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詩意
0 篇書評

現實與詩意

馬華文學的欲望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103177
  • eISBN: 9786263103191
  • 字數: 211,722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當代最關心馬華現實主義文學議題
文學評論名家黃錦樹
第三部現象級研究論文集

懇切探討華文世界與馬華文學的文學想像,與如何實踐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559

    走近南洋「風土」、「人文」最重要的文學讀本 藉過去百年記錄、想像南洋經驗; 觀察華人與自然風土、地緣政治和歷史文化的互動生成, 建立認識華文文學的新框架 全書收錄80位作者,82篇文,文本包羅廣闊,文字試煉多元。   王德威(哈佛大學講座教授)、高嘉謙(台大中文系副教授)主編

  • 電子書: NT$ 336

    知名學者史書美繼《反離散》之後最新力作 探索台灣在地論述的跨界思維與實踐

  • 電子書: NT$ 476

    以歷史縱貫,以課題橫跨,秉持文學、文獻、文化「三文主義」精神編撰 閱讀、認識馬華文學與文化的最佳導引 走入新馬華人社會的必讀之書   王德威:華語世界體例最為宏闊、內容最為豐富的讀本。  

  • 電子書: NT$ 375

    一九九五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保羅.克魯岑(Paul J. Crutzen)在二○○○年提出「人類世」的假說,認為地球自十八世紀末便走入「人類活動全面改變地球的地質年代」的全新世代;尤以全球二氧化碳和甲烷濃度增高為主要特徵。「人類世」標誌著工業、農業、森林砍伐、都市化、過度捕撈、化石燃料耗盡、廢棄物積累...

  • 出版日期:2009-10-20
    特價 電子書: NT$ 204

    被納入日本帝國殖民地之後已過三十五年後的台灣,台灣人民逐漸遺忘其母語---台語。在此種時代背景之下,發生「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何在?本論文由「鄉土文學論戰」開始,探討一九三○年代當時的台灣社會狀況以及台灣知識分子的思惟。

  • 電子書: NT$ 514

    本書以性別與族裔兩個面向探勘台灣文學中的女性角色形塑、女性(化)敘述,及國族想像和族裔書寫,側重台灣文學和世界之鏈接。

  • 特價 電子書: NT$ 170

    當代最重要的英國思想家 & 頂尖文化評論家 泰瑞‧伊格頓 帶著你找到文本分析的樂趣,開啟慢讀新風潮!

  • 電子書: NT$ 144

    本書名為《薄命》,然實際上是將一些光復前的文學作家作品匯集成冊,作者雖不如賴和等人的名聲響亮,但是對於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殷殷期盼與關懷都是相若的。一共收錄《一個勞働者的死》、《薄命》(楊華)、《島都》、《紀念樹》、《無花果》、《禪》、《安息之日》、《秋信》、《長壽會》、《脫穎》(朱點人)、《夜雨》、《...

  • 電子書: NT$ 273

    一百年,一百零一個故事。這是我的世紀!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他們寫下101篇「故事」,回顧百年臺灣文學!

  • 電子書: NT$ 294

    認同,有那麼難嗎?無論是族群的、性別的......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慾重生 今年最駭人的小說 這是屬於女孩的必經之路嗎?這是屬於台灣的國族寓言嗎? 張亦絢長篇小說代表作

  • 詳細資訊

    當代最關心馬華現實主義文學議題
    文學評論名家黃錦樹
    第三部現象級研究論文集

    懇切探討華文世界與馬華文學的文學想像,與如何實踐

    只要想成為學科,一切學科都必須認為自己有邊界和某種內在規則,即使這些是隨時間變化的。沒有甚麼比民族自大和學科短視的組合更能讓學生停止創造性地思考。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椰殼碗外的人生》

    ●關於本書

    三十年來,沒想到我似乎成了最「關心」馬華現實主義文學的留台學者……我認為它應視為另一種「中國性」的體現。「本土」、「主體性」也者,是「馬華文藝的獨特性」更符合時代學術話語的一種抽象轉譯。
    ——《現實的詩意》自序

    本書共分三卷,收錄十六篇文章,集結作者數十年的深度思索。

    卷一涉及華文文學作為一種「民族文學」的反諷式重探,「馬華文藝的獨特性」和它自身的悖論,從華人史的角度看馬華小說視野如何窄化,重探「馬共小說」及「非詩」的馬華文藝獨特性,在在都關涉馬華文學所關涉的各種"現實“。

    卷二則是尋找馬華文學的「詩意」。從數十年的馬華新詩史裡上下求索,熱帶華文小說作為香港現代主義的前世,馬華現代小說的時差與時延,馬華文學裡民國的形影神,一種自我解構的南洋史詩,野故事。

    卷三始於對「華語語系」的批判性反思,繼而漫遊於南方華文文學加拉巴哥群島的空想,馬華文學裡的橡膠樹回憶,花蹤作為馬華文青取暖的唯一爐火,文學性的政治。

    全書完整收錄黃錦樹對現代華文文學的獨到觀察,是探討現代華文文學議題不可忽視的重要觀點。

    作者簡介

    黃錦樹
    馬來西亞華裔。一九六七年生,一九八六年來台求學,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一九九六年迄今任教於埔里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曾榮獲多項文學獎。
    著有小說集《夢與豬與黎明》、《烏暗暝》、《刻背》、《土與火》、《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猶見扶餘》、《魚》、《雨》、《民國的慢船》、《大象死去的河邊》;散文集《焚燒》、《火笑了》;論文集《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謊言或真理的技藝》、《文與魂與體》、《華文小文學的馬來西亞個案》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9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