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小說獎得主、2022布克獎初選入圍作品 ▍
▍《生活是頭安靜的獸》、《一切皆有可能》作者動人長篇小說 ▍
就像是沿著高聳的建築外牆一路滑落,
但無人瞧見──
就是這種孤獨,讓人覺得恐怖。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已售出紐、澳、德、義、法、西、葡等全球21國版權。
●紙本書發行量超過12萬5千冊,有聲書於美國首週銷量突破2千套。
●出版即登上《紐約時報》、《倫敦時報》精裝小說暢銷排行榜。
●獲《紐約時報》書評、《華盛頓郵報》、《時代》雜誌、《禿鷹》雜誌、《她讀》雜誌推薦為年度最佳好書。
●《出版者週刊》:「斯特勞特被比作海明威絕不是毫無道理。某方面而言,她超越了海明威。」
誰能真正明白他人經歷了什麼?
人都是很寂寞的。我要說的是這個。
露西.巴頓成為紐約當紅作家多年,仍擺脫不了貧寒的過往,時常因突如其來的孤絕感陷入恐慌。威廉是露西的前夫,他篤定,掌控一切,讓人安心,卻透著一股遙遠的距離感。兩人陪伴彼此面對各自與他人建立的關係,一同挖掘威廉過世母親不為人知的過往,也在過程中看見各人生命中的創傷。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極善於描繪細小而難為外人道的生命瘡疤,並以其筆下的某一人物為故事主線,發展出可獨立閱讀的系列作品。《噢,威廉!》是她以「露西.巴頓」為主角的第三本小說,探討漫漫人生裡,原生家庭與婚姻關係中形影不離的創傷、背叛、脆弱與孤寂。
作者簡介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Elizabeth Strout, 1956-)
美國當代作家。1998年,伊麗莎白出版長篇處女作《艾米與伊莎貝爾》,即榮獲與入選多項文學獎;2006年出版《與我同在》,登上全美暢銷榜,入選美國獨立書商協會選書。
她的第三部作品《生活是頭安靜的獸》(Olive Kitteridge)獲2009年美國普立茲小說獎,不但席捲全美暢銷書榜,暢銷百萬冊,原著並於2014年被改編成HBO影集《愛,當下》。而後,伊麗莎白陸續完成多本暢銷作品:The Burgess Boys、《不良品》(My Name Is Lucy Barton)、《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Olive, Again。
其作品屢獲讀者好評,蟬聯暢銷排行榜。她以長篇小說《不良品》入圍曼布克文學獎、都柏林文學獎決選,並改編成舞台劇在倫敦及百老匯上演。《一切皆有可能》不僅獲頒短篇小說文學獎,更被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列為年度最愛書籍。
她也曾入圍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國際筆會╱福克納獎(PEN / Faulkner Award)、國際都柏林文學獎(International Dublin Literary Award)及倫敦柑橘文學獎(Orange Prize)的決選名單。她的短篇小說作品發表於各式刊物,包括《紐約客》(The New Yorker)及《歐普拉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
譯者簡介
葉佳怡
臺北木柵人,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勸服》、《歡樂之家》、《恐怖老年性愛》、《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消失的她們》等十數種。
★名人推薦
陳栢青(作家)、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專文推薦
李欣倫、馬尼尼為、陳又津、許菁芳、鄧九雲 作家一致推薦
【外媒好評】
「書中的故事由美國人的各種心底衝動及人生交織而成,其中可以看見安妮.泰勒和約翰.厄普代克的影子。不過斯特勞特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她描述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及各種感受中的細微之處……斯特勞特是最高明的一位說故事家,她為我們寫出了露西人生中讀來令人溫暖又開心的片段。」──《倫敦旗幟晚報》
「人們通常會說『好事成三』,而且這本以露西.巴頓為主角的最新小說確實像是完成了三部曲系列,但我能搶先提出要求嗎?我還想看到第四部、第五部,又或者任何有關的作品都好!……斯特勞特的作品讀來實在太享受,而那種享受很簡單:你總能在閱讀時知道更多——但又同時——懂得更少。」──《觀察報》
「斯特勞特創造出了一部探討創傷、記憶及婚姻的精采冥思之作——還談到我們為了不專注於痛苦經驗時可能採取的扭曲作法。在書寫威廉時,露西一直迴避去談大衛的死,不過隨著時間過去,她終於有辦法直視自己的離婚經驗。我也想像她終究會在某個時刻準備好談論自己失去大衛的悲痛。我等不及想讀了。」──《i報》
「讀者因為窺見了露西.巴頓最私密的思緒——更精確地說,是因為得以深入斯特勞特的作品——而感到安全。讀者知道帶領我們的是一個好作家。」──美國公共廣播電台
「這是一堂探討衰老及脆弱的大師課……《噢,威廉!》……是溫柔提醒我們要在感情上對所愛之人大方,並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以實際行動來陪伴彼此。」──《舊金山紀事報》
「『孤獨』和『背叛』是普立茲獎得主斯特勞特在寫作生涯中不停回顧的主題,而在這部以主角為中心且深具啟發性的系列小說中,作者更是聚焦於這兩個主題……斯特勞特的角色內心充滿憂慮及各種情緒,而她常用簡約、真實的句子節制地處理這些情緒……斯特勞特被比作海明威絕對不是毫無道理。就某些方面而言,她還超越了海明威。」──《出版者週刊》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