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影響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海洋踏查之旅
1930年代末,史坦貝克結識了海洋生物學家立克茨。兩人於1940年出發前往柯提茲海(今加利福尼亞灣)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生態採集,期間的紀錄於1951年出版成這本《柯提茲的海》。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108則享樂與平衡的故事 享受人生 體驗人生 熱愛人生 紐約時報第1名(超過十七週蟬聯第一名) 今日美國第1名 BOOKSENSE第1名 華盛頓郵報第1名 出版人周刊第1名 洛杉磯時報第1名 舊金山紀事報第1名 Barnes & Noble第1名 Tar...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深深影響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史坦貝克的海洋踏查之旅
1930年代末,史坦貝克結識了海洋生物學家立克茨。兩人於1940年出發前往柯提茲海(今加利福尼亞灣)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生態採集,期間的紀錄於1951年出版成這本《柯提茲的海》。
與大海一樣澎湃的思考激盪
除了採集與探索,史坦貝克和立克茨在這趟旅途中也交換了許多關於科學、哲學、還有各種人文觀察的討論與想法。立克茨專注於海岸潮間帶的生態系,這個海河交界的棲息地鹽度大幅變化,在海水漲退下對生物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卻因為豐富的營養而成為各類生物兵家必爭之地。對於史坦貝克與立克茨來說,這個生物的修羅場充滿了對人類歷史、政治、倫理道德與社會的隱喻。本書結合小說家與科學家的觀點,帶領讀者一一走過這些探索與思考的旅程。
不曾讀過的史坦貝克
史坦貝克後期重要的作品皆深受自然主義風格的影響,而這次探索與交流加上對自然的觀察與思索更形塑了他後半生的寫作與思考。立克茨作為史坦貝克這段時間的精神導師,也成為史坦貝克多部小說作品中的角色原型。《柯提茲的海》作為這次旅程的紀錄,讓讀者更加了解史坦貝克寫作巔峰時期的思想啟蒙與靈感來源。
作者簡介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美國作家,曾獲得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多描寫大蕭條時期的平民階級及移民工人的生活,他的作品裡經常出現在生活中掙扎的人物,被認為是受了自然主義文學的影響。他的故事和人物都是來自20世紀上半葉時真正存在的歷史環境和事件。他的小說反映了他廣泛的興趣,比如海洋生物學,爵士樂,政治,哲學,歷史和神話。其主要小說代表作有《人鼠之間》(1937)、《憤怒的葡萄》(1939)、《罐頭廠街》(1945)以及《伊甸園東》(1952)等。另著有非虛構作品《史坦貝克俄羅斯紀行》(1948)、《查理與我》(1962)等。
立克茨Ed Ricketts
海洋生物學家,成立「太平洋生物實驗室」(Pacific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Inc.),經常為美國多所大專院校及頗具規模的研究機構提供海洋動物標本,對美國西岸潮間帶生態研究有著重大貢獻。在1930到1948年間與史坦貝克變成好友,他的研究與對史坦貝克的寫作與思想有著重大影響。
譯者簡介
黎湛平
動物醫學相關科系畢業。譯有《表觀遺傳大革命》、《完全宇宙指南》以及《如何在網路時代好好說再見》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