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本中文版終活筆記──實用與感性兼具
透過本書,在離開的時候,能夠不留遺憾,好好去跟親愛的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自己的餘生如果不好好規劃,往生後家人會很困擾的。」By 砂田知昭
──亞馬遜十年暢銷時間管理經典── 千萬職場菁英都在用的高效管理法 丟掉年度計畫,聚焦12週 擺脫低效和拖延症 打造成功的複利效應! ★樊登讀書、劉軒(作家.正向心理學專家)、郝旭烈(企業知名財務顧問)、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推薦 ★《紐約時報》暢銷書,全球授出20多國...
《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盛讚好評:「未來的你,將感謝今天的你讀了這本書。」 《心態致勝》作者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誠摯推薦:「你對於未來的思考,將會改變你現在的行為。」 ★Next Big Idea Club 2023年生產力好書 ★Behavio...
{我應該躺平,還是積極產出?} 時間永遠不夠用/工作永遠做不完/夢想永遠達不到? ──人生就是一場時間管理。 【朱家安 導讀】 ★亞馬遜網站編輯選書★
總有些問題讓我們反覆受挫,卻不明白原因。 一本將薩提爾理論應用在自我探索、發掘自身盲點的專書, 練習覺察,找出深埋的情緒、期待、價值盲點, 打破心理慣性,才是解決反覆困擾、達成心理期望的捷徑。
台灣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讀本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佛洛姆從所有層面探索「愛」。不只是羅曼蒂克、讓人沉浸於錯誤觀念和虛幻期待的愛,更包括親子之愛、手足之愛、男女愛、自愛,以及對神的愛。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也因此《愛的藝術》能廣為流傳,繼續鼓勵人們: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亞馬遜書店、《紐約時報》暢銷榜★ 媒體天后歐普拉和哈佛幸福學教授想對你說: 你不是只能無助地面對生活的苦; 而是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心和腦, 「刻意練習」出你想要的幸福。
———國際影星湯姆.漢克發文推薦——— 這本書有歷史、有智慧、有常識、更有歡笑, 真希望查理就住在我對面。 ✦ 入選 Goodreads Choice Awards 年度書籍 ✦ ✦ 上市首週即登上《紐約時報》、亞馬遜等各大暢銷榜 ✦ 「一切都會好轉的。」 當你活得夠久,不...
腦科學✕心理學,「拖延者」也能變身「行動派」! ◎本書特色 1.超簡單!大腦會抗拒大改變,只要從「小行動」做起,就能打開行動開關 2.超好懂!用漫畫呈現出重點,內文重點字加粗,最後還有重點提示 3.不打高空!提供能立即去做的具體方法,看完書就能馬上開始行動 4...
閱讀引路人楊斯棓,《人生路引》問世三年來,不斷奔跑,全新力作 用22個人與書的故事,煨出生命的智慧, 用一個真誠的信念,讓你激發前所未有的膽識,創造無限可能。 ──「要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你!」 ※特別收錄:楊斯棓誦讀部分作品的有聲檔連結。 ★專文推薦: RainDog 雨狗...
★長銷近10年,近200,000萬讀者好評推薦! ★當當圖書成功勵志暢銷榜10名 人生很長,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人最強大的時候,不是堅持的時候,而是放下的時候。 這個世界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 那些曾經義無反顧的執著,最終都將成為浮雲。 放下使你遍體鱗傷的堅持,將是你為...
★韓國最大入口網站NAVER知名部落客,從身無分文的無業遊民,變身年薪上億CEO的「實踐力」心法! ★三星集團每年必辦的自我開發講座 你不必很厲害才開始,你要開始才會很厲害! 從紙上談兵化身為行動派,就從最簡單的「一日一行動」開始。 僅憑「實踐力」,一年內就能改變人生! ◤韓國版原...
良好的關係和際遇,可以靠練習養成。 來自二十萬人的親身實證, 讓你用七週建立新的關係模式,找回人我之間的平衡。 讓你成為自己所需要的人,得到所有想要的事物!
本身作者貝塞爾‧范德寇為精神科醫生,也是研究創傷的先驅。他結合了最近幾十年心理創傷領域的驚人進展及三十多年治療創傷患者的臨床經驗,提出對於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我們的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時間凍結了,危險彷彿永遠不會結束。於是杏仁核隨時發...
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再進化! 《斷捨離》集大成之作!系列銷量突破650萬冊! 10週年 全新增訂版
跟著學習之神,依循「超速學習」九大法則, 在短時間內學會任何你想學的,就算再難的技能,也不是難事!
他的一支影片有4億次瀏覽,創下前所未有的紀錄! 他的社群媒體有超過3,850萬人追蹤。 他獲獎無數,被Yahoo財經選為2020年10大影響人物, 被媒體譽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未出版即售出全球39國版權!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預購即上榜!
比爾蓋茲、賈伯斯、麥爾坎‧葛拉威爾、費德勒等成功的祕密 我們都以為,邁向成功只有兩條路:靠天資,要不就是靠努力練習。 其實,你還有第三條成功之道──逆向工程! 反過來學,就會了! 大量收集成功範例,解構找到成功配方,加上自己的詮釋,就能打造屬於你自身版本的成就! 成功人士的逆向工程...
親子、夫妻、婆媳、師生、團隊,該如何「好好說話」? 賴佩霞沉潛多年最新作品 名人藝人熱推!
如果剩下的人生都可以請假⋯⋯ 你敢幫自己「准假」嗎? 45歲退休、今年55歲 這是老黑田臨斌的10年樂活無憾告白 只屬於自己的人生,果真日日是好日! 金錢╳快樂╳健康三大面向 一次解答你我對於退休的種種疑惑!
全球第一本中文版終活筆記──實用與感性兼具
透過本書,在離開的時候,能夠不留遺憾,好好去跟親愛的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自己的餘生如果不好好規劃,往生後家人會很困擾的。」By 砂田知昭
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越來越多的人,趁著頭腦筋清楚身心健全時,自己規劃生前與生後相關事項:減少家人困擾的必須資訊、給家人的訊息和個人紀錄。
包括個人一生的回顧、重大醫療決定、身後事的願望與交代等,協助相關人員安心處理長輩的大小事。透過本書好好去跟親愛的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作者序
做好【走向人生終點活動】的準備
如果你知道你的生命終點將近,你最想做的是甚麼呢?
2007年由傑克尼克遜與摩根費里曼主演的【一路玩到掛】電影(英文片名:The Bucket List),電影裡描述兩個罹患癌症末期的病人,如何利用剩餘時間來完成他們的遺願清單,度過最後快樂地的人生。
不約而同的在2011年,由砂田麻美導演拍攝退休父親的紀錄片【多桑的代辦事項Ending Note,日文片名:「エンディングノート」】,放映後在日本與台灣引起廣大的回響;導演父親砂田知昭67歲退休,原本規劃要好好開始享受退休人生,哪知道沒多久就發現已是胃癌末期。砂田先生為了不讓自己與家人有所遺憾,在電腦上,將生前要做的待辦事項逐一記錄在「臨終筆記」上,而且一項項地把它完成。
我們常常聽人說,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人生第一次感到人生無常的時刻,就是1999.9.21發生在集集的大地震;許多人是在睡夢中與家人再見。台灣921、日本1995年的阪神地震、2011年的海嘯是天災,2001年美國的911則是人禍。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都造成很多人突然離去,在未預先交代的狀況下,留給後人許多傷痛與遺憾。
在研讀日本老年規劃相關報章雜誌時,總會有意無意看到【終活】這個字眼。深入研究才發現,2009年《週刊朝日》發行葬禮特刊,首先出現「終活」一詞,指走向人生終點的準備活動。2010年「終活」入圍「流行語大賞」。近十年來,終活儼然成為一門新的顯學,日本民間與官方大力推廣此一觀念。
為什麼【終活】的概念近十年來在日本蓬勃發展呢?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由於產業結構自動化與都市化的趨勢下,日本在家庭結構、鄰里關係產生重大的改變。日本社會逐漸朝向【小家庭】【人口老化】【不婚】【少子化】前進,老年人獨居也漸漸多了起來。過去靠家人同住與鄰里互相幫忙已成過去式。因為身邊可幫忙的人變少,有越來越多的人,趁著頭腦筋清楚身心健全時,自己規劃生前與生後相關事項。
日本面臨的這些人口社會問題,台灣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台灣在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根據國發會公布的「未來人口推估」結果,未來人口變遷趨勢包含人口開始負成長、勞動力將面臨不足、少子化、人口老化等情形。
相對日本長者藉由積極參與【終活】相關活動、講座與博覽會;談論【死亡】這在一般人或家庭聚會中,似乎還是一個充滿禁忌的話題。其實每個人不論身分地位,一定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這四個人生必經路程,及早規畫準備,可以減少事後許多麻煩。
規劃終活的意義不僅只是【生前整理】【葬儀準備】而已,還包括如何積極度過、安排人生旅程最終的日子。
【自己的餘生如果不好好規劃,往生後家人會很困擾的。】By 砂田知昭
日本人大多在此信念下,藉由書寫【終活筆記本 Ending Note】,一方面做人生的回顧整理,另一方面交代生前生後事,來減輕遺憾與避免造成家人的困擾與負擔。終活筆記本的內容有那些呢?其實可歸納兩個重點:
1. 減少家人困擾的必須資訊
2. 給家人的訊息和個人紀錄
終活筆記本沒有固定的格式與內容,可以包括個人一生的回顧、親友資料與想說的話、重大醫療決定、失能的照護與監護權、財產的明細與遺囑撰寫、身後事的願望與交代等。當家人看到瞭解了自己的想法,能夠比較心安處理長輩的大小事。
書寫終活筆記本不需有太大的壓力,可按照自己的喜好與心情來撰寫;這裡有幾項書寫時的提醒事項:
■沒有時間限制,什麼時候想寫、寫多少,自己決定。
■不需按照順序,從您最喜歡的部分開始寫作。
■不用每一頁全寫,您可以選擇您認為需要的部分來寫。
■書寫的東西都可以再修改,可以標明更新日期。
■建議您定期翻閱,並根據情況進行修正。
■如果篇幅不夠,請自行複製添加。
■請隨意使用它,例如粘貼您喜歡的照片或夾入資料。
■您可以與家人一同書寫。
■不想被親人以外的人看到,可以放在較隱密的地方。
□終活筆記本寫的內容是不具法律效力。關於安養、緊急醫療決定、財產處理與遺產分配等重大事項,還是要簽署與諮詢相關專業人員協助,才能實現自己的想法。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首先我要感謝我91歲的丈人;在他失能住進安養中心後,我想把它艱苦不平凡的一生記錄下來;因此他成為本書第一個讀者,而且認真地留下一些給兒女要知道與交代處理的重要事項。再來要謝謝我的愛妻如杏,她從一開使知道我有這個想法後,一直不厭其煩的督促我要加緊腳步完成此書的撰寫。最後要感謝布克出版的俊國總編,在我第一次向他提出這本書的構想時,他當場跟我說,出這本書事讓我們有機會,一起來做件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的事。
最後我容我引用郭慧娟女士 (內政部「現代國民喪禮」編撰委員、殯喪業「禮儀師證照考試」教科書編撰,和「台灣殯喪業資訊網」的總編輯)曾經說過的一段話與讀者共勉。「走向死亡的這段路,是我們最後能為自己做決定的時候,該怎麼走、想怎麼走,這是我們最後的尊嚴,也是對親人最後的尊重。」
希望我自己與讀者都能透過本書,在離開的時候,能夠不留遺憾,好好去跟親愛的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作者簡介
孫珣恒
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企管碩士,台灣樂活共好協會理事長
50歲時曾有瀕臨死亡的經歷,且因照顧失智長者接受專業訓練,取得長照人員認證卡。有感於台灣進入高齡少子化社會,導致許多家庭面臨生活與經濟重大挑戰。希望將日本終活觀念介紹給台灣讀者。
臉書【樂齡長照大小事】【終活情報站】版主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