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孤兒(二版)
0 篇書評

假性孤兒(二版)

他們不是不愛我,但我就是感受不到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 how to heal from distant, rejecting, or selfinvolved parents

1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2/2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9675630
  • eISBN: 9786269675623
  • 字數: 89,563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父母在孩子面前豎立了高牆,擋住了他們尋求親密感情的道路。當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將無法擁有安全感與自信心。

看過本書,你將明白:為何無法與父母建立親密互動、為何父母無法給予愛的養分,又為何總在人生重大決定上,父母帶來的陰霾與否定如影隨形。而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是很孤單的成長經驗……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250

    未來的世代,最重要的不是課業或成績, 而是面對困境和失敗,仍有勇氣去挑戰的耐挫力! ★哈佛、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發展專家,教你在10歲前建立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讓孩子一生受惠!  ★收錄「韌性商數(RQ)檢測表」「美國學校情緒調節程序」等實用評估及簡單可行的耐挫力鍛練法。

  • 出版日期:2023-02-22
    電子書: NT$ 252

    【全球暢銷《假性孤兒》作者最新作品】 情緒幼稚的父母通常缺乏同理心,忽視孩子的需要, 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以為,有自己的意見就是「不聽話」、 拒絕別人的要求就是「自私」、即使一次犯錯或失敗都代表「不完美」…… 然而,這是真的嗎?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 電子書: NT$ 336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 電子書: NT$ 300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個案的人氣心理師★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拉開相處距離,才能拉近心的距離。 專為父母超前部署的「青少年使用說明書」。  

  • 出版日期:2019-03-28
    電子書: NT$ 294

    睽違五年,黃瑽寧最新著作 以科學實證為教養靠山,走出育兒挫敗感, 給足自己勇氣和信心,樂在享受當爸媽,打造幸福感十足的成長性家庭。 以研究實證為湯底,父母之愛為佐料。這次,黃瑽寧要以為人父、人夫角度,從睡眠模式、安全依附、語言發展、親子溝通、手足教養、爸爸育兒、學習引導、幸福婚姻等共九大面向,為你...

  • 電子書: NT$ 300

    本書是阿德勒學派正向教養系列書籍第一本、最完整、也是最暢銷的作品,從幼兒園到青少年時期的孩子都適用。 自從2006年推出全新增修版以來,據統計已經使全球10,000,000兒童受惠。

  • 電子書: NT$ 210

    童年生活的真相,可能是個令人畏懼的祕密。但誠如本書所言,「唯有當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建立在自己真實的情感上……才有可能擺脫憂鬱。」米勒深刻的洞察顛覆傳統,震撼歐美,使本書成了歷久不墜的必讀經典,它讓讀者勇於檢視生命,進而成為更健康、更完整的人。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259

    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教養指南,而是革新教養思維的重量級好書! ★一出版即空降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時代》雜誌讚譽作者為「千禧世代的教養訓練專家」 ★《逆思維》作者亞當・葛蘭特大力推薦!親職教練/親子KO L口羊太太、閱讀推廣人/國小教師林怡辰、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留佩萱...

  • 出版日期:2023-05-01
    電子書: NT$ 259

    父母說出的話語只有一瞬間,卻會烙印在孩子心裡一輩子 無數媽媽的最佳選擇,「不倒翁老師」給媽媽的親子說話處方! ★ Instagram17萬粉絲追蹤,百萬按讚肯定,出版兩週狂銷兩萬本! ★ 韓國最受歡迎國小老師,十七年教職經驗分享,最有用的親子減壓溝通心法 ★ 用三種尊重語言、五個說話練習...

  • 電子書: NT$ 413

    教養孩子,就從大腦養起! 每個父母對於如何教養孩子,心中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 ● 餵寶寶吃母乳,到底有多要緊? ● 孩子接種疫苗,安不安全? ● 我家上幼兒園的寶貝寫反手字,是不是有閱讀障礙啊? ● 我兒子說打電動可以讓他更聰明,真有這種事? ● 為什麼我家那個青少年老是賴床,叫都叫不起...

  • 電子書: NT$ 294

    她啟發了多位矽谷傳奇人物,包括賈伯斯。 她的三個超高成就女兒登上《時代》雜誌,力挺媽媽的教養哲學。 她在全球最競爭的學區教書,累積近四十年第一線經驗。

  • 電子書: NT$ 0

    好煩、好笑,又不好回答, 你家也有愛問「為什麼」的小哲學家嗎? 雖然不是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 但是用什麼方法討論、思考,更重要! \牛津博士爸爸的哲學教養法/ 培育孩子「哲學素養」的第一本書, 每天日常的親子對話,也可以深刻有意義!

  • 電子書: NT$ 294

    幫助寶寶建立規律作息,就靠這一本! 「E‧A‧S‧Y 」育兒法實用又奏效,讓你照顧寶寶好EASY!  

  • 電子書: NT$ 263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 電子書: NT$ 360

    孩子的課業光靠老師是不夠的,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更為關鍵! 點燃學習動機 × 找到讀書方法 × 掌握練習訣竅 解鎖3大關鍵,打造孩子高效學習力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曾任教中學多年,以實際輔導中學生改善學習問題的專業經驗, 歸納出提升學習成效的實作步驟,幫助父母陪伴孩子找到讀書方法、掌握滿分策略。

  • 電子書: NT$ 315

    跟著腦科學權威科普作家謝伯讓,探究從人際情緒、認知、語言到社會互動,在意想不到的實驗發現中,一窺孩子大腦與心智的不可思議。

  • 詳細資訊

    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時刻,

    父母卻是傷你最深的那個人

     

    5大評量 x 5大練習 x 53個案例

    修復你的童年孤寂

     

    你是否覺得……

    ◎好想從父母口中得到肯定或讚美。

    ◎父母總是不了解你,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溝通。

    ◎父母只關心我錢夠不夠用,從沒關心過我內心的感覺。

    ◎就算獲得再高的成就,父母都只會潑我冷水。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狀況,可能就是「假性孤兒」……

     

    這些父母的外表和行為看起來一切正常,他們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提供溫飽、注意孩子的安全,但……僅止於此。

     

    「你已經長大了,不准再抱布娃娃睡覺,把它丟掉!」

    「我才不管你有什麼感覺,我只供你們吃住就好。」

    「別再胡思亂想了,你只能照我的安排,不准有任何意見。」

     

    藏在親情影子裡的噩夢:

    ‧父母要求完美魔咒: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也許爸媽就會稱讚我了……

    ‧父母的情緒潛規則:為了安撫爸媽的情緒,我總是疲於奔命……

    ‧父母的情感的高牆:沒有我,爸媽也無所謂、爸媽不喜歡我的親近……

     

    童年的孤單包圍著我們,就算長大,仍無法擺脫,只是換了另一個形式:沮喪、焦慮、長期緊張、壓力、睡不著等失控的感覺折磨我們。這些身心症狀像是一套警報系統,提醒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真正的感受──想要被愛──那就是覺醒的開始。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琳賽‧吉普森博士,累積20年的諮商經驗,分享真實案例,讓我們看見父母帶來的痛,解開與親情的枷鎖,修補世世代代的情感缺陷,拒絕複製上一代給予的傷痕……

     

    【本書特色】

    1. 53個貼近我們生活的案例,學會一步步解開內心的隱藏傷痛。

    2. 5大評量+5大練習,看見情感缺失所帶來的孤寂,學會建立健全的情感關係、不再受傷。

    3. 解開家中痛苦的情感鎖鏈、給予下一代健康的親子關係。

     


    作者簡介 |

    琳賽‧吉普森(Lindsay C. Gibson)──著

    心理學博士與臨床心理學家,其私人診療所專門從事個人心理治療並幫助受情感缺失父母傷害的成人。琳賽‧吉普森曾在母校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與老道明大學(Old Dominion University)擔任兼任副教授,目前居住並執業於美國維吉尼亞海灘區,著有Who you were meant to be,並於美國知名雜誌Tidewater Women有固定專欄。

    譯者簡介 |

    范瑞玟──譯

    淡江大學西語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州College of DuPage藝術學副學士。

    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赴日本東京多摩美術大學交換留學,同時在中華民國才女向上幸福股份無限公司擔任股份最多的那個以及自由藝術翻譯代課人。

    媒體推薦

    「或許原著劇本不盡人意,因為編劇父母不願寫入情感戲。忽視心理需求像無形的刀劍,在匱乏的情感下成長,內心滿是傷痕,心痛無人知曉。但現在你可以拿起這本書,重新改編屬於自己的人生劇本,擁有所期待的結局。」──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一個壓抑、封閉情感的家庭,親子關係的情感疏離,影響的是一生與他人情感連結的能力。在內心深處也始終難以擺脫『孤兒』感受,不知道究竟自己歸屬於何?自己又與誰有所關係?如果這是你的處境,相信這一本書是你需要的。」──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童年時期遭受愈多創傷的人,在成年時期會有愈高的機率承受各種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而各種童年逆境中,有一種看不見傷口的傷害,就是擁有『情感缺失』的父母。無法回應你的情緒需求、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感覺為主,如果你認為你的父母符合情感缺失描述,這本書就是一個幫助你了解和復元的好工具。」──留佩萱(美國國家認證諮商師)

     

    「《假性孤兒》是以心理治療師的心和智慧,加上鑽研心理學理論與研究數十載的學術結晶所寫成。琳賽‧吉普森完美結合了令人欽佩的知識,和她個案的真實生活經驗,創造出一本深入淺出且實用易懂的作品,這本書並不是責備,而是在於深入了解自己,並學習自癒。」──埃絲特‧勒門‧弗里曼(Esther Lerman Freeman,心理學博士、奧勒岡健康科學大學醫學院臨床助理教授)

     

    「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然而不幸的是,許多人的成長之路,卻歷盡了情感缺失父母所造成的人生困境。琳賽‧吉普森帶著智慧與同情,讓讀者認識並了解這種有害的關係,並進一步開創新的、健康的療癒之道。書中提供了強大的自救機會,亦是心理治療師可推薦給此類個案的理想閱讀資料。」──湯瑪士‧凱許(Thomas F. Cash,老道明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The Body Image Workbook》作者)

     

    「琳賽‧吉普森深具洞見的著作,提供心靈孤寂者按部就班、一步步走向自覺與自我療癒的旅程。作者揭露的案例、深具啟發性的練習,和真誠的洞見,引領讀者更明白如何與自己、與他人更完整的連結,適合所有感到與家人有隔閡、意欲尋求與人生及情感更交融的讀者。」──佩姬‧史若達(Peggy Sijswerda,《Tidewater Women》、《Tidewater Family》編輯及發行人,以及《Still Life with Sierra》作者)

     

    「琳賽‧吉普森的《假性孤兒》是一本充滿真知灼見與同情的指南,適合所有想要了解、克服因生長在情感貧瘠的家庭中而長期受其衝擊的讀者。在書裡,能找到睿智的建言和簡單的練習,幫助你擺脫舊的模式,與自己和他人更深入交融,最終成為原本注定該成為的人。」──羅納德‧費德烈克(Ronald J. Frederick,心理學家、《Living Like You Mean It》作者)

     

    「琳賽‧吉普森心理治療師有著豐富經驗,她的著作《假性孤兒》做為成人自救指南,以解除因父母情感缺失而造成的焦慮、憂鬱和感情問題。這本書徹底而詳盡的描述了不成熟的父母、歷經他們教養的孩子的體驗,並且提供方法解決這樣的經歷所造成的問題。書中的許多有用經驗,來自作者所治療的個案;書中也有許多幫助了解自己的練習,任何人都能運用這本書培養成熟的情感能力,並建立更深厚的關係。」──尼爾‧華生(Neill Watson,威廉與瑪麗學院心理系研究教授、榮譽教授、臨床心理醫師,專門研究焦慮、憂鬱、心理治療)

     

    「根據長年閱讀、研究,並實際應用在診療上,心理學家琳賽‧吉普森寫出一本傑出著作,介紹情感缺失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成年後的生活。我深切向所有想了解親子動力(Parent/Child dynamic)的讀者推薦《假性孤兒》這本令人振奮的書,為那些難以或無法和『缺乏同理心且不敏感的父母』建立關係的人,提供希望和絕佳的因應策略。《假性孤兒》充滿智慧,無論你的年齡為何,都能讓你和家人、朋友以最健康的方式連結,並且可能讓你體悟,何以新聞和大眾文化中充斥著這些失衡的交流。」──羅賓‧卡特勒(Robin Cutler,歷史學家、《A Soul on Trial》作者)

     

    「琳賽‧吉普森的《假性孤兒》充滿了臨床實際案例,能引發被情感缺失父母撫養成年的孩子們共鳴。書中也提供了實用的建言和練習,幫助人們找出真正的自我,並避免觸及潛藏在自我形象、情感關係和幻想中會危害個人心理健康的暗礁。最後,這本書也提供了堅實且明確的方針,指引人們如何與情感缺失父母互動,以免重蹈痛苦且有害的過去經驗。讀者將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感受到這位傑出臨床心理師的理解,而得到寬慰。」──芭芭拉‧文斯蒂德(Barbara A. Winstead,老道明大學暨維吉尼亞臨床心理學聯合計畫心理學教授、《Psychopathology: Foundations for a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Third Edition》共同編輯)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19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