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只寫給天主的靈修筆記
一份丁松筠神父留給世界的禮物。
「無比坦誠,堪比對上主的告解。」
無論是失敗、沮喪,都在避靜中全然呈現給天主,
不逃避,不偽裝,把一整年的成果不論好壞欣然奉獻。
依納爵式省察是每個人都適用的祈禱方法,每天中午和睡前撥出15分鐘,透過5個簡單的步驟:「祈求光照」、「表達感謝」、「回顧當日」、「面對問題」、「展望明日」,與天主建立真實而親密的關係,在一切事上找到天主,與耶穌基督同行。 省察祈禱幫助我們在今天發生的每件事中與主相遇,將每個時刻視為天主臨在的美妙時刻...
最實用的教理指南!跳脫呆板枯燥的說教模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貼近生活的方式,還有簡單生動的比喻及實例,帶你清楚認識天主教的信仰是什麼,以及為何天主教徒如此相信。
來吧,讓我們一同加入聖靈的團契中 受聖靈洗的灌溉,在教會土壤茁壯! --- 教會論和聖靈論是「應用性」或「實用性」很強的兩項教義。 信徒既在基督裡與神和好,都領受了聖靈所施行的救恩,並加入信徒群體(即教會)當中, 更清晰、明確的教會論、聖靈論當有助信徒, 使信仰生命更加有根有基,豐富多采。
教育不是職業訓練,以為可以藉此操縱世界;教育,是創造未來的生命! 值此社會劇烈變動,父母老師,甚至是教會牧者與輔導苦思教育翻新的時代,巴默爾深入基督教傳統所歸納、整理出的教育理念與智慧,將要成為照亮未來教育之路的一盞明燈。
默觀的心,不是告訴我們要看甚麼,而是教導我們怎樣看眼前的事物。 本書蒐集了一系列簡短且發人深省的反思與操練。它邀請我們培養一種恩賜:在一切非凡的平凡物事中,察覺箇中耀眼的美。作者善於將默觀所得、神學思考、牧養關懷巧妙結合,造出一個心靈空間,讓人獲得一種眼光。這種眼光遠遠超越「觀看」的層次,因為它也...
吳經熊博士是馳名國際的法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暨思想家,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政治和法學界極具貢獻與影響力。 在這部暢銷歐美、膾炙人口的心靈自傳中,他以真摯的筆觸,描述求知求真的人生經歷程,和皈依天主教的心路歷他將所學的法律、哲學等專業知識,與自身的文化和信仰結合成圓融的思想體系,達致深刻的生命整合。親...
★全球唯一一本依據拉丁文原典翻譯的中文全譯本。 ★輔大哲學暨宗教系教授高凌霞修女(教授)校訂、導讀。 ★天主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曠世鉅著。 ★神哲學經典原著,全新修訂、編校、潤飾。
這是一本令人充滿屬靈體驗的實修經典, 以塔羅的象徵系統揭露基督信仰核心。 透過本書所揭示的隱修課題, 不斷自省、學習謙卑和受聖靈指引, 逐漸達到與神密契合一的終極境界。
新書《耶穌44個神蹟的意義》逐一解開四福音裡耶穌所行的所有神蹟,透過闡述每一個神蹟的背景、含意、靈意、教訓和啟示,使信徒能夠更深認識耶穌基督和祂的權能,並祂極豐富的大愛和憐憫,以及祂答應人祈求的法則,從而使信徒懂得如何在人生的旅途中,隨時多方經歷信實全能的主。
67堂極簡祈禱課,融入依納爵靈修的精神,帶你認識豐富多樣的祈禱方式。 從歲首到年終,透過禮儀時節和各種生活情境,學習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祈禱方法,隨時隨地與主保持連線。
★ 親炙阿摩特神父畢生思想精華! 義大利首席驅魔師親授堅守信仰、對抗邪惡權勢的祕訣。 從天主教的教理出發,傳遞正確信仰與價值觀,幫助基督徒省思生命,並將目光轉向慈愛美善的天父;以全備的信心和熱切的祈禱裝備自己,學習防範及辨識魔鬼的詭計,與主耶穌並肩對抗邪惡與仇恨。
一份只寫給天主的靈修筆記
一份丁松筠神父留給世界的禮物。
「無比坦誠,堪比對上主的告解。」
無論是失敗、沮喪,都在避靜中全然呈現給天主,
不逃避,不偽裝,把一整年的成果不論好壞欣然奉獻。
丁松筠神父在2017年5月猝然離世,本書是由他的弟弟丁松青神父整理,2021年出版了英文版。
本書時間跨度極大,自1975年9月當時丁松筠神父才33歲,最後一章停在2017年3月,是丁神父逝世之前做的最後一次避靜。本書的內容極其珍貴,耶穌會士每年必須要做八天避靜,英文叫做retreat,查字典會告訴你這個字意思是撤退,可是用在靈修上則是徹底遠離塵囂放下工作,好好跟天主、跟耶穌在一起,而極度認真的丁松筠神父每天都會認真的寫避靜筆記,把他如何做這八天避靜的過程詳細記錄,他甚至會去回翻過去的避靜筆記,務必要讓自己在靈修上更加精進。
大家熟知的丁松筠神父aka傑瑞叔叔是才華洋溢、很會唱歌、教英文的神父。在英俊瀟灑的外表下,他對自我要求極高,是個超級工作狂,還有,他對別人的嫉妒、冷嘲熱諷也跟我們凡人一樣相當在意,可是他很不一樣,他不停留在受傷、抱怨,而是一再地要自己追隨基督的榜樣,去愛自己的弟兄姊妹,不論他們如何的傷害他。
丁松筠神父其實很年輕就動過心臟手術,他非常努力地藉由運動、禪坐、瑜珈各種方式,確保身體健康。他每年都會檢討自己是不是有好好注意自己的生活,包括是否太晚上床睡覺、有沒有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休息。藉由驚人的努力,他在七十五歲高齡時還在工作,這些都是讓人敬佩的榜樣。
作者簡介
丁松筠Rev. Jerry Martinson
1942年生於美國聖地牙哥。十歲喪父,母親將他兄弟三人撫養成人。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十七歲那年入耶穌會,1967年被派遣來台灣傳福音。1973年晉鐸成為神父。
他長期服務於天主教耶穌會管理的光啟社,多年來參與幕前幕後各項電視工作,並參與長頸鹿美語電視教學,以Uncle Jerry陪伴無數亞洲兒童學英語,無心插柳,使他在全亞洲名聲卓著。
1985年他帶領一支團隊,前往泰國與高棉邊界,拍攝《殺戮戰場的邊緣》,喚起台灣社會對中南半島難民的關注,該片在1986年金馬獎及亞太影展大放異彩。
2016年,馬丁.史柯西斯拍攝《沉默》,在台灣取景,丁神父擔任本地顧問協助拍片。
丁神父於2017年前往中國協助拍攝德日進紀錄片,在他所敬佩的偉人德日進手植的樹前靜坐,留下本書封面這幅令人動容的畫面。
然後,在獲頒國民身分證前幾天,他心臟病突發過世,結束這段他口中「好得不可思議」的人生。
譯者簡介
陳衍志
現為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碩士
輔仁聖伯敏神學院神學系 學士
經歷
2011迄今 擔任嘉義教區文物典藏與展示規劃組員
2001-2007 基隆空大學習指導中心兼任講師(面授教學) 科目包括:台灣宗教藝術 中國美術欣賞 藝術鑑賞 文化行政
1995-2002國立故宮博物院 志工
2007-2008國立故宮博物院 研究助理
譯者為基督生活團團員, 有過完整神操經驗。
2006年底於澳門參加紀念利瑪竇的研討會,與丁松筠神父成了兩日「室友」,儘管交談簡約,當時房內瀰漫的一股「神的氛圍」卻已深烙腦海。
黑幼龍先生 台灣卡內基訓練董事長.光啟社董事長
王念慈 光啟社董事 大好工作室負責人
陸達誠神父 耕莘寫作會會長 輔仁大學宗教系創系主任
馬紹.阿紀 光啟社顧問 世新大學助理教授
葉炳強醫生 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建仁 前副總統、梵蒂岡宗座科學院院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