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廚房

8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9/2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061374
  • eISBN: 9786267061381
  • 字數: 116,968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30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我餐桌上每一道菜的構成,
是對家庭味道的復刻,對世界的了解,
也是見識的集合。」——詹宏志

《旅行與讀書》之後,暌違七年,詹宏志全新散文集
38道關於家庭的、回憶的、異鄉的、實驗的味覺饗宴,美味上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俗女養成之後,看似平凡的日常卻處處靈光閃現 還原那些寄附於俗常,卻也不安於俗常的生命輪廓 暢銷影視原著作家江鵝最新散文集 重磅上市

  • 電子書: NT$ 345

    *本書內文與2015年出版之版本相同,換封新出版,敬請留意。 2015 中時開卷中文創作年度好書 2015 博客來年度選書 2016 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2016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誠品書店x豆瓣職人賞評選 「豆瓣網友最想讀的書」   一個愛書的人,一個認為自己是由書構成的...

  • 電子書: NT$ 315

    請你不要傷害我的心, 因為心裡面住的是你。 ――誠品年度暢銷 總冠軍 黃山料―― 描寫家庭關係.心靈救贖小說 那些讓我失望的人,也許還能給我愛?

  • 電子書: NT$ 284

    ★「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得主洪愛珠首部著作。 ★備受矚目、眾人垂涎敲碗的飲食書寫新聲音。 ★舒國治、馬世芳、蔡珠兒、古碧玲、詹宏志、韓良憶、簡媜重量級推薦。

  • 電子書: NT$ 266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 OPENBOOK年度好書獎得主 嘻笑嘲諷火力全開新作 「即使第一本書是小說集,我也經常跟人說:其實我是寫散文的。」

  • 電子書: NT$ 315

    和平的希望像個肥皂泡泡,一吹就破? 走過東柏林、莫斯科、加薩走廊、耶路撒冷、哈瓦那 龍應台親歷「現場」的活生生的文字 讓你看見,原來殘酷和暴力,都有脈絡來源……  

  • 電子書: NT$ 285

    回想當初心情,大抵仍是「好壞姑且不論,應該只有我能這麼寫」,於是就這麼寫了。 重讀這些文字,仍能憶起每一篇對應的時空: 多半是在舊家頂樓加蓋的房間,橫七豎八堆滿永遠沒收拾的書和唱片,深夜掛著耳機聽音樂免得吵到鄰居, 一面奮力敲著那台麥金塔的鍵盤…… --馬世芳,《地下鄉愁藍調》十周年增訂版序

  • 電子書: NT$ 315

    《九歌112年散文選》從整年度的散文創作,精選出四十七位作家具代表性的佳作,分為十輯:轟然而甜蜜的閃電、那些有你的風景、難以賦形的真相、我要變漂亮、世界上最(不)該被摩擦的、幾乎沒有原因的事實、隱微而艱難的技藝、繼續延遲的故事、開始以後的敘述、那些人那些事。

  • 電子書: NT$ 285

    繼《我輩中人》與《以我之名》後,張曼娟中年覺醒三部曲 28篇真情澄澈的散文,28個生命凝視,在時間的巨大沙漏中書寫中年的艱難與豐饒

  • 電子書: NT$ 285

    四十歲世代的陳德政,以四十篇散文凝視不同迴游時空中的自己,記述影響他的人、文化、土地與身體行動。影響他最深的爺爺、作不完的考試夢、南國當兵記事、職棒三十年心情、瘟疫年代的寫作生活、新新人類的寓言、來自「地下」的樂團、永遠的張雨生、行走台灣百岳的身心歷程、異國文化的遙望與回想……這本書既是他的成長歷程...

  • 電子書: NT$ 245

    我以為洗去身上的魚味, 就能變成不一樣的人。 但魚鱗長年緊附, 拔扯下來,皮膚已是不同的顏色。 ▍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得主 ▍ ▍魚販林楷倫首部非虛構作品▍

  • 電子書: NT$ 392

    從怪談 認識臺灣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 X 金漫獎漫畫家金漫獎漫畫家張季雅、漢寶包,葒 聯手打造 台灣第一本都市傳說百科專著

  • 電子書: NT$ 265

    這片沙漠的風情萬種, 讓我學習著去愛每一個人, 和世上的一草一木一沙…… 如果人生就是一場永不結束的旅程── 流浪文學的起點,我們愛上三毛的原點。 三毛逝世 30週年 紀念版

  • 電子書: NT$ 315

    王家衛人生首序 暢銷作家李舒最新隨筆集 細數半世紀前的優雅與風情 佳人與雅士的傳奇往事 如那一抹夕陽下的餘暉 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不遺落

  • 出版日期:2018-06-27
    電子書: NT$ 210

    公共電視年度教育大戲《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原著 找回凝視孩子的初衷   我寫的九篇故事: 沒有一篇是普羅大眾樂見的教育神話。 沒有一篇看了會感到喜悅。 沒有一篇看了心中不會亂糟糟的,甚至覺得煩。 然而,這些事情確實發生過。 不僅確實發生過,極可能...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259

    ★歌手安溥親繪封面,一筆一畫,勾勒出吳小帽和日本爸爸兩人間的真摯情感。 ★主持人、作家/陶晶瑩、 作家、主持人/曾寶儀、 作家、演員/丁寧、 金鐘編劇、導演/杜政哲——感動推薦 ★看著看著就哭了,哭了之後又忍不住笑出來!上萬名網友和演藝圈共同淚推、敲碗出書,終於成真! 「被媒體耽...

  • 詳細資訊

    這是一部貫通家庭生活飲食史與人生故事的書寫
    融合一段婚姻兩個家庭節儉中追求創意、富足裡講究優雅的飲食往事
    兼及人生闖蕩、各種精彩遊歷交織入日常的廚房冒險之旅。
    他把人生寫入食譜、讓餐飲指南也有旅行故事

    從「40歲前對烹調一竅不通」,到積極做菜、認真請客、書寫飲食。
    詹宏志追溯自己「食的經驗」,發現味覺記憶主要受母親、岳母和妻子等三個女性的影響。
    他親自下廚、試圖留下記憶中家庭的味道;他由菜憶人,讓平常化為最恆久的思念
    也在中年之後自辦一場又一場的家宴中,見證宴客原來是如此凝聚親朋好友的力量……
    試圖留下家庭的滋味,從認真宴客找到力量
    「這三個女人的料理實際上構成了我一生飲食的主軸,我總把這些菜色的出現和存在視為理所當然;等到她們都離我而去,我才警覺,所有的味道都要靠人的不斷實踐才能維持。」

    每一個母親的拿手菜,都來自家庭的薰陶與傳承。詹宏志的母親、岳母、太太,各有一手好廚藝。母親為傳統台菜料理、岳母為典型江浙菜,太太承襲岳母的廚藝與天賦,嫁入台灣人家裡,接觸不同的飲食文化,學習台菜並加以改良變化,後期出國旅行日多,接觸了更廣的「美食地平線」,餐桌上多了更多異國的風景。

    詹宏志有感於每個家庭的滋味都應該珍惜,而珍惜的方法就是不斷有「傳承」,也就是要有晚一輩做上一輩的菜,每個家庭必須都有新一代的下廚者,而他也必須有興趣保存家中某些獨有菜色。這一次,他時而回憶過往,決定為這些菜「補課」,追尋故人的味道。他從這三位女性的菜色出發,發展出自己的詮釋,完成了這本集合眾人味道想像的真情散文集。

    讓每個味覺記憶,藉由一次一次的試做與校正,慢慢摸索出相似味道
    本書共分四輯,詹宏志娓娓道來38個廚房裡的飲食往事與豐富滋味。

    輯一「舊日廚房」,詹宏志從母親的「鳯梨茶」與小時候感冒時喝的「薑絲赤肉湯」憶起,聊及家嫏熟悉的味道,及至六七○年代台灣人的家庭餐桌風景 ,融入日本和風與姻親之後在杭州等外省菜系口味的混種……

    輯二「實驗廚房」,則是詹宏志在40歲中年後才進到廚房學做菜與種種料理的詮釋。他反覆練習做「魚湯」,讓他從殺魚、燉煮等磨練技術、理解食材,也逐步建立了自信,受到家人肯定,獲得進廚房做菜的資格;因為愛吃花枝、章魚等海鮮,舉辦「觸鬚之宴」讓他對頭足類的烹調更加精進;「鹽漬鮭魚」與「煙燻諸物」則讓他鑽研起不同風味的鹽漬與煙燻技巧……

    輯三「旅途邂逅」帶領讀者離開家鄉,實踐旅行的意義。所謂「旅行的價值,則是讓我們走到和家鄉不一樣的地方」。詹宏志引領讀者出發至紐約、摩洛哥、秘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在異國的旅途中增長見識,見證異國的想像,也親自實做把旅行見聞的菜色,搬到餐桌上。

    輯四「懷念故人」。在二○一五年王宣一女士遽然離開之際,詹宏志驚覺自己吃了她近四十年的菜餚手藝,如:紅燒牛肉、青豆魚圓、白煮豬腳、佛跳牆……卻從來沒親自學過她代表性的料理。他有了強烈的動機想要留下她的菜色。於是開始憑藉記憶學做她的料理,一點一滴地復刻她以前常做的菜,憶起與她對飲食文化、菜餚細節的討論與見解……

    ●他心中「媽媽的味道」——
    母親的料理不一定是最高明的宴席,卻常常是一個人味覺的原點,我們會在後來人生的每個階段卻一再發現,母親的飯菜總有療癒之效……

    ●他相信「宴客的力量」——
    第一次做這麼多素佛跳牆,我彷彿覺得她的生活風貌又回來了,她的感染力也還在,她那種永遠讓朋友開心的行動彷彿也還可以繼續下去……。

    ●他做菜「富實驗精神」——
    我們又繼續嘗試別的材料,發現冬筍、劍筍、草菇、杏鮑菇、豆腐和蒟蒻,也都適合做成雪碧切;這樣,本來以生魚為材料的雪碧切,即使在素宴上也可以有一席之地。

    作者簡介

    詹宏志

    出生於1956年,南投人,台大經濟系畢業。現職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擁有超過30年的媒體經驗,曾任職於《聯合報》、《中國時報》、遠流出版公司、滾石唱片、中華電視台、《商業週刊》等媒體,曾策劃編集超過千本書刊。並創辦了《電腦家庭》、《數位時代》等四十多種雜誌。

    在媒體出版界扮演的創意人與意見領袖的角色,在他後來參與台灣新電影推動中擔起用腦最多的工作,起草“台灣新電影宣言”,策劃和監製多部台灣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包括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獨立時代》,以及吳念真導演的《多桑》等。

    2006年,詹宏志發表首部散文集《人生一瞬》,感性書寫童年與往事,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情感。一年多後,出版《綠光往事》,爬梳家族往事,重現了五、六O年代台灣小鎮的生活氛圍,猶如經典老電影。2015年,他將旅行與讀書兩大人生志趣的書寫集結,推出詹式風格的《旅行與讀書》,雖自謙只是長者喋喋不休的紀行,實則展現了熟悉旅行敘事傳統的詹宏志不凡的寫作企圖。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1)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78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