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士談通膨

在萬物齊漲的時代,你如何看對風向,穩穩布局獲利

INFLATION: WHAT IT IS, WHY IT’S BAD, AND HOW TO FIX IT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173473
  • eISBN: 9786267173541
  • 字數: 74,117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世界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總編輯,近十年最震撼新作
通膨是政府正在向你徵收的「隱形稅」!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你的錢是怎麼被偷走的?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540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 電子書: NT$ 455

    ★《原則》作者達利歐最新力作,唯一中文完整版! ★在變動世界裡找到不變的「大週期」,定位現在、推測未來、預作準備 ★美中爭霸、誰上誰下?橋水基金用演算法打分數! 算出衝突2026年在台海爆發? ★比爾.蓋茲、三任美國財長、華爾街巨擘一致推薦必讀

  • 電子書: NT$ 525

    達利歐認為大多數事情都是一再反覆發生,透過研究其中規律,可以理解背後的因果關係,制訂妥善處理的原則。在本書中,他為大債危機建構出觀測、處理的原則,並分享他的模型,希望藉此減少發生危機重大債務的機率,並有助於在未來更能管理危機。

  • 電子書: NT$ 336

    全球與台灣,都正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如何看清局勢、掌握機會? 20萬專業人士都在學的財經分析課‧各企業機構爭相邀約的頂尖講師 台灣景氣預測權威孫明德最精闢、最接地氣的經濟脈絡╳金融投資解析 帶你用更靈活思維,在複雜世界做個有能力抓重點、解讀未來的人。

  • 電子書: NT$ 364

    ★《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評選年度最佳圖書 ★ 普立茲獎得主、《石油世紀》作者、白宮能源專家——丹尼爾.尤金全新力作 全球地緣政治大洗牌,誰能掌控能源,成為下一位世界霸主? 美國×俄羅斯×中國×中東,全面剖析後疫情時代的能源版圖及未來趨勢

  • 電子書: NT$ 266

    房價高漲、人才外流、產業升級不力,都跟中央銀行脫不了關係? 全面解析神祕面紗底下的中央銀行, 瞭解央行政策究竟對臺灣經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什麼樣的深遠影響。  

  • 電子書: NT$ 350

    ────最經典的行為經濟學鉅作,增量50%全新內容────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理查.塞勒 ╳ 《雜訊》共同作者 凱斯.桑思坦    

  • 出版日期:2013-07-01
    電子書: NT$ 350

    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 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 《黑天鵝效應》作者最新鉅作 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 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 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

  • 電子書: NT$ 336

    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 濃縮20餘年研究及長春藤名校授課精華。 金融不只是工具,更是思維模式。 從金融角度來看世界, 你會發現習俗、文化、婚姻、財富與投資的邏輯真相, 在資訊焦慮的年代,你就是看透一切的明白人!  

  • 電子書: NT$ 385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金融學創始人、凱斯-席勒指數共創者  羅伯‧席勒迄今最重要的著作 開啟經濟學新領域,在訊息瘋傳、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必懂的經濟新勢力!

  • 電子書: NT$ 476

      好決策通常建立在對未知與風險的認識上,但現代決策者愈來愈常以機率表達他們的評估結果,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機率與統計數字更容易使決策者誤判。本書中對各類決策進行全面分析:從國家經濟決策到個人財務規劃;從賈伯斯開發新產品,到歐巴馬下令狙擊賓拉登。

  • 詳細資訊

    世界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總編輯,近十年最震撼新作
    通膨是政府正在向你徵收的「隱形稅」!
    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你的錢是怎麼被偷走的?

      本書沒有複雜的貨幣原理,不講央行怎麼運作,
      直接告訴你這兩年全球通膨高漲的成因,
      以及過去幾十年來政府操弄通膨的方式,
      如何讓我們付出沉痛的代價!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以下說法:
      ► 2%的健康通膨有助於經濟發展。
      ► 沒有通膨的話你的薪資也不會提升。
      ► 有通膨才能促進經濟繁榮,增加就業率。

      上述這種「特意製造」一點通膨的概念,
      是多數經濟學家長久以來信仰的教條。
      政府也樂得用通膨來減輕債務壓力,
      資方則可以利用通膨壓制勞工實質薪資所得,增加營收。

      而這種走鋼索般的手段在沒碰上黑天鵝事件時,或許能相安無事;
      不過一旦發生全球性危機,如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時,
      這種「特意製造」就很容易失控,形成高通膨的培養皿。

      ★ 東西變貴、錢變薄只是通膨的結果,不能倒果為因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部分產業的勞動人口提早退休或因病死亡,
      導致勞動市場出現結構性失衡問題。
      如今後疫情時代開放後,這些勞動力缺口無法立即補足,
      造成缺工不斷,服務費用大幅上漲;
      加上美國先前為了紓困肆無忌憚地大印鈔票,更加重了貨幣的貶值。
      
      2022年的俄烏戰爭,更對著疫後經濟復甦的希望搥了一記重拳,
      國際原物料價格大幅震盪,不斷動搖著命懸一線的經濟環境。

      這場風暴不僅占據了各國新聞頭條,更影響著你我的工作、生活與錢包。
      一些觀察家甚至擔心現在正處於惡性通膨的邊緣,
      那種可怕的災難已經讓許多國家社會四分五裂了。
      這是真的嗎?如果是,我們該怎麼應對?該如何為未來做好準備?

      ★ 「通膨不平等」正在懲罰著你我!
      現任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的總編輯史蒂夫.富比士,
      因為對貨幣和經濟的洞察而廣受讚譽。
      他深憂通膨繼續高漲將造成的苦果,於是決定站出來揭露鮮為人知的事實:
      美國聯準會長期以來信奉的教條,正是導致這次通膨危機的原因。
      包括:央行可以透過人為「憑空」創造貨幣,以助長經濟繁榮,
      以及經濟穩定需要少量通膨等概念。

      但在疫情發生前,事實似乎並非如此。
      那時的通膨不到2%,所得卻同時成長飆升。
      2019年,美國家庭所得成長中位數是6.8%,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不過這段美好時光已成為過去。

      富比士直接表明,幾十年來,「特意製造通膨」一直是華府的聖諭;
      但今天的高通膨卻證明了央行被這些理論大大誤導了。
      更指出為什麼現代貨幣理論所鼓吹的印鈔風潮,可能導致社會走向災難。

      ★ 股6債4比不再安全!錢變薄時,你一定要知道的抗通膨投資思維
      價格具有僵固性,一旦上漲,就很難再回去了。
      大通膨時代已然來臨,你過去的投資方式仍然管用嗎?小心:

      ► 盲目堅守「股6債4」的比例 → 股債雙殺,買什麼都賠。
      ► 一籃子股票全是相同產業 → 存股變存骨。
      ► 無腦傻多,不管合理價位 → 身家財產隨著市場上沖下洗,頻頻蒸發。

      因應市場變局,你應該要有不同的思維;
      甚至了解到,在高通膨的時候,不要賠錢就算成功守護了資產,以及:

      ► 尋找獲利空間高的股票變得更重要。
      ► 了解投資的產業是否具「定價能力」,能否將成本轉嫁出去。
      ► 通膨會侵蝕掉固定收益,所以投資固定收益標的時需仔細斟酌。
      ► 把退休的儲蓄和非退休的投資組合分開。
    退休金進行長期投資;非退休的投資組合則可以冒一些風險。
      
    「通膨不平等」正在懲罰領固定薪資的人、儲蓄者與領退休金的人。它不僅侵蝕你的所得,又推升了生活必需品與各種服務的價格,偷偷沒收你一大部分的財產。在通膨高漲的現在,你需要了解通膨的真相,方得以看對風向,守護資產。

    好評推薦

      「富比士這本書重新啟動消失了40年的通膨經濟學,他試圖對通膨的討論另闢蹊徑,去質疑當前通膨背後的一些思維。他的這些質疑開拓了新視野,讓讀者可跳脫華爾街與財經媒體上的老套,既不要以為目前的高通膨是短暫性的,也不要以為財政刺激就真的可以填補供給短缺。這本書指出通膨問題應有的觀察角度,引導讀者直面問題,別被主流論述限制了獨立思考能力與想像力。」——吳嘉隆|總體經濟學家,時事評論家

    權威推薦

      吳嘉隆|總體經濟學家,時事評論家
      周岐原|風傳媒財經中心主任
      孫明德|台經院 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蘭德.保羅|美國參議員
      茱蒂.謝爾頓|美國前總統川普經濟顧問
      肯.布萊克威爾|美國第一政策研究所顧問
      亞瑟.拉弗|經濟學家、美國總統自由勳章獲獎人
      約翰.艾利森|加圖研究所退休總裁
      喬治.吉爾德|美國經濟學家

     
    作者簡介

    史帝夫.富比士(Steve Forbes)

      世界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總編輯,該公司為美國商業雜誌龍頭。作為廣受尊敬的經濟預言家與評論員,他主持了備受讚譽的廣播節目《未來是什麼》(What's Ahead),致力分享各種熱門議題。他同時也是暢銷書《金錢》(Money)、《資本主義將如何拯救我們》(How Capitalism Will Save Us)和《統一稅收革命》(Flat Tax Revolution)的共同作者。

    奈森.路易斯(Nathan Lewis)

      世界貨幣政策與經濟史權威人士,美國發現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研究員,文章散見於《富比士》、《金融時報》等金融雜誌。著有《神奇公式:經濟健康和繁榮的永恆祕密》(The Timeless Secret to Economic Health and Prosperity)。

    伊莉莎白.艾姆斯(Elizabeth Ames)

      著名評論家與作家,也是公共電視獲獎紀錄片《我們信任的錢》(In Money We Trust?)的聯合製片人與編劇。曾與史蒂夫.富比士(Steve Forbes)合作出版了數本書,文章散見於《福克斯新聞》(Foxnews.com)等媒體。

    譯者簡介

    呂佩憶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口語傳播碩士,領有多張金融證照,曾任財經新聞編譯、券商研究報告翻譯。譯有《無痛致富》、《亞當理論》、《技術交易系統原理》等多本商管投資書籍,以及多部歐美電影、電視影集和紀錄片。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89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