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痛苦有名字嗎?

瘋狂而古怪,傲慢又聰明的女子們--不被理解的痛楚,女性憂鬱症

미쳐있고 괴상하며 오만하고 똑똑한 여자들

1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3/0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206775
  • eISBN: 9786267206812
  • 字數: 124,919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為什麼20、30歲的女性容易得憂鬱症?
會得憂鬱症不是因為「本來就有病」

讓她們以自己的語言述說
擺脫醫學疾病與社會汙名的定義
替女性書寫全新的受苦簡史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獲亞馬遜書店編輯精選「最佳非文學選書」 ◆一本全球超富階級VIP派對圈的民族誌研究 妳以為自己免費得到了什麼,其實是在廉價販賣妳最珍貴的東西……

  • 電子書: NT$ 300

    本書由十位長期在婦女運動和女性主義耕耘的本土學者通力合作,不僅引介理論,也省思女性主義的論述和實踐。期待透過本書,我們能以深入且平衡的視角,透視女性處境,並想像和規劃未來。

  • 電子書: NT$ 266

    全面失控的數位時代,沒有人的身體和性是安全的! 那一天,我們看見握在手中的地獄……

  • 電子書: NT$ 413

    「相信直覺,超前部署,只有你才能救你自己!」 在不安定的年代,獻給每一個曾遭遇危險威脅、擔驚受怕的你。 「本書敲響了一個時代的焦慮」 三任美國總統安全顧問傳世之作 911事件後引發現象級討論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盤踞長達4個月 《歐普拉秀》為本書製作10周年指定訪談 18種語言全...

  • 電子書: NT$ 294

    被譽為「21世紀的西蒙‧波娃」、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凱特‧曼恩 繼近年最具突破性的女性主義經典論著《不只是厭女》後,又一重磅新作 犀利剖析「男性資格」如何作為社會潛規則,全面打壓女性的應有權利!

  • 電子書: NT$ 336

    在真相製造的時代,相逢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我們, 究竟是更容易溝通、融合、化解歧見;還是彼此誤解、仇視,甚而分崩離析?

  • 特價 電子書: NT$ 240

    一本你我、企業、學界、醫界、政府,都該閱讀的重要著作! 對女性不友善的體制與設計多不勝數,有些甚至出人意料。 且看英國得獎自由人權活動家佩雷茲一一道來,提出可行解方! 落實真正的性別平權,就從搜集性別分析資料開始!

  • 電子書: NT$ 294

    厭女,是全球女性主義共同面臨的最新課題。本書是首部完整論述台灣厭女現象之作,剖析了厭女網絡的成因與運作機制,以及那些關於困惑、猶疑、折損的故事,並尋找可能的突圍之道。

  • 電子書: NT$ 336

    蓋爾文家有十二個孩子,十個男孩,其中六個都患了思覺失調…… 本書不僅立下報導文學的里程碑 也是一場對人類同理心極限的偉大探索

  • 詳細資訊

    從2003至2020年,南韓屢次成為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自殺率最高的國家,而「憂鬱症」被指出是自殺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造成社會問題的成因。近年來,有越來越多20、30歲的女性被診斷出患有心理疾病,而20歲女性的自殺率也節節升高,2020年,南韓20-29歲的女性自殺人數比去年多出了40%。年輕女性的自殺問題如此嚴重,南韓當局已將20、30多歲的女性列為官方自殺危險群。

    求助精神科醫師的人越來越多,也開始接連出現分享自身罹病經驗的著述。不過,作者認為,雖然這些疾病經驗的敘事十分重要,但如果只以「個人經驗」的形式來省思憂鬱症,就難以從社會及歷史脈絡的角度來檢視這個被稱為憂鬱症的疾病,而我們對憂鬱症成因的解釋,也會因此只限縮在探討患者身處的環境與個性。

    為什麼2、30歲的女性會得憂鬱症?本書作者自己也是躁鬱症患者,並察覺了心理疾病並非單純是個人問題。她在書中訪談了三十一名2、30歲女性憂鬱症患者,並結合了自身的精神醫學知識、親身面對醫療不公的經驗,耗費兩年的時間寫成了此書。

    本書採取了全新的觀點,使用患者自身的語言,重新定義了名為「憂鬱症」的痛苦,打造了一個面向大眾的公共溝通平台,讓眾人能互相討論共有的受苦經驗,並提出更平等面對憂鬱症的看法。

    正如同美國作家兼詩人安妮.波爾所說:「疾病的歷史並非醫學的歷史,而是世界的歷史」。本書作者擺脫了醫學疾病與社會汙名的定義,替女性書寫了一部全新的受苦簡史,而這是讓一個文化理解痛苦的方式開始產生改變的起始點。作者讓罹患憂鬱相關疾病的女性們用自己的語言說話,不再讓醫生和諮商師奪走詮釋她們的主導權,而是成為自己人生的作者,採訪對象包含韓國及海外的韓國女性,學歷橫跨高中畢業至研究所畢業。

     

    作者簡介

    河美娜(하미나)

    1991年生,紀實作家。

    為了學習科學哲學,大學同時主修了地球環境學系及哲學系。進入科學史及科學哲學聯合研究所後,稍微拐了個彎開始學習科學史。同時並參與2016年「江南站女性目標殺人事件」後正式營運的女性運動組織「Femidangdang」。此時也為日漸嚴重的憂鬱症所苦,便以此作為碩士學位論文主題,終於得以脫離研究所。

    為了生計曾經歷過專欄作家、科學記者、寫作教師等各種職業,最後決心成為一名作家,目前為《時事IN》、《韓民族21》、《韓國日報》等韓國各大媒體撰寫短文。《我的痛苦有名字嗎》則是她將至今的研究、與人們的相遇和自身煩惱集結而成的第一本書。


    譯者簡介

    徐小為

    政治大學韓語系畢業。愛好閱讀,樂於生活,喜歡把看懂的什麼說給人聽,便開始翻譯的日子。
     

    媒體推薦

    推薦人

    王雅涵 諮商心理師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這本書點出了值得被看見與探討的觀點。」——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本書以女性為視角,搭配調查、醫學歷史與個案經驗,補足了相關領域更多延伸的讀本,相信能對許多讀者有助益。」——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57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