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親近多元文化的美味派對★
不一樣的包子點心,一樣的「愛」
●榮獲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圖書
●榮獲美國英語教師協會夏洛特.哈克獎(Charlotte Hock Award)推薦書
●獲Amazon編輯選為6-8歲最佳繪本
●獲《出版人週刊》與《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書末收錄「奶奶的包子」美味食譜,讓大人、小孩一起輕鬆動手做!
如同「玩具總動員」裡的情境上演, 冰箱裡的食物全都活了起來! 為了解救快要融化的冰淇淋,所有食物同心協力, 化危機變轉機,同時展現孩子豐富的想像力!
★繪本得獎作家孫心瑜與番薯姊姊粘忘凡最新突破之作★ 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多一點包容、少一點界限,世界會更寬闊! 特色: 結合劇場式的表現、經典童話故事,以重覆的對話堆疊,描繪人與人之間,少一點界限,少一個圈圈,心會愈快樂,世界愈開闊!
小小思考家繪本系列 第四彈 一個有關爭執、有關立場選擇的故事 入選波隆那插畫家 黃郁欽 思辨趣作 吵架、鬥嘴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但是,當兩個人的衝突擴大成兩群人時── 有些人會馬上選邊站; 有些人完全不在意; 還有些人會先找找好朋友在哪邊…… 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呢? ★★書末思考...
你就是愛!你就是行動! ★美國亞馬遜暢銷兒童情緒、兒童友情繪本 ★榮登《紐約時報》兒童書籍暢銷榜 後疫情時代,縮短社交距離,拉近心理疏離感, 每個大人和小孩都需要的繪本!
以孩子的角度和能懂的方式,來描述什麼是權利?什麼是食物和住所的權利、上學的權利、免於暴力的權利、呼吸純淨空氣的權利等等。 而且,這些權利屬於地球上的每一個孩子,無論他們是黑人或白人,小或大、貧窮或附有、或在任何地方出生。 很顯然的,知道和談論這些權利,是尊重兒童權利的第一步。現在,就從陪...
✽愛上蔬菜,告別偏食! ✽接納自我,勇敢做自己! 青花菜被孩子們票選為最討厭的蔬菜的第一名,心情沮喪至極…… 為了得到孩子們的喜愛,青花菜決定從模仿那些受孩子們歡迎的食物開始! 他為了像香腸一樣,化上了粉粉嫩嫩的妝; 為了像泡麵一樣,燙了一頭鬈髮; 甚至他也嘗試學...
★知名繪本作家金永鎮最新創作★ 獻給習慣想東想西、容易出現小自卑的孩子們 ╲擺脫擔心,就能充滿自信!╱ 克服心裡的擔心小怪獸,打造滿滿安全感!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養堅韌心靈的成長打氣繪本
★ 符合SDGs閱讀目標,啟發孩子關心良好健康和福祉的情緒繪本! ★ 情緒類暢銷繪本《我不亂生氣》系列新作 ★ 英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評價5顆星,大力推薦!
★與孩子討論規定與禮讓的最佳生活教育繪本★ 尊重他人,學習自律,規定就不再是限制 熱心的大熊村長為了維護大家的安全, 設立了好多規定和標誌, 這樣真的就會相安無事了嗎?
什麼是十二生肖呢?在中國傳統習俗裡,十二生肖是指十二隻代表年分的動物。這十二隻動物誰先誰後呢?請跟著念一念就知道了:一鼠二牛三虎四兔五龍六蛇七馬八羊九猴十雞十一狗十二豬但是,為什麼只有十二隻呢?想不想知道這些有趣的故事呢?
★日本MOE繪本書店大賞三冠王吉竹伸介最新作品! ★2017 MOE繪本書店大賞第3名! 「媽媽,我有點無聊。」 「無聊就自己找點事做呀!」 於是,一個絕對不無聊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一場親近多元文化的美味派對★
不一樣的包子點心,一樣的「愛」
●榮獲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圖書
●榮獲美國英語教師協會夏洛特.哈克獎(Charlotte Hock Award)推薦書
●獲Amazon編輯選為6-8歲最佳繪本
●獲《出版人週刊》與《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內容特色】
一本巧妙結合食育、多元文化、社區互助、家庭親情,好玩、溫馨又具知識細節的繪本──
以各種麵團包餡的點心為媒介,用幽默有趣的方式──小女孩跑上跑下幫忙鄰居互借食材,帶出多元文化的特色、社區互助的溫馨,也帶來滿滿的閱讀樂趣。
書裡可見不同國家、地區和語言對於奶奶的稱呼;明亮清新、充滿生活感的圖繪,呈現了每間屋子裡文化特色各異的擺設,值得細細觀賞;不同樓層上上下下也考驗小讀者對數字的記憶以及方向感。書末並有製作包子的詳盡食譜。
莉莉和奶奶正在做包子,但是他們需要高麗菜……
芭布查有高麗菜,但是她需要馬鈴薯……
葛蘭嬤有馬鈴薯,但是她需要大蒜……
阿布為拉有大蒜,但是她需要孜然……
公寓裡每個樓層的奶奶都在做她們最愛的「點心寶貝」。
跟著莉莉一起在樓梯間跑上跑下、穿梭於不同的飲食文化,
幫忙奶奶們收集她們所需的食材。
暖呼呼又多汁的包子,是莉莉最喜歡吃也喜歡動手做的食物,她的奶奶教她做出快樂又美味包子的所有祕訣,像是要用堅定又充滿愛的態度搓揉麵團,或是在剁碎所有做內餡的食材時,要記得感謝它們讓你長得健康又強壯……,以及蒸包子前,在蒸籠底部鋪好高麗菜葉,以免包子寶寶沾黏在蒸籠上。
可是,「糟糕!家裡沒有高麗菜了!」於是奶奶讓莉莉去公寓6樓芭布查家〈Babcia,波蘭語的「奶奶」〉借一些來用。不巧,電梯壞了,莉莉和小狗琪琪只能爬樓梯上去。芭布查大方的給了莉莉一整顆高麗菜,不過,正準備做波蘭餃子(Pierogi)的她,卻發現馬鈴薯發芽了,於是她請莉莉幫忙去跟2樓的葛蘭嬤〈Granma,西班牙語的「奶奶」〉借點馬鈴薯……
接下來,莉莉和小狗琪琪不停的跑上跑下,穿梭於公寓不同樓層,幫助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鄰居奶奶們取得她們所缺的食材醬料,好完成她們正在做的自己家鄉的麵團包餡點心,像是牙買加牛肉餅(Jamaican beef patties)、義大利麵餃(Italian ravioli)、黎巴嫩肉餡餅(Lebanese fatayer)、墨西哥粽(tamale)等。
稍晚,莉莉和奶奶帶著剛蒸好的包子走到戶外,其他奶奶們也帶著她們各自做好的「小小點心寶貝」,齊聚到庭院中,一場盛宴就要展開!原來,大家之所以大費周章的做著各種點心,是為了要一起慶祝莉莉的爸媽喜獲麟兒,今天正是寶寶回家的日子。抱著弟弟的莉莉,現在有另一個小小的、暖呼呼的「寶貝」了!
※書末收錄「奶奶的包子」美味食譜,讓大人、小孩一起輕鬆動手做!
作者簡介
梅麗莎.岩井(Melissa Iwai)
為《湯之日》(暫譯)和《披薩日》(暫譯)二書的作、繪者。創作生涯中已經為30本以上的作品繪製插畫,包括贏得世界圖解獎(Orbis Pictus Award)傑出非虛構作品榮譽獎的《奧勒岡州上空30分鐘》(暫譯)。經常在藝術中融合傳統與數位媒材,也很愛在作品中融入和孩子們一同烹飪的樂趣。「我是個充滿熱情的美食家,向來認同用食物來連結家人與朋友們。」她說。「身為第三代的亞裔美國人,移民們如何藉由傳統烹飪來頌揚與榮耀他們的文化,深深吸引著我。發現以小小麵團包裹著或甜或鹹餡料的點心(英文統稱為dumpling),出現在全世界這麼多飲食文化中,啟發我創作出《莉莉做包子》這則故事。我覺得它們是讚頌多元文化主義與社群的完美食物。」當不忙於藝術創作時,她常常都在烹飪,研發屬於自己的食譜。她與丈夫、兒子,還有柴犬妮琪一起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他們全家都很愛各種麵團包餡點心。
譯者簡介
黃筱茵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博士班(文學組)學分修畢。曾任編輯,翻譯過繪本與青少年小說等超過三百冊,擔任過文化部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評審、九歌少兒文學獎評審等。近年來同時也撰寫專欄,推廣繪本文學與青少年小說。喜歡《莉莉做包子》流露的溫暖明朗的氣息,希望大家都能從閱讀中發現自己喜愛的事物。
小貝媽咪_親子共讀部落客
李玫翎_社團法人台灣兒童食育協會理事長
林蔚昀_作家
盧方方_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磨娘三寶の虧雞every day_親子部落客
韓良憶_作家
◎溫馨推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