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一顆赤熱的文學靈魂,記錄在戰後初期的台灣社會冒險經歷;原本以為深藏在內心裡的文學的隱逸與自我設定的清規,只要不犯著別人便可擁有自己的文學,可事實卻非如此。書中的主角被社會所擊垮了,然而作者卻未死心,繼之以瘋狂地、默默地、沉重無比的創作情懷不斷寫出最真摯的文學。
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時代。 第一本入圍「國際曼布克獎」的台灣長篇小說。 Longlisted 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2018 ◎繼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複眼人》、博客來華...
去聽樹的低語,找到萬物之心。 到那座山上,等預言裡的人。 《歐普拉雜誌》盛讚「奇蹟之作」 葛妮絲派特洛讀書俱樂部推薦書單 席捲歐美文學殊榮 驚豔全球17國 榮登瑞典暢銷排行榜TOP 10 亞馬遜網路書店四星好評 繼承《微物之神》 融合自然地景、歷史、神話、政治的宏觀視角 印度10年來...
本書榮獲2023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歷史小說首獎 就這麼根留在這片山地,直到終老吧, 變成哪個國家的國民都無所謂。 請讓我再一次 親眼目睹高山上的日出, 還有月光映照在美麗的山湖上。 讓我,在這群山的懷抱裡安歇。 2023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得主...
臺灣史上,最引人入勝的一幕 聚焦大員灣,中國人與歐洲人間的軍事衝突現場 看海盜之子鄭成功如何成長為國姓爺 開啟臺灣的明鄭時期,從此改寫了福爾摩沙的命運
2021.05《Korean Screen》邀請全球超過158位專業影評人,票選「韓國影史最佳電影Top 100」,《寄生上流》排第二名,李滄東執導的《燃燒烈愛》、《生命之詩》及《薄荷糖》分別占了前10名中的一、八、九名! 在導演身分之前,他是小說家。《燒紙》編集的11個短篇小說寫於1983-...
榮獲2022香港紅樓夢獎;2022聯合報文學大獎; 2022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2021 Openbook好書獎 甘耀明2021年灼人小說。 台灣文壇首部以1945年「三叉山事件」史實為基底, 繾綣又磅礡的動人小說。 這世上沒有英雄,只有找回尊嚴的人。
十朝宰相 馮道 精彩的一生,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五代十國史! 《十朝》首部曲《隱龍》簡介: 本書以獨到的史觀、玄奇的武俠、環環相扣的計中計,引領讀者重新認識五代十國被遺忘的豪雄,宛如武俠版的三國演義。 史上最爭議、最滑稽、最顛覆英雄的主角馮道,歷經十二位驕橫帝王仍穩居宰相,生前受萬民愛戴,死後卻...
牧野--在戰後從海角飄零歸返故鄉-台灣,卻發覺戰後的故土既冰冷又殘缺,人們更是冷漠無情;為追求一個自由、純淨的創作天地,於是他選擇了離群索居,不敢結婚,婉拒就業,然而受限於沒有可以聆聽他心靈詮釋的對象,亦無他立足的文學空間
於是他選擇了退讓與沉默……
再也沒有人了解他的文學,他的心…
更沒有人會了解他一生全身以赴的追求了
作者用一顆赤熱的文學靈魂,記錄在戰後初期的台灣社會冒險經歷;原本以為深藏在內心裡的文學的隱逸與自我設定的清規,只要不犯著別人便可擁有自己的文學,可事實卻非如此。書中的主角被社會所擊垮了,然而作者卻未死心,繼之以瘋狂地、默默地、沉重無比的創作情懷不斷寫出最真摯的文學。
作者簡介
李榮春(1914~1994),小說家,宜蘭頭城人,日治時代畢業於頭城公學校,自修學習漢文、英文、日文。1938年,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第二年,25歲的李榮春加入「台灣農業義勇團」,隨團至中國工作,除役後,曾停留安徽、江蘇紹興等地讀書寫作,1946年返台。
回到台灣,全心投入文學創作,為專心文學而終身不取,除了短暫的任職「公論報」,其他的時間只是偶爾打零工但沒有正式就業,直至八十一歲去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字裡行間。他的文學一生,只有極少的作品得到發表機會,泰半時光都是索居頭城,孤獨創作。
一生在孤絕的環境寫作,他毫不氣餒地奮筆孤注一擲,累積了將近三百萬字的作品,去世後才被家人在衣櫥裡發現,一一整理:八○萬言的《祖國與同胞》,以及《海角歸人》、《洋樓芳夢》、《八十大壽》、《懷母》、《魏神父》、《鄉愁》等作品,都是耗盡體力完成的長篇小說;此外,也留下了一些與故鄉頭城有關的短篇作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