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陳千武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文學陳千武

  • 出版日期: 2023/01/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574556212
  • eISBN: 9786263203228
  • 字數: 240,089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殖民地的宿命如何磨練一個文藝青年的意志?
戰爭經驗如何淬鍊一位少年文學家的志業?
政體變更、跨越語言的挑戰如何讓一位現代詩人展現真與美的信念?

  本書以陳千武已出版的各類書籍為主,輔以未對外發行的私家版,散見各詩刊、文學雜誌的作品,或陳千武的訪談紀錄,其他詩友提供的資料亦涵蓋在內。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44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 書中以代課老師郭雲天初入社會的純真之眼,發現複雜的社會問題,其中貧富差距、學校教育、農村發展以及政治污染等,到今日都依然發人深省。文中以古阿明這位繪畫天才之死凸顯主題,凝聚批判的高潮與感染力,令人動容。而茶妹這位母親早逝...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關於這套《臺灣人三部曲》,鍾肇政是寫一部日治時期五十年的臺灣人歷史,只不過他用小說的形式來表達,他把臺灣這五十年歷史分為初葉、中葉、末葉三個部分,每個部分獨立寫成約三十萬字的小說,就以他家的宗族三代人物為主角----- 即第一部人物的子侄輩,在第二部裡成為主要角色,第三部則是再下一代的人物。作者要借...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現象,率先展現台灣的雍容、磅礡,他同時也在確立台灣小說家在戰後台灣文壇的存在位置,終戰不到二十年,鍾肇政也是憑著這本鉅著領先台灣小說家,突破殖民文化的封鎖線,站上了戰後站上了台灣小說的制高點,具有樹立文學新里程碑的意義。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侷促...

  • 電子書: NT$ 192

    《濁流三部曲》是台灣大河小說的源頭,作者細膩的描繪自身的經歷與時代鉅變下的風景,其中也有纏綿的愛情,形成視野寬闊的巨著。是書寫民族苦難的史詩,更可以讓許多新一代的讀者回顧父祖輩那段充滿心酸、屈辱、迷惘,卻又隱約摸索企盼未來的時代。    《濁流三部曲》的出現,不僅一舉打破了日治以來台灣小說創作的...

  • 電子書: NT$ 108

    《藍彩霞的春天》是國內第一部正面全程描述雛妓的長篇小說,所引起的迴響是兩個極端,有人以為「太黃」,有人捧為「論文」來解讀。事實上這本書真正具體化了作者的反抗理論,是李喬多年用心思考的抽象理論「反抗哲學」的戲劇化表演。 作者借著女主角從凌辱中起來反抗,終至於殺人無悔的行徑,說明了:惡不會自滅,得...

  • 電子書: NT$ 192

    作者一九六二年起習寫小說,十年後才發現,在自己源源取材後面有一座巨大厚實的黝黑背景。「那裡有我生命的根源,人生始點;我是恆河眾生的一粒,『我』之所有, 當也眾生所有。」於是醞釀了這《寒夜》本書的雛型。作者李喬於一九七五年起稿,一九七七年六月將初稿十萬字拋棄,另起爐灶,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完成。寫的是台...

  • 電子書: NT$ 192

    《荒村》於一九七九年七月起稿,一九八○年九月完成。寫大正末年到昭和四年,文化協會分裂前後,農民組合前期的幾件重大事件。這是台灣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年代,也是充滿迷霧的時刻。在這本書裡筆者試著去抖開歷史的帷幕,展示真象,並予個人的註釋。

  • 電子書: NT$ 150

    《亞細亞的孤兒》這本長篇小說,被公認為台灣文學的代表作。它使我們重新對這個島嶼上所發生的人類紀錄,再做了一次檢討。

  • 電子書: NT$ 144

    本書寫的是戰後台灣社會的形形色色。如所周知,台灣社會在戰後形成天旋地轉般的改革,說是價值體系的顛覆也好,人們不再以道德來規範行為,於是社會上一切向錢看的風氣,在極短的期間內形成,劣質的民族性格也隨之而裸露。書中,作者雖未寫的明白,但是讀者都不難察出那是無關不貪、無處不污的習氣所帶來的。

  • 電子書: NT$ 144

    本書名為《薄命》,然實際上是將一些光復前的文學作家作品匯集成冊,作者雖不如賴和等人的名聲響亮,但是對於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殷殷期盼與關懷都是相若的。一共收錄《一個勞働者的死》、《薄命》(楊華)、《島都》、《紀念樹》、《無花果》、《禪》、《安息之日》、《秋信》、《長壽會》、《脫穎》(朱點人)、《夜雨》、《...

  • 電子書: NT$ 221

    從頭、細說平生一段愁,《停車暫借問》傳奇作家鍾曉陽的最初—十七歲少女爛漫的詩意與情愁。綠蕪中,春逝去,花落水流東;從三十年後看三十年前,細數其中的人情心事、滄桑茫漠,回首滿是情深意濃。

  • 詳細資訊

    殖民地的宿命如何磨練一個文藝青年的意志?
    戰爭經驗如何淬鍊一位少年文學家的志業?
    政體變更、跨越語言的挑戰如何讓一位現代詩人展現真與美的信念?

      本書以陳千武已出版的各類書籍為主,輔以未對外發行的私家版,散見各詩刊、文學雜誌的作品,或陳千武的訪談紀錄,其他詩友提供的資料亦涵蓋在內。

      戰前的文學啟蒙除了深入分析私家版《徬徨的草笛》、《花的詩集》之外,並輔以後來發表之戰前生活追憶的各類作品,藉此深入瞭解陳千武文學少年期的中心思想。

      戰爭前期和戰爭經驗,以陳千武集結成冊的小說集《獵女犯──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後改書名《活著回來》重新製版發行。)為主軸,輔以相關的戰爭史料包括口述歷史、文獻記載、田野調查等作交叉比對,探討陳千武詩文學創作上的精神轉折。尤其最困惑台灣人的「祖國情結」,本書中將深入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一九四六年四月於雅加達集中營台灣人同鄉會發起「明台會」,六月在新加坡集中營,發行五期的「明台報」,藉以還原當年台灣人對「祖國」錯縱複雜的感情。

      戰後轉換語言的潛伏期,作者將比對同一時代「笠詩社」同仁的經驗,呈現戰後初期台灣作家遭遇的困境及尋求突破的方法。戰後台灣現代詩壇消長,作者將比對《現代詩》、《藍星》、《創世紀》與《笠詩刊》內容,作持平客觀分析,並深入探討陳千武的中文詩作與詩觀,找出台灣現代詩反逆精神的特質。

      對陳千武的文學作品和文學活動作整體掃描,找出陳千武的創作中心理論。

      《笠詩刊》創刊號(一九六四、六、十五)迄今,及笠同仁作品或與陳千武密切往來的日本、韓國詩人相關作品,都在參考範圍之內。

      希望透過陳千武的研究,除客觀定位陳千武的文學成就之外,還期待進而確立台灣文學的主體精神,為台灣現代詩發展提供美麗的遠景。

    ————————————————————————

    二○○二年國家文藝獎得主/跨越語言世代的文學大家

    關於陳千武
      陳千武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桓夫、春岡 人、千衣子。一九二二年生於南投縣名間鄉弓鞋,一九二八年入皮子寮公學校,一九三一年通過日語口試轉學入南投尋常小學,一九三五年考入台中一中,一九三八年全家從南投移居至豐原大湳仔,一九四一年台中一中畢業進入豐原製麻會社做工,一九四二年七月入志願兵訓練所,十二月結業。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以「台灣特別志願兵」身分在南太平洋帝汶島作戰,戰後遲至一九四六年七月始返回台灣,在林務局八仙山林場就職。一九七三年二月轉任台中市政府庶務股長,一九七六年十月擔任第一任台中市文化中心主任,後轉任文英館館長至一九八七年六月退休。

    出版此書原由

    透過陳千武少年時代文學啟蒙,我們可以瞭解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的發展狀況,並釐清戰後台灣新文學的傳承脈絡。
    透過陳千武的戰爭經驗與相關文學著作,可以透析我們台灣人複雜的「祖國」情結。
    透過戰後陳千武的文學創作與文學活動,我們可以瞭解台灣屬性的「笠詩社」集團創作性格,對台灣現代詩壇產生的影響力,從而勾勒台灣文學未來發展面向。
    透過對陳千武作品的蒐集、整理、深入分析,給予陳千武客觀的評論與定位,並提供給後學者創作參考之用。

    作者簡介
    蔡秀菊1953年生,台中縣人,台中市立漢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2002年9月開始進入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就讀。
    笠詩社、台灣兒童文學協會、台灣現代詩人協會、女鯨詩社、日本千葉縣「吠」詩社同仁。
    曾獲1996年以色列林德堡和平紀念獎入選(1996 Miriam Lindberg Isral poetry for peace prize),1997年第一屆台中市大墩文學新人獎,1998年吳濁流文學獎新詩佳作獎,2001年第十屆陳秀喜詩獎,2002年第三屆綠川個人史首獎,2002年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文學創作《司馬庫斯部落詩抄》。
    著詩集《蛹變》(1997)、《黃金印象》(2000)、《司馬庫斯部落詩抄》(2003)、《春天的e-mail》(2004),散文集《懷念相思林》(1998)。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