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才是赤裸的我。
我把自己切碎在小說裡。」
林榮三文學獎連續三屆小說獎得主
《偽魚販指南》作者林楷倫 首部短篇小說集
【金石堂當月選書】
就算是那些貪婪的老人,
我、銀巴士上的人們,
似乎都圍繞在這,無光的地方看。
**──若眠夢清醒,生活敢會改變? **
//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 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 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 吳曉樂獻聲朗讀後記〈曾經這世界有她〉 ★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Readmoo獨家增訂版,特別收錄作者 2023 年訪台簽名問候卡。 已購買本書的讀者,請於書櫃中點選同步,即可更新。 艱難時刻的光亮之書 一間便利店,接通了我們的幸福人生 ★韓國年度最受歡迎小說,銷售破70萬冊 ★Yes24年度之書,韓國各大書店排行榜總冠軍,口碑直追《歡迎光臨夢...
公視時代生活劇《茶金》小說 直擊一九五○年代臺灣茶葉商戰內幕 *最晦暗的局勢,最輝煌的榮耀──臺灣茶金歲月的故事 *史上最惡通膨時期的臺灣商戰秘辛,勾勒「四萬換一塊」時代背景下的營生之道。 *重現一九五○年代臺灣最大茶廠,人情與物業的風華絕代。
★榮登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報》、日本《每日新聞》書評,來自鬼地方的小說家最新長篇。 ★鑽入深秋!告別「夏日三部曲」,陳思宏超越自我,挑戰小說技藝/記憶,任文字在眼裡造風雨。 ★一場出走法國的行旅,於回憶裡拼湊自我,在羈絆中尋覓自由,不只是柏林,巴黎也要叛逆。 ★致敬所有的女孩和LGBTQIA...
2015年曼布克獎決選小說 四個男人30年的友誼 × 一部「從回憶中存活」的冒險史詩 四個大學好友,畢業後來到紐約闖蕩, 在這個花花世界各擅勝場,也嘗盡了傷痛與歡愉……
▍完完整整沒受過傷害的人,也是歪扭的。
●故鄉的老人集體因進食魚類而食物中毒,「我」卻仍無法抑制汲取的欲望,不住地吃食吸吮,同時計劃著賣掉故土,做起美麗世界的幻夢。
●負債累累的泰雅女婿戒不掉賭癮,逃亡到山裡電魚。被電暈的魚扭曲成一個個數字,看,那是7、6、2……是山神給的指示啊,是神旨。
●漢人礦工的女兒,流著一半泰雅族的血,要炸山,還是跟著部落挺環保?
魚販林楷倫自2020年始於各大文學獎嶄露頭角,他也是首位連續三年奪得林榮三文學獎的創作者。
本書收錄八則短篇故事,包含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中文學獎等共六部得獎作品。林楷倫以自身經驗寫電魚、遊藝場、賭徒、釣客、異鄉人,每則故事都有人在道德邊界游移;一個個無名氏猶如待捕待宰的魚,在層層剝削的食物鏈裡掙扎求生,預謀著逃亡,卻又欲走無路。
▍我打開了自己那扇內掩的門。門後儲藏許多陰影,有陰影必然有光塵,有光塵必然有光。
「我知道我的小說集跟第一本書不太一樣,《偽魚販指南》讓讀者見到人是如何生活,這本書則是讓讀者見到,人是如何成長。成長不一定是正面語詞,成長會像是鉛筆尖端戳入手心,然後斷裂,皮膚癒合的模樣。也會像是魚刺卡喉,即使用米飯用醋找醫生等等,一時半刻仍然可感受到幻痛。」──林楷倫
作者簡介:
林楷倫
1986年生,想像朋友寫作會的魚販。曾獲2020、2021、2022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午眠人類、投射者、INFJ。
36歲時驕傲地說當下都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刻。希望能一直如此。
【得獎紀錄】
˙《偽魚販指南》
- 誠品書店「年度新人作家獎」
- 博客來「年度中文選書」
- 金石堂2022星勢力作家獎
- Openbook年度生活書獎
- 博客來、金石堂、讀冊生活當月選書
- 博客來年度百大暢銷榜
- Readmoo年度文學類人氣作家
˙〈雪卡毒〉:第十六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首獎
˙〈溪底無光〉:第十七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三獎
˙〈返山〉:第十八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三獎
˙〈讓鱉鬆口的雷聲,是悶是響?我好想知道〉:第四十二屆時報文學獎.影視小說組二獎
˙〈北疆沒有大紅色的魚〉:第九屆台中文學獎小說首獎
˙〈外埔的海〉:苗栗縣第二十三屆夢花文學獎首獎
★名人推薦
張惠菁
蕭詒徽
__專文作序
朱宥勳
李屏瑤
胡淑雯
曹馭博
陳思宏
陳雪
潘柏霖
__文壇一致好評
● 林俊頴(作家),第16屆林榮三文學獎決選評語:〈雪卡毒〉寫就的是一首哀悼台灣鄉土/鄉鎮的輓歌。雖是哀悼,作者的憂憤像是文中海釣時放線的電捲聲響,入腦入心,逼問讀者,既然進步、開發是經濟發展的最高指導原則,鄉土/鄉鎮需要付出的有形、無形代價是什麼?在這裡,「鄉民」回到了看似前現代的吾鄉吾土之民,理當擁有最正當的發言權,面對身家性命被一步步地蠶食鯨吞,他能做什麼?在這裡,「鄉土」還有新舊分野的餘地嗎?小說的答案,無疑是相當淒厲且悲觀的。這一個沒有名字與姓氏的鄉民,他孤獨的憂憤,毫無出路,只得放浪自己於聲色毒物,一步步通往沒有光的所在。那裡,是虛無的深淵?還有沒有「佛手」給予翻身的可能?
● 張惠菁(作家):一切事物被用能交換到什麼來表示價值,包含故鄉。故鄉是一個搭巴士離開就不會想再回去的地方。而遠方好像總有大海,身邊總有人在邀你出海……「邊境」就在這裡,別轉開頭去。
● 蕭詒徽(作家):《雪卡毒》藉虛構所能賦予的戲劇張力強調人的另一種狀態:楷倫為多數角色設計了「不作死其實就不會死」的處境,他們要麼其實不必另尋出路,要麼一腳已經踏在出路上,但他們依舊──甚至執著──往餌的方向前去。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