與自殺,所以我們可以說,《死靈魂》...

  • 出版日期:2013-01-28
    電子書: NT$ 189

    你們怎樣判斷人,也必怎樣被判斷; 你們用甚麼標準衡量人,也必照樣被衡量。 一樁死刑案 揭開寬恕遊戲的序幕; 兩種罪與罰 隱藏道德慾念的角力; 三方情理法 試煉人性情欲的騷動; 莎劇研究權威彭鏡禧教授繼《哈姆雷》、《威尼斯商……

  • 電子書: NT$ 250

    《屠夫渡口》的背景是1870年代的美國,主角威廉・安德魯受愛默生的影響,為了找回「人與自然最初的連結」從哈佛大學中輟前往美國西部。他來到了堪薩 斯州一個名為「屠夫渡口」的荒蕪小鎮。當時牛皮大衣風靡美國的上流社會,使水牛皮買賣成為一樁可以讓人發財的生意。安德魯在鎮上結識了獵人米勒,得知了一 個關於一大...

  • 電子書: NT$ 199

    《史托納》的主人翁威廉‧史托納於十九世紀末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貧窮務農家庭中。他父親送他到密蘇里大學學習農業經營,但他卻意外愛上了與貧瘠農地天差地遠的英國文學,後來甚至成為了一位學者。不過,年復一年,史托納的生活遭遇一件又一件的挫折:脫軌的婚姻、父母的衰敗、家庭的暴力、愛女生命的消蝕,以及一段轉...

  • 電子書: NT$ 230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偉大作家狄更斯 懲惡揚善、揭露社會底層真實生活 狄更斯在這本書中用濟貧院、童工等悲慘生活,來諷刺倫敦是個表面是行善、實際卻階級意識分明的假善社會,並細膩描寫了社會底層的犯罪、貧瘠、墮落生活。奧利佛在這個腐敗的黑幽環境中像一股清流,年幼瘦小的他對道德正義有著莫名的頑強與堅持,即使面...

  • 電子書: NT$ 169

    十九世紀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 梅爾維爾最後作品全新譯本

  • 電子書: NT$ 210

    遠流X師大譯研所「經典文學新譯計畫」No.07 經典新譯《咆哮山莊》

  • 電子書: NT$ 176

    【世紀文選 14】 ★ 史蒂文生流傳最廣、最久的一部小說! ★ 作者文筆精巧,刻畫入微,故事佈局嚴謹,情節緊湊,整部書趣味橫生! ★ 本書雖名為少年冒險小說,史蒂文生亦被時人稱為優秀的少年文學作家,但書中新穎的寓意手法,有別於傳統的寓言形式,使得本書成為一部老少咸宜的夢想書。 《金銀島》是史...

  • 電子書: NT$ 150

    《亞細亞的孤兒》這本長篇小說,被公認為台灣文學的代表作。它使我們重新對這個島嶼上所發生的人類紀錄,再做了一次檢討。

  • 詳細資訊

    錄事巴托比放棄與外界溝通,總是以「我寧可不」來回應,孤單無依地活著。
    老漁夫桑地雅哥則是個努力與大自然拚博、奮鬥不懈的硬漢,最終也許會被摧毀,但不會被打敗。
    一個不願意說,一個盡全力做,以消極或積極的態度面對孤立無援的境地。美國文豪梅爾維爾和海明威各以青年巴托比和老人桑地雅哥,寫出人面臨困境的兩極反應,凸顯出個人小我和外在世界拔河的艱險……

    錄事巴托比
      在華爾街開業的老律師,原先已聘請了三位性格各異的雇員,然而隨著業務擴展,他又雇用了一個名叫巴托比的青年來擔任錄事。巴托比在謄寫法律文件方面表現沉著穩定,使老律師很放心,想要指派其他業務,怎料請巴托比協助核對文件時竟被他拒絕。不光如此,巴托比除了抄錄外的其他工作,全都以一句「我寧可不做」來回覆,他堅決的態度讓老律師和同事十分惱火,即使老律師詢問他不斷拒絕的原因,他也不予以回應。某個星期日上午,老律師剛好有事來到事務所,發現巴托比原來住在辦公室……

    老人與海
    一名古巴老漁夫隻身在海上捕魚,八十四天都一無所獲,第八十五天終於出現一條超大的馬林魚,便與大魚展開生死拚搏。大魚把老人和小船拖行了兩天兩夜才筋疲力盡,最終被老人刺死並綁在船邊,未料返航時卻遇上鯊魚群襲擊,老人又身陷另一場惡戰,回到港口時只剩下馬林魚的殘骸。

    本書譯者余光中身兼作者、學者、譯者,早在七○年代,他已著手譯介世界名著,為當時封閉的台灣文化引進活水。他認為「翻譯是一門近似的藝術」、「譯無全功」,對遣詞用字特別講究,不斷修訂前譯,精益求精。余光中翻譯《錄事巴托比》的譯本,最早刊於一九七○年十二月的《純文學》,後收錄於一九七二年八月由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的「美國短篇小說集錦(1)」。他也是《老人與海》第一位中譯者,一九五二年看見九月號《生活》雜誌後便著手翻譯,十二月初於報章連載,後來一九五七年重光文藝社印行、二○一○年譯林出版社出版時,更是大刀闊斧地審慎修改。梅爾維爾的《錄事巴托比》和海明威名作《老人與海》,經由余光中文白並用的生花妙筆和一再修訂,而在華文世界輪迴重生。

    作者簡介|

    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1891)

    一八一九年生於美國紐約,因家境因素而中途輟學,先後擔任過農夫、銀行職員、小學教師等工作,也曾擔任水手出海捕鯨。一八四五年起投入小說創作,以《白鯨記》、《水手比利.巴德》、《錄事巴托比》等作品揚名後世。

    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

    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小說家,也是「失落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表現出對當時社會和人生的迷惘,樸實簡勁的寫作風格也深刻影響了後世文壇。一九五二年以《老人與海》榮獲普立茲獎,並於一九五四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太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告別戰爭》(A Farewell to Arms)、《死在下午》(Death in the Afternoon)、《非洲的青山》(Green Hills of Africa)、《有與無》(To Have and Have Not)、《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等。

    譯者簡介|

    余光中(1928~2017)

    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產、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者。從舊世紀到新世紀,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台、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學院院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台灣中山大學及政治大學之榮譽博士。先後榮獲「南京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第三十四屆行政院文化獎等。
    著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陽點名》、《在冷戰的年代》等;散文集《逍遙遊》、《聽聽那冷雨》、《青銅一夢》、《粉絲與知音》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從杜甫到達利》等;翻譯《理想丈夫》、《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不可兒戲》、《梵谷傳》、《濟慈名著譯述》等,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二)、《秋之頌》等,合計七十種以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