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趙運濤,為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
他在研讀的過程中發現,碎片化的知識很可能讓我們對歷史產生誤解。
因此他透過各種文獻資料,
如《竹書紀年》、二里頭遺址及漢墓出土器物與書簡等,
找出隱藏在正史背後的真相。
閱讀過程你會不斷驚呼 : 課本可能寫錯了,原來真相是這樣。
~經濟學家PK政治學家~ 從經濟角度替中國朝代興衰算筆明白帳~ 歷史不只是朝堂之上的打打殺殺,更是朝堂之外的吃喝拉撒! 3000年帝國興衰淬鍊而出的財政教科書!
\如果把中國歷代422位皇帝拉進一個群組裡,他們會聊些什麼?/ 公眾號200萬追蹤者 × 累計閱讀量破億 × 單篇閱讀量1200萬+ 「史無前例」的聊天群組——宇宙第一群,誕生!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他是上應天命的哲人皇帝, 還是技藝精湛的表演家? 王莽創立的新朝,是中國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個過度王朝。 它的出現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
本書以獨創的金融角度與生動詼諧的語言,剖析歷朝歷代的盛衰密碼。 無論盛世或亂世,都有金錢力量在背後驅動!看「金融制度」如何影響國力,催發歷代興亡與迭替。
本書是暢銷書作家郭建龍「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 ──財政密碼、哲學密碼、軍事密碼, 之第二部哲學密碼,暢銷破十萬冊,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 羅馬帝國之後、歐洲國家這麼多,阿拉伯帝國如今分成幾十國, 為什麼,只有中國能維持幾千年的大一統中央帝國?
一部西方經書如何被引用、誤讀,最後據為己用? 一場宣教行動如何觸動滿漢族群問題、華洋民族意識? 信仰如何成為狂熱,終於燃燒中國大半江山? 史景遷敘事史學登峰造極之作 魔幻手法鉤勒出波瀾壯闊史詩 恪守史料,布局奇絕,敘事精妙,文筆流暢 ──漢學巨擘史景遷作品 經典重現──
★★★馮客經典作品全新中文譯本★★★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大陸《出版人雜誌》非虛構類新書榜Top3 ◎「當當網路書店」新書熱賣榜Top1、人文社科類選書Top4 熱銷30萬冊! 公眾號百萬粉絲追隨、超人氣歷史專欄作家溫伯陵 告訴你如何從六大角度 讀出中國歷史的內心戲!
◎項羽在烏江自刎?如果細看他的逃亡路線圖,你會懷疑課本搞錯了。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褒姒一笑。其實,烽火是戰國以後才有的!
◎秦始皇焚書坑儒?焚書可能是真的。但坑儒?他坑殺的,其實是江湖騙子。
◎從古人的想像中,挖掘真相
.堯、舜、禹帝位的傳承,《史記》作者司馬遷說,這是最好的禪讓,
但根據更早版本《竹書記年》記載,其實是暴力奪權。
舜不僅囚禁了堯,最後還流放他。但大禹再以武力奪權於舜,也為爸爸報仇。
.周幽王可能不是用「烽火」戲諸侯,而是擊鼓。
史學家錢穆認為,烽火其實是西漢為防禦匈奴才出現。
至於寵信褒姒,導致周滅亡?也是來自「女色禍國論」,讓女人背黑鍋。
◎紙上得來終覺假,絕知此事要躬行
.項羽真的是在烏江自刎嗎?
仔細看項羽的行軍路線,他在自己的家鄉東城被圍困,
身邊只剩28人,還能跑到130公里以外的烏江岸嗎?
(駿馬平均時速25公里,一天跑100公里已經是極限了,何況打了整晚仗!)
.一飯之恩都不忘,韓信真的想造反?
《史記》中其實沒有交代韓信是怎麼被殺死的,
但後人認為,韓信自知沒有能力當王,但他功高震主才被劉邦陷害;
劉邦還為了不弄髒自己的手,透過呂后和蕭何一起殺他。
◎歷史碰上鄉野奇談,故事流傳後世
.北宋滅亡,跟王安石變法有關?
為改善北宋百年積弱局面,王安石變法讓國家富有,人民卻越來越窮;
此外,他用人不看德行,只看是不是自己人,導致小人上位。
根本就是北宋滅亡的禍首,直到清末梁啟超為他翻案。
.鄭和下西洋,其實是在找人?
明成祖朱棣發起靖難之役造反後,為了能名正言順的稱帝,
只好對外宣稱前皇帝建文帝已被燒死在宮中,
但他其實私下派人到處尋找,鄭和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項羽為何是「西楚霸王」,而不是「楚王」?
漢朝最大外患匈奴,後來去哪了?
和珅以「貪官」之名為人熟知,但他被處死的罪名其實不是貪汙?
本書將打破碎片化學習歷史的誤解與偏見,
讓你知道課本背後,往往有另一個真相。
作者介紹│
趙運濤
筆名趙九九,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師、文學系主任。主要著作有《符號裡的中國》(中華書局,2021年)、《詩經文學的貴族時代》(東方出版社,2021年)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