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運動》十篇小說描繪出二〇一九年期間,香港集體的精神底蘊。以運動進行與反挫後的時空,書寫一整個世代的靈魂樣貌,希望、失望與絕望。
在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投入者或旁觀者,必曾蒙受的傷害。
不獨是肉身對抗暴力留下的痕跡,亦非壓逼下的創痛,是同行者間,幽微曖昧的衝突與矛盾,漸積存成個體的憤怒、失望、罪疚、無力感,滲入個人日常。
由此,在激昂的口號下,仍須叩問,每個背景、身分、階級、性別迥異的個體,是如何於運動中被抹消與犧牲。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第一本書寫並記錄「香港字」故事的小說 (香港字:第一副以中文製作的鉛字)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一個愛人、愛字、愛香港的故事, 也是一本讓我寫到流淚的書。」──董啟章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Readmoo獨家增訂版,特別收錄作者 2023 年訪台簽名問候卡。 已購買本書的讀者,請於書櫃中點選同步,即可更新。 艱難時刻的光亮之書 一間便利店,接通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韓國年度最受歡迎小說,銷售破70萬冊 ★Yes24年度之書,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總冠軍,口碑直追《歡迎光臨夢...
傷口被聲嘶力竭的吶喊蓋過,挾回日常,假裝如此依然很好般繼續生活
並隨戛然冷寂的潮散消去焦點,漸次潰爛,我們變得憂傷且憤怒。
台北文學獎年金入圍、台積電文學賞得主
梁莉姿 小說集
《日常運動》十篇小說描繪出二〇一九年期間,香港集體的精神底蘊。以運動進行與反挫後的時空,書寫一整個世代的靈魂樣貌,希望、失望與絕望。
在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投入者或旁觀者,必曾蒙受的傷害。
不獨是肉身對抗暴力留下的痕跡,亦非壓逼下的創痛,是同行者間,幽微曖昧的衝突與矛盾,漸積存成個體的憤怒、失望、罪疚、無力感,滲入個人日常。
由此,在激昂的口號下,仍須叩問,每個背景、身分、階級、性別迥異的個體,是如何於運動中被抹消與犧牲。
在國家武裝暴力後噤聲,恐怖瀰漫的氛圍。
是香港,也是臺灣。
是在傷痛、自我懷疑,行經絕望過後。
仍探尋路向。
李智良、楊翠 — 專文推薦
童偉格 — 專文導讀
作者簡介 |
梁莉姿
生於一九九五年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寫詩、散文及小說,著有小說集《住在安全島上的人》、《明媚如是》及詩集《雜音標本》。曾獲文學獎多項,包括中文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等,以及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文學藝術),另參與新加坡作家節。作品散見《字花》、《虛詞.無形》等。
2021獲第23屆「臺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入圍及第六屆台積電文學賞。
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研究所(創作組)。願想繼續書寫香港。
好評推薦
任俠,香港電影《少年》導演
李屏瑤,作家
房慧真,作家
珂拉琪Collage 家權
胡淑雯,作家
張潔平,Matters平台及飛地書店創辦人
鄧觀傑,小說家
韓麗珠,香港小說家
(依姓氏筆畫排序)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