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緣、姻緣,聚一個好緣
0 篇書評

血緣、姻緣,聚一個好緣

  • 出版日期: 2020/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968508
  • 字數: 72,233
紙本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售價:NT$ 21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資深婚姻諮商專家林蕙瑛博士最新力作

夫妻間除了個性不合和外遇兩大常見問題外,婆媳不睦與親子關係也是常見的家庭代間問題,本書27個案例涵蓋許多常見的家庭人際問題,尤其是兩代之間的衝突,有待讀者閱讀完畢後,可以舉一反三,試著處理自己的問題,也可幫助家人或朋友紓解情緒,和解衝突。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有緣相聚,且不相互為難,但求結個好緣。作者長期觀察台灣社會中家庭生活現況,蒐集了許多資料,加以整理,編寫成案例,雖是虛擬人物與情節,卻是婚姻與家庭的真實反映,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身上。

本書以引導讀者閱讀故事的方式,了解家庭困難所在,跟隨諮商方向,獲得輔導的概念,學習看待及處理衝突,期能化解衝突、平和內心,進化家庭功能。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7

    是不是我不夠好,才留不住愛? 《情緒勒索》作者 周慕姿扛鼎之作! 你覺得自己總是被錯待,你無法得到幸福, 但其實是,你深陷在親密恐懼的泥沼裡…… 你、我所不知道的親密恐懼: 害怕或逃避愛情的人,是親密恐懼; 但討愛、想親近的人,更是親密恐懼。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為什麼大家都能找到對象,我卻沒辦法?」 哈佛心理系出身的Google行為科學家, 教你克服交友窘境,順利脫單又能穩定交往!

  • 電子書: NT$ 295

    迎接生命最美的一場蛻變, 接受幸福最盛大的一次邀請。   最終,是你完整了自己。 是你給了自己,最好的幸福。 46個迎接最好的自己和幸福的方法, 5個在傷疤上又開出花朵的真實故事。   角子最新代表作 博客來「2023最佳人生指南獎」得主, 2023誠品、博客來「兩性關係類」年度...

  • 電子書: NT$ 266

    每段關係總是陷入分分合合的輪迴? 每次談感情總是衝突、爭執、口角不斷? 問題,可能就出在你們彼此的互動行為之中! 2種依附模式 × 4大關係衝突難題 × 7個擺脫惡性循環的方法 面對關係的不愉快.修復感情的裂痕.看見互動背後的重要線索

  • 出版日期:2024-01-01
    電子書: NT$ 371

    ——以僧人智慧展開愛的修行,讓愛圓滿的8個法則—— 不要因為痛就停止愛! 從獨處到相處, 用僧人心態學會愛。 ★ 暢銷書《僧人心態》作者、美國新生代思想領袖傑.謝帝最新力作! ★ 2023年誠品外文館暢銷TOP1 ‧ 2023年2月博客來外文選書 ★ 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周志建──好評推薦...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談感情要聰明 但不需太多手段套路 ★PTT Catch版人氣作家首部兩性專書★  

  • 電子書: NT$ 284

    拯救所有在曖昧階段就暈船的人 「真希望我早點看到這本書!」 台日讀者★★★★☆4.5顆星好評推薦   妳是否想過,為什麼世上有些女性,會讓人只見幾次面就迷上她,而且備受珍視?有些女性,掏心掏肺卻還是受到草率的對待?譬如:   ◎ 明明約會氣氛很好,但接下來對方就搞消失。 ◎ 對方經常失...

  • 電子書: NT$ 224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分手/被分手, 下一段戀愛就將重蹈覆轍上一次的問題。

  • 電子書: NT$ 266

    愛情,原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綻放與崩解間,僅存一線之隔。 洞察「外遇的底層邏輯」與「情感的環境變數」, 才能在愛情的千變萬化中,覺察所有隱藏的真相!  

  • 電子書: NT$ 315

    ────────五十歲開始,接好你的人生全新體驗包────────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作者彭菊仙, 陪你面對五十歲後的角色轉換,走一趟自我重塑之路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是在美國長久以來採用,並廣受歡迎的大學性教育教科書。特色是採取「正向看待」的觀點,尊重生理及心理真實,尊重各種經驗及文化,也尊重專業研究及調查,並從性教育擴及性別教育、情感教育,融合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與女性主義的觀點,並不斷逐年修訂。中譯本將是台灣市面上第一本全方...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我有愛他的能力,但也有獨處的能力。 女人需要的是做到:剛剛好的獨立!

  • 詳細資訊

    離婚後,我倆還要當朋友嗎?

    許多女性在婚姻中不快樂,既然走出來了就要過不一樣的生活,與其與不合適的男人一起過,還不如單身過自己的日子,一樣可以幸福開心!

    〈案例一〉佳蓉的告白

    離婚四年,兩個孩子住在我中壢娘家,我住在台北公司宿舍,周末才回娘家和孩子們相聚。父母很喜歡我前夫,認為我不應該因他出軌就離婚,他們當然不瞭解我們之間十年的恩怨,更不知道前夫的輕浮。我已不跟前夫說話,他要探視孩子就發訊息給我,通常都在週末,父母都會留他吃晚飯,回家一看到他我就忍不住火冒三丈。

    爸媽認為孩子需要見父親,且他們認為與前女婿還有情分,這三個大人現在處得還真熱絡,居然還有話聊。我請前夫帶小孩出去玩,別待在我娘家,爸媽說我不近人情,所以我現在都在宿舍多住一晚,星期六晚上等前夫走了才回娘家。我很懷疑我這樣做真的是不近情理嗎?

    〈案例二〉慧慈的心聲

    因家暴離開夫家,如今保護令已取消快兩年了,目前因小孩與爸爸互動還不錯,為了孩子好,很想回夫家,但以前因婆媳及大小姑問題,又加上雙方親家不和才導致家暴問題,也因當初家暴報警,夫家很不高興,全怪罪到我身上。丈夫很孝順,就是不肯搬出來,如今都是我去看孩子,還得看婆家人臉色,很累。

    問過先生可否回去,他要我先別回家,怕又有問題,但拖了好久,他也沒離婚意願,主動提離婚似乎不利,加上我憂鬱症復發,正在治療中。我的情緒問題因探望小孩開心而緩解,也開始接觸宗教信仰,甚至做些零工賺取生活費,因先生給的生活費不多。回到娘家住,除了爸爸沒人支持,我感覺好無助,人生無趣!

    《專家的意見》
    夫妻做不成還能做朋友,能給孩子心靈上的完整感

    以上兩個案例都是婚姻受害者的告白,走出婚姻,不再與那個不會體貼不知珍惜的男人生活,婚姻中的問題看似不再存在,新的煩惱卻又出現。原本是要過新生活,卻被新問題攪得越不安、焦慮,甚至鑽牛角尖。負面情緒積得太滿,快要不能負荷了,乃萌生求助婚姻諮商之心。

    以佳蓉的狀況而言,也許旁觀者會覺得她小題大作,既已離了婚,就無夫妻之情,前夫探視孩子也是應該的,她何必因躲避前夫而犧牲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呢?只是佳蓉的確在婚姻中受了很多委屈,受盡煎熬終於離婚,決心將前夫徹底趕出生活,試圖忘卻過去的不愉快,開始新的生活,因此她一千萬個不想見到前夫,以免勾起傷痛,這是可以瞭解的。

    佳蓉很努力在過新生活及修復自己的心情,只是成人子女的婚姻解組對於娘家婆家來說也都是不容易的,先前建立好的親情、友情要重新調整。雖然原生家庭通常都會主觀地衛護自己的子女,對他們離異的伴侶沒給好臉色或有敵意,但也有像佳蓉父母這樣之人,疼愛孫子也尊重前女婿,也許他們具有傳統觀念,「男人出軌是可以原諒的,只要他把家裡顧好就好」,所以他們希望能維持成人友誼,並協助促進父子親情。而孩子的爸可能也因感動於前岳父母的接納、善待及溫暖對待,也願意維持良好互動。

    孩子養在娘家,前夫與孩子及娘家父母相處愉快,佳蓉應覺得欣慰,何況前夫並未糾纏或騷擾前妻,他真的是去探望小孩、問候前岳父岳母,因此佳蓉可以用正向思考來接納此事,理想而言,離婚夫妻若能一起與孩子相聚,也是一種典範,夫妻做不成還能成為朋友,也能給孩子心靈上的完整感,但現實生活中,人有太多的情緒,很難做到此境界。

    因此,佳蓉在同意前夫週末探視的時間不要出現即可,她周五留在宿舍晚一天回娘家的決定,對她離婚後的心理調適目前是有益的。晚一天回去看孩子,固然少了一些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但她心理壓力減低,心裡會舒服些,而且讓父子單獨相處,他們也會自在些。

    離婚四年,佳蓉離婚後的調適並不良好。一般而言,兩年是調適期,她拖到現在才求助諮商,為時並未晚,只是她讓自己忍受太久了。離婚後調適的最高境界是原諒、寬恕、觸景不生情,及因孩子福祉而成為淡如水的君子之交,這當然需要時間、認知完整及領悟,佳蓉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向心理健康,順暢人生。

    佳蓉與娘家的關係密不可分,所以她必須與父母溝通,表示尊重他們與前女婿的情誼,只要他是真心對待兩老,但也請父母尊重女兒的感覺及決定,不要再說她小心眼不近情理,以防孩子聽到會產生誤解,也請他們認清事實,兩人是絕無可能復合了。

    藉由諮商排解情緒、產生自信與力量,重新找出生活的意義

    再看慧慈的案例。她的情況是歷經家暴,沒有婆家支持與關心,又因保護自己而報警,得不到婆家人諒解,且丈夫又向著婆家,心不在她身上,她當時能做的就是離開先生與小孩,走出婚姻,取得保護令,暫時獲得人身安全與自由。然而小孩不在身邊,娘家人又只有父親支持,心中苦悶可想而知。孤單無依又思念孩子,加上又沒經濟基礎,日子難過,情緒無處宣洩而得了憂鬱症,非常值得同情。

    但慧慈很勇敢,一直掙扎著想要走出過往的不幸。她接受治療按時吃藥,想要以好模樣去見小孩,看到小孩讓她心情變好,也因尋求信仰而自心中產生力量,還打零工賺錢,其實她已經走出第一步,開始新的人生了。只是她還籠罩在悲傷的情緒中且缺乏自信,非常需要有人拉她一把,這時,諮商師就可以幫助她排解情緒,產生自信與力量,重新找出生活的意義。

    即使保護令已取消,當年的家暴必定是事實且很嚴重,雖然時間會沖淡痛苦也能療傷,但自慧慈先生目前的言行看來,他家人仍不肯接納她回去,他也無意願。先生跟他家人本來就是一國的,明知慧慈想家是為了孩子好,也不願意再接納她,他們大概認為讓慧慈回去看孩子就已經是大恩惠了。

    夫妻倆目前只因孩子而有些微互動,先生雖然沒有怒言相對拳腳相向,但也不想和慧慈重修夫妻之情,更未自母親的天性及孩子的福祉來設想,這種丈夫及這樣的婆家,慧慈再回去也不會有好日子過,還有可能自取其辱,但慧慈就因為太想念孩子而無法看到整個大局。

    其實慧慈可以不要過得這麼愁雲慘霧,越思念就越心酸。她應該往好處想,她還可以見到孩子,他們當然會認媽媽、渴望見媽媽,婚姻雖有名無實,但她永遠是孩子的母親。現在的慧慈其實已經苦盡甘來,孩子在婆家受到好的照顧,慧慈若硬要回去,沒幾年孩子長大有自己的生活,到時慧慈想要再走出婚姻,那時就連孩子都不會諒解了。

    沒有先生的經濟支援就只有靠自己,好在先生還有給微薄的生活費,慧慈不妨自己先站穩腳跟,從打零工到全職工作慢慢來,也尋求社會支援與資源,等到情緒穩定、生活平靜、經濟也能完全獨立時,她就會變成另一個成熟有自信的人,那時就有能力及判斷力來決定要不要離婚,而她的諮商歷程正可以幫助她轉換心情早日成長。

    學習正向思考,化負面情緒為正面情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佳蓉及慧慈都可以學習正向思考,化負面情緒為正面情感,有三點原則可循:
    1.要明白、接納和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如佳蓉的焦慮、嫌惡、不平,慧慈的傷心、難過及憂鬱,想辦法去處理,不要責怪自己,也不要記恨他人。

    2.想一想、變一變,反思自己「自我挫敗」的話語是否常掛在嘴邊,如「我真倒霉又碰上前夫了」、「這個人害我半生還不夠?」或者「孩子好可憐,沒有媽媽!」、「沒有人喜歡我、關心我」等,消極且不合理。她們必須嘗試改變那些不合理的想法,多對自己說些進取的話語,自我激勵!

    3.學習欣賞自己,平日多留意及發揮自己的長處,可以建立自信心去面對問題。
    每個人都有煩惱,婚姻的問題最煩人,因為是人際問題、家庭關係,許多女性在婚姻中不快樂,既然走出來了就要過不一樣的生活,與其與不合適的男人一起過,還不如單身過自己的日子,一樣可以幸福開心,這都在一念之間,化煩惱為考驗,走過困難而成長!

    本書特色

    可讀性──本書故事中的問題多是常見且真實的,讀者或許不曾親身經歷,但類似的情節或許就發生在週遭親友身上。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陳述每個案例,沒有艱澀的文字,輕鬆讀來能從中獲益良多。

    實用性──本書收錄多個常見的家庭及伙伴關係問題,包括:夫妻、婆媳、親子、姻親、情侶等,每個問題作者都仔細分析,深入探討,讓深受其苦的當事人撇開負面情緒,看清癥結,並引導解決之道。

    專業性──作者為心理學博士、資深婚姻諮商專家,擁有性教育師/性諮商師雙認證,擔任婚姻諮商師20多年,輔導過無數個案,實務及教學經驗豐富,並長期擔任報紙及多家雜誌情愛婚姻專欄作家。

    作者簡介
    林蕙瑛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資深婚姻諮商專家、性教育師/性諮商師雙認證,現任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婚姻與家族治療所兼任副教授、杏陵性諮商中心資深顧問、台灣婚姻與輔導學會理事長、台灣性教育學會常務監事、台灣婦女健康學會理事、自由時報及多家雜誌情愛婚姻專欄作家。
    著有《性愛心流――伴侶親密溝通手札》、《試煉,只為遇你相遇》、《婚姻,最浪漫的修行》、《好男好女──幸福婚姻GPS》、《激情向左,愛情向右──幸福婚姻99招》、《牽伴不牽絆──幸福一生的30個關鍵策略》(以上為金塊文化出版)、《EQ創意──老師的感情故事》、《讓婚姻得滿分》、《親密溝通》、《擁抱優質的婚姻》、《父母如何與子女談情說理》、《感情的危機與轉機》等30餘本著作。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