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
0 篇書評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

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4757
  • eISBN: 9789570534832
  • 字數: 197,202
紙本書定價:NT$ 500
電子書售價:NT$ 3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是農業時代的作息指標,
每個節氣有三候十五天,每一候各有不同的自然現象。
本書以乾隆皇帝作詩詳解七十二候的奧祕為開展,透視古人的生活日常。

●一年起始的節氣不是立春是小寒?
●吃尾牙是臺灣特有的習俗?在何時出現?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跟哪個節日有關?
●「二月初二」很忙,皇帝和民間各有各忙,但忙什麼?
●唐朝公務員福利很多,三伏天可早下班,臘八還送宮廷護唇膏。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文學家帶領我們從歷史故事、詩詞歌賦、成語典故, 帶領我們認識那五千年文化中,你還不知道的十二生肖! ◆兔年有哪些名人?發生了哪些大事? ◆歷代的真龍天子一定都屬龍嗎? ◆歷史上的大事與生肖衝合有關嗎? ◆「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納蘭性德,與康熙同年,但同樣高壽嗎? ◆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作者最新力作!! 入圍巴美列捷福(Baillie Gifford Prize)非虛構寫作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好書 這次,芭芭拉.德米克聚焦在中國數一數二最難潛入的地方──阿壩, 探究今日在中國邊緣生活的藏人,究竟變成了什麼樣子? 中國究竟急於隱瞞哪些事情...

  • 電子書: NT$ 266

    Bon Appétit 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通識課! 從冰淇淋到番茄醬、從歐洲到亞洲,跨越地理的界線探討食物、語言、文化間的關係。 美食愛好者必讀的語言學家菜單全球史。 語言學教授、麥克阿瑟獎得主任韶堂, 帶領讀者探索隱藏在食物中的全球文化歷史。 本書各章節的鋪陳比照正式套餐的順序,從...

  • 電子書: NT$ 294

    無論是生活小物如鏡子、燈或機械鐘、望遠鏡、熱氣球,甚至GPS、FB或網路……,這些不同凡響的發明,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與人類命運,又會帶來什麼新啟發? 這本書不只讓我們重溫微小物件的偉大誕生, 也探索出更多的思考新意!

  • 電子書: NT$ 273

    通天之路,一場浪漫卻注定墜落的逐日之行 當代英語世界最負盛名的華裔小說家、美國國家書卷獎、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得主、旅美華裔作家哈金,傾情深度力作 書寫古代最具傳奇色彩的詩人傳記──詩仙李白

  • 電子書: NT$ 385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 電子書: NT$ 293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電子書: NT$ 247

    當你覺得文學離生活很遙遠時,歐麗娟是名引渡的說書人。 當你覺得自己離文學很近時,歐麗娟又是個偵探。

  • 出版日期:2015-01-05
    電子書: NT$ 0

    《子不語》是清朝中葉著名文學家袁枚撰寫的一部筆記小品,共二十四卷。《子不語》一書專記鬼神怪異之事,其得名源於《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是袁枚在從事詩文創作和史學考辨之餘,「廣采遊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子不語‧序》)。在《子不語》中,袁枚還以辛辣的筆調對人情勢利、道德淪喪等社……

  • 出版日期:2014-12-15
    電子書: NT$ 395

    《紅樓夢》為中國偉大的古典小說,經數百年的流傳,衍生出無數精彩的話題與討論,歐麗娟教授在本書提醒我們,今日閱讀《紅樓夢》,也不能以今人的眼光讀之,而必須放在過去的時空脈絡下理解。

  • 詳細資訊

    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是農業時代的作息指標,
    每個節氣有三候十五天,每一候各有不同的自然現象。
    本書以乾隆皇帝作詩詳解七十二候的奧祕為開展,透視古人的生活日常。

    ●一年起始的節氣不是立春是小寒?
    ●吃尾牙是臺灣特有的習俗?在何時出現?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跟哪個節日有關?
    ●「二月初二」很忙,皇帝和民間各有各忙,但忙什麼?
    ●唐朝公務員福利很多,三伏天可早下班,臘八還送宮廷護唇膏。

    每首膾炙人口的詩詞,都藏著一種節氣
    作者精選近900位詩人、20000首詩
    描繪出節氣與詩詞背後的文化寓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滿城盡帶黃金甲」

    節氣體現在古人與大自然互動的哲思裡
    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每候都會有一種自然現象相應。詩人將每個季節的變化詳細記錄下來,以自然作為創作靈感來源,結合自己的人生,揉合出一段段生命詩篇。本書以四季為序,從小寒起始,至冬至終結,深入七十二候、四時八節。作者爬梳古今典籍,蒐羅歷朝各代的節氣詩作,帶領讀者認識古人眼中的二十四節氣,也從節氣中重新領略文學,透過詩詞故事體驗節氣的每一天!

    氣候變遷、動植物演變、慶典風俗,囊括歷史地理的發展
    以乾隆解釋七十二候自然現象的律詩為基礎。每一候都有萬物發出的先兆,動植物、昆蟲呈現細微變化,象徵時間演進、氣候改變。而生活在節氣的古人,還會因為各地的風土不同也有不同感受,進而影響節氣特有的花卉與節慶,讓我們能在生活感十足的詩詞中,體會三千年的歲時文化。

    記錄時間、剖析心境、詠嘆生命,古人三千年的心靈軌跡
    冬至日時,陸游想說自己又老了一歲。
    櫻桃花開時,李白想念許久沒見面的親友。
    除夕夜時,孟浩然只想早點睡覺,期待夢歸故鄉。
    元宵節時,州官心心念念只准放火,不許點燈。
    驚蟄日時,韋應物看到鄉間一片春光,心情很美好。
    牡丹花開時,李白陷入糾結,到底是牡丹美,還是楊貴妃美。
    大暑時,黃庭堅欣賞笛子演奏會,表示很消暑。
    三伏天時,蘇軾正跟柳公權跨世紀爭論,你感到涼爽也要懂得分享。
    秋老虎時,白居易抱怨習俗誤人,明明九月還熱得要穿夏裝。
    重陽節時,蘇軾跟朋友說,難得見面別急著走,一起賞菊吧,不然就要凋謝了。


    作者簡介
     
    黃啓方
     
    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世新大學中文系終身榮譽教授,亦曾任《國語日報》社董事長。教學生涯五十餘年來,曾於國內外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訪問學人,如東吳大學、文化大學、政治大學、韓國漢城大學、高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香港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四川大學等學校。
     
    研究領域為唐宋文學。著作多元,著有《你不懂很有哏的生肖:文學與歷史形塑下的十二靈獸》、《人間有味是清歡:東坡肉、元脩菜、真一酒,蘇軾的飲食生命史》、《唐宋日記文選釋》、《宋十三家生平事跡考述》、《東坡的心靈世界》、《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文集》、《唐宋文學十一題》、《兩宋詩詞文綜論稿》、《東坡題跋編年校注》、《山谷題跋編年校注》、《鬼谷子與鬼谷文化綜說》等;另有雜文集《多情應笑》、《弄孫》等。

    影音資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4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