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與蒙格曾不只一次在波克夏的股東會上,對當今主流的投資理論提出批判、拆穿那些「精美圖表」與「花俏數學公式」是如何引導我們,走向華而不實的精確度與差勁的決策。
他在2008年的股東會上強調,「如果讓我去商學院教書,我開的課程一定會簡單到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第一門課是:該如何評估一間公司;第二門課則是:該如何善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所用。沒了,就這麼簡單!」
而巴菲特與蒙格在歷年「波克夏大學」所講述的內容,也正是建立在這兩門看似簡單,卻絕不容易的核心課程之上。
《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公開「橡樹資本持續擁有打敗大盤的卓越表現」的答案。霍華.馬克斯濃縮歷年備忘錄及價值投資心得,總結為二十項原則,包涵著名的「第二層思考」、價格與價值的關系、耐心等待機會、避開投資陷阱、對抗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含括所有價值投資者的關鍵面向,處處都是洞見與啟發。
★聽說「逢低買進」是投資穩賺策略? 錯!最強資料科學家告訴你: 千萬別為了抄底,浪費時間在市場外觀望, 「持續買進」才是致富不敗法則! ★《原子習慣》、《致富心態》作者一致強推, 出版即登亞馬遜投資類暢銷冠軍、 BookAuthority評選2022年最佳財經書
曾預測達康泡沫與金融海嘯的霍華‧馬克斯,逆勢獲利的原因正來自他對於「週期」的不凡洞見。《掌握市場週期》正是深度探討「週期」這件「投資最重要的事」,揭露週期的成因以及該如何應對。投資市場會週期性地漲跌起伏,眾人皆知;然而何時應該抽身,又或者該堅持下去?除了運氣、藝術以及與未知的賭局之外,最好的決策方式...
不同產業,財報截讀大不同! 不懂財報,等於不懂投資!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 張明輝,以審閱無數財報的30年功力,深度破解7大類股財報關鍵指標。
★《原則》作者達利歐最新力作,唯一中文完整版! ★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 ★美中爭霸、誰上誰下?橋水基金用演算法打分數! 算出衝突2026年在台海爆發? ★比爾.蓋茲、三任美國財長、華爾街巨擘一致推薦必讀
現在人人都在提倡存股或用基本面選股票,但99% 的人從不去估算自己的投資是否合理,紐約大學金融學教授、有華爾街「估值智庫」美譽的亞斯華斯‧達摩德仁將讓你明白,仔細評估一間公司的價值將帶給你多大的收益。請別「相信」股票未來會漲,而是「知道」股票未來會漲! 估值看的是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也是一家公司的實...
【只要懂中文,你就看得懂財報!】 不怕數字密密麻麻,一眼抓出最關鍵的投資密碼! 只要懂得加減乘除,就能看穿公司隱藏的危機! 以最直觀的日常案例,教你中翻中解釋財報概念! 財務報表是一種語言學,難的是中翻中。中英夾雜的專有名詞看似複雜,……
本書是葛拉漢的親筆回憶錄,完整呈現價值投資法的根源與精髓,以精妙的比喻、風趣的口吻,回憶自己九歲起立志賺錢的一生經歷。
巴菲特授權,讀懂股神投資的選擇,資金少也能逐步累積財富 ☆巴菲特在波克夏給股東會的信公開推薦:「米勒對巴菲特合夥事業做了出色的研究和調查,並且詳細解釋波克夏是如何發展至今。如果你對投資理論與實務深感興趣,你會喜歡這本書。」 ☆獨家收錄1956-1969年巴菲特經營合夥事業時期信件中文版 ☆看...
全球與台灣,都正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如何看清局勢、掌握機會? 20萬專業人士都在學的財經分析課‧各企業機構爭相邀約的頂尖講師 台灣景氣預測權威孫明德最精闢、最接地氣的經濟脈絡╳金融投資解析 帶你用更靈活思維,在複雜世界做個有能力抓重點、解讀未來的人。
成長股投資、價值投資、動能交易…… 多空交戰、景氣迷霧,你的投資策略真的有效嗎? 本書從本益比、殖利率、股價淨值比、市值等, 仔細檢視不同的選股指標, 實證檢驗各種投資組合的績效表現, 幫助你避開投資陷阱、找到好標的穩穩賺!
高品質的估值,既要有數字,也得有故事。 ◤一家從未盈利的公司,為何能得到數十億美元估值? 為什麼有些新創企業能夠吸引大量投資,而另一些不能? 為什麼那麼多精明投資人,會陷入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 在有「估值教父」之稱、全球廣受推崇的估值和財務專家亞斯華斯.達摩德仁看來,正是故事的力...
風靡全球百萬股東、唯一追蹤波克夏股東會長達三十年的重磅巨作,
完整重現當代最不可思議的投資盛會!
影響你一生最棒的致富建議與啟發、令人拍案叫絕的策略分析,
還有震驚的內幕、幽默的省思,皆在其中。
我們何其有幸,能與巴菲特與查理‧蒙格生活在同一個世代,
得以見證當代最偉大投資者,展現人類極限值的「財富製造」能力:
★典藏金融史上最耀眼的複利曲線
如果你在1964年買進1股波克夏的股票,到了2017年底,
這張股票會膨脹24,047倍,也就是持續五十三個年頭、20.9%的年化報酬率。
這個驚人的績效不但前無古人,很可能也將後無來者。
★遠勝世上任何一所頂尖商學院的MBA課程
本書詳盡記錄了過去三十年間,
巴菲特與蒙格在波克夏股東會上的思維脈絡,
內容涵蓋投資心法、市場分析、產業觀察、公司治理與人生習題等範疇,
透過淺白而清晰的紀實方式娓娓道來,
無論你是巴菲特迷、職業股東、專業經理人或價值投資的信徒,
都能將能從中咀嚼出最精彩絕倫的洞見。
★波克夏大學,教會我們這個世代投資人最重要的事:
●快速取得現金 ●運用現金產生投資報酬 ●做出正確的資本配置
●建立強大的企業文化和營運衡量基準 ●打造護城河,強化循環優勢
本書特色
巴菲特與蒙格曾不只一次在波克夏的股東會上,對當今主流的投資理論提出批判、拆穿那些「精美圖表」與「花俏數學公式」是如何引導我們,走向華而不實的精確度與差勁的決策。
他在2008年的股東會上強調,「如果讓我去商學院教書,我開的課程一定會簡單到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第一門課是:該如何評估一間公司;第二門課則是:該如何善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所用。沒了,就這麼簡單!」
而巴菲特與蒙格在歷年「波克夏大學」所講述的內容,也正是建立在這兩門看似簡單,卻絕不容易的核心課程之上。
作者簡介
丹尼爾.皮考特(Daniel Pecaut)
資歷超過30年的專業投資人與財經評論員,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錢》雜誌(Money)、《格蘭特利率觀察家雜誌》(Grant's Interest Rate Observer)、《傑出投資者文摘》(Outstanding Investor Digest)和《奧馬哈世界先驅報》(Omaha World-Herald)。現任Pecaut&Company投資公司CEO。
柯瑞.溫倫(Corey Wrenn)
曾於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擔任長達9年的內部稽核人員,現任Pecaut&Company投資公司副總裁、財務主管與首席文化官(CCO)。
譯者簡介
李祐寧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旅居海外,目前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譯作包含《甜與權力》、《行為投資金律》、《像數學家一樣思考》、《自私的藝術》、《波克夏大學》、《金融投機史》、《華爾街孤狼巴魯克》、《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跳痛的愛》等。
專文導讀
▌價值投資暢銷作家/雷浩斯
誠摯推薦
▌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
★來自波克夏大學──在職進修的同學們
這二十五年來,我總是認真閱讀丹尼爾和柯瑞針對「波克夏大學」的評論。在我所認識的人之中,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波克夏是如何成為如今這般了不起的財富製造機。閱讀本書,絕對能讓你獲得最寶貴的知識。
──Jonathan Brandt
Ruane, Cunniff & Goldfarb基金研究分析師
感謝兩位作者與我們分享「波克夏大學」精實課程最詳實的筆記。我以自己能成為這所大學「在職進修學生」的身份感到驕傲,而閱讀你們的筆記總能勾起我對那些事件的回憶,著實讓人驚嘆不已!
──Thomas A. Russo
Gardner Russo & Gardner LLC基金公司合夥人
本書無疑是投資界的瑰寶!透過嚴謹詳盡的紀錄,讓讀者清楚理解波克夏在投資方面的過人之處。
──Jean-Marie Eveillard
晨星「最佳基金經理人終身成就獎」獲獎人
精彩絕倫!巴菲特與蒙格的思維脈絡,將以極度濃縮且清晰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眼前。在數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內,囊括波克夏三十年來的精華智慧。
──Holly Lafon
GuruFocus Podcast專欄作家
在這本充滿財經智慧的寶庫中,無論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或巴菲特的粉絲們,將能獲得最精彩絕倫的洞見。深入剖析華倫.巴菲特的罕見佳作。
──Kirkus Reviews
柯克斯書評
作為一位從1985年開始參與近乎每一場波克夏股東大會的人,我能肯定作者的筆記忠實呈現了巴菲特與蒙格的想法。可以預期的是,本書將成為數個年代最寶貴的資源。
──Daniel P. Boyle
Schwerin Boyle Capital Management資本管理公司總裁
我參加過不少波克夏股東會,而這本書填滿了我所缺席的那些日子,更棒的是,它還將巴菲特與蒙格一再強調的觀念如實反映在內容中。此外,本書涵蓋數十年的範疇,因此讀者可以清楚看見巴菲特與蒙格這一路走來的改變,而他們總是對自己的錯誤直言不諱。整體而言,這本書讓我們見證史上最了不起的兩位投資家是如何無私地與眾人分享自己的智慧,以及還原每年春季在奧馬哈登場的嘉年華會盛況。」
──Randy Cepuch
《來參加巴菲特股東會》作者
對於每一位投資者和專業投資人,交織大量投資智慧的《波克夏海瑟威大學》絕對是必讀之作。
──Wayne F. Holly
Sage Rutty & Company投資顧問公司總裁
儘管人人都買得到波克夏過去的股東信,但卻少有關於波克夏股東會的實況文字紀錄(1986-2015)……因為唯有透過真實的互動,才能讓我們窺探到巴菲特與蒙格不為人知的想法(尤其是蒙格)……如果你是巴菲特與蒙格的死忠粉絲,推薦立刻收藏此書。
──Jonathan Ping
MyMoneyBlog.com專欄作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