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恕不參與2023線上國際書展3本75折優惠
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以Instagram紀年的一本書。
「世上沒有完美的文章,也沒有完美的絕望」
回應366天的照片與文字,巴黎書店、布拉格咖啡館、瓊‧拜雅、村上春樹……
或追溯往事、或捕捉當下,75歲的佩蒂史密斯用IG記錄生活,訴說疫情一年裡的日常。
★紐約時報暢銷書、PopSugar年度最佳好書
★Patti Smith分享最私密的日常,適合粉絲送禮、珍藏
★收錄368幀照片,精美全彩印刷
★以閏年366天編排,為每一天帶來啟發
★包含底片攝影與手機照片,既復古又現代
「友誼在於去認識的意願,而非被認識的渴望。」 一部台裔美國人的成長故事,一則獻給逝去好友的真誠告白 「一部優雅而深情的成年記述。」 ──2023年普立茲獎評審委員會評語 徐華按時間線性書寫,娓娓道出自己成長與尋找歸屬的過程。台灣移民第二代的他,一九七七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後隨父...
金融鉅子J.P.摩根最狂熱的藝術追求 貧窮女孩最魔幻的紐約上流社會大冒險 兩人的相遇, 竟造就一間媲美大英博物館的私人圖書館! ★《紐約時報》暢銷書 ★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年度選書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早安美國》讀書俱樂部選書 ★《今...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全球獨家收錄書迷敲碗已久主角凱西爾精選中篇〈迷霧之子:祕史〉!】 奇幻界最高榮耀雨果獎得主,全球千萬冊暢銷大師 邪惡奇幻天才作家布蘭登.山德森 口碑爆棚暢銷作《執法鎔金》又一續章, 重溫「迷霧之子」系列經典故事! 傳說中的聖物降臨之際,奏起的竟是陣陣不祥的樂音……
他極力穿越那深沉的絕望、努力抓住一點微弱光源、緩緩向前邁進的堅定意志。 那或許是費滋傑羅身為作家的強韌本能。──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 X 費滋傑羅 兩大文學心靈一次收藏! 村上春樹持續譯介費滋傑羅作品超過40年 首次親自編選、翻譯、撰文介紹 8篇小說 + 5則隨筆 費滋傑羅人...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本書恕不參與2023線上國際書展3本75折優惠
每一頁都是人生。
1995年,丈夫逝世後,一度無法寫作也無法繪畫的佩蒂,帶著底片相機Polaroid Land 250開啟攝影之路。對她而言,攝影既簡單又直覺,是能立即滿足她創作欲的一門藝術。她回到音樂舞臺後,仍帶上她鍾愛的相機。
原本佩蒂希望成立網站放上自己的攝影作品,隨著時代變遷,底片停產,傳奇相機Polaroid Land 250形同宣告退休。計畫因此生變。2004年,她透過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的展覽,首次發現手機的照相功能可以是創作的工具。2010年佩蒂擁有手機後,從此跟當代文化產生爆炸性的連結。
到了2018年,72歲的佩蒂‧史密斯開設了個人IG帳戶,用「大家好」對虛擬世界初次問候,第一張上傳的圖片是她的手。佩蒂從不會用手機拍照開始學習,到追蹤人數破百萬,成為最活躍的高齡使用者。
她創造了全新的名人使用IG方式,不追話題、不跟潮流,每張照片跟文字都來自生活裡的真實感受,觸動所有愛書、愛樂人,連強尼‧戴普都成了追蹤粉絲。
2022年,全球因疫情造成的疏離即將告一段落,佩蒂史密斯決定整理出一年份的IG創作,跟讀者們分享她藉著閱讀度過疫情的366個小日子。
透過風格獨特的照片,她向我們介紹她的書桌、丈夫、母親、女兒潔西,以及愛貓開羅,也在國際婦女節、世界詩歌日、世界地球、母親節、陣亡將士紀念日、世界愛滋病日等不同節日為重要議題發聲。
「《一日一日》是在感謝中奉上,即使在最壞的時代,也能做為一處暖心的所在。每一天都無比珍貴,因為我們仍在呼吸,被光線灑落在樹梢、晨間的工作檯,或心愛詩人的墓碑上的方式所感動。」──佩蒂‧史密斯
作者簡介
佩蒂.史密斯 Patti Smith
集作家、表演家、音樂家、視覺藝術家於一身。佩蒂‧史密斯的創作天份首先展露於1970年代她將詩作與搖滾樂做革命性的結合。1975年,她推出首張專輯《群馬》(Horses),這張唱片爾後成為樂壇百大不朽經典。該專輯的封面就是羅柏‧梅普索普拍攝的佩蒂,身穿白襯衫掛著黑領帶,叛逆且新穎的形象,影響後世甚劇。
史密斯將垮世代的詩歌和實驗性搖滾樂結合,被譽為「龐克搖滾桂冠詩人」和「龐克教母」。她將19世紀法國作詩法介紹給美國十幾歲的年輕人,同時她中性的公眾形象和非女性的語言風格都走在時代前端,引領創作風潮。
史密斯最廣為人知的歌曲是她與布魯斯‧史普林斯汀一起創作的〈因為這夜〉,該歌曲在「Billboard Hot 100」排名第十三。她總共錄製了十二張專輯。
史密斯1973年在紐約高譚書店開了第一個畫展,1978年後,她的畫作都由Robert Miller畫廊代理。2002年安迪渥荷美術館為她辦了一場回顧展,展出她的畫作、攝影以及絲印。展題為「陌生的傳息者」。
2004年,《滾石雜誌》頒布的百位搖滾重要人物名單中,將史密斯列為第47位。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發藝術終生成就獎給她。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
2010年,史密斯信守承諾寫下攝影師羅柏與她的70年代紐約故事《只是孩子》,風靡英美書市,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長達75週,拿下年度美國國家書卷獎。2015年,她再以《時光列車》寫旅途寫時代寫創作寫閱讀,獨樹一格的文風一如她的歌聲,再度登上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年度好書金榜。2016年,她代表巴布‧狄倫領取諾貝爾文學獎,並獻唱〈暴雨將至〉。2019年,出版文集《如夢的一年》。
史密斯的其他著作有《Witt》、《Babel》、《Woolgathering》、《The Coral Sea》以及《Auguries of Innocence》。
譯者簡介
陳德政
作家、酒吧DJ,攝有濁水溪公社紀錄片《爛頭殼》。著作包括《我們告別的時刻》等書,2019年加入K2峰台灣遠征隊,以相關報導作品《神在的地方》榮獲2022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首獎。
一部詩意的傑作。
──強尼‧戴普
如此真誠、純粹,令人興高采烈。
──瓊‧蒂蒂安
極好的……對作家、詩人、朋友、家人表達崇敬之意的一部創作。
──《觀察家》
風格獨特,美麗,具有體察日常生活的慧眼。
──《STYLIST》聖誕禮物指南
佩蒂在一整年裡每天提供讀者一幅圖像,為她的友人、生者與逝者、尋常物件與信物留念,搭配簡潔有力的文字。《一日一日》提醒我們:希望寄託於最微小的事物。
──《哈潑時尚》
一本具備文學性質的照片集,對人生種種事件及試探敞開可能性。喜樂與哀憐並存,整體來說,這部作品對蜿蜒的人生旅程展示好奇與生機。
──《金融時報》
迷人地結合異國情調及日常氛圍……這是難以預測又吸引人的一段體驗,如同派蒂她自己。
──《大誌雜誌》
她積攢了這些少見的照片,以及少有人聞問的歷史,這些都在她都已在內心掛念許久。
──《PopMatters》
有些搖滾明星遺世獨立,而派蒂‧史密斯不斷與世界產生連結。
──《每日電訊報》
精緻,憂傷,有時引人發笑。
──《VOGUE》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