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君傳》為現存的明朝第一部豔情小說。別名《閫娛情傳》。作者署名“吳門徐昌齡”。是明代徐昌齡創作的中篇小說,是現存的明朝第一部豔情小說。卷首有甲戌“華陽散人”序,刊刻於明代中期。小說以歷史上的女皇帝武則天為主角。寫其晚年欲尋一青年為情夫,薛敖曹被薦入宮,二人相見恨晚,互生情愫,後武則天年邁慮及情人將來,忍痛送敖曹出宮,最後以敖曹遠遁成仙終。該小說文字通俗,筆法細膩,雖雜以文言辭彙,卻與話本近似。
《如意君傳》為現存的明朝第一部豔情小說。別名《閫娛情傳》。作者署名“吳門徐昌齡”。是明代徐昌齡創作的中篇小說,是現存的明朝第一部豔情小說。卷首有甲戌“華陽散人”序,刊刻於明代中期。小說以歷史上的女皇帝武則天為主角。寫其晚年欲尋一青年為情夫,薛敖曹被薦入宮,二人相見恨晚,互生情愫,後武則天年邁慮及情人將來,忍痛送敖曹出宮,最後以敖曹遠遁成仙終。該小說文字通俗,筆法細膩,雖雜以文言辭彙,卻與話本近似。
武則天做了皇帝後,找不到合意的男寵,後來找到了薛敖曹,對薛敖曹十分滿意。經過一段時間,薛敖曹對武則天也產生了感情,但始終不想憑這種關係而發跡,拒絕接受武則天想給他的高官厚祿。武則天本想傳位於侄子武三思,但薛敖曹卻極力保護武則天的兒子即後來的中宗皇帝,終於使武則天回轉意。後來,武則天因淫樂過度,身體日益衰弱,她擔心自己去世後,薛敖曹可能因和她有這種不正當的關係而被殺,所以叫他先住到侄子武承嗣家中去,如果聽到武則天去世的消息,就馬上變換姓名逃走,於是兩人悲傷泣別。但武則天休養了一段時間後,健康逐漸恢復,因思念薛敖曹,就寫了一封信和一首詩命人送去,並要把他接回皇宮。薛敖曹看了信和詩,雖然很感動,但考慮到如果再入皇宮就不可能再活著出來了,所以就在當夜偷偷逃走。武則天逝世後,其他男寵都被殺死,薛敖曹因幫過中宗皇帝的大忙,中宗很感激他,派人四處尋訪,但未能找到他。又過了幾十年,有人在成都遇到他,看起來還只是像二十歲左右的人,大家都說他已得道成仙了。
這部小說中的性愛細節描寫,對後來豔情小說影響甚大,如《金瓶梅》第十八、十九、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六十一、七十三、七十八、七十九回中的性描寫,皆仿照《如意君傳》,甚至整段抄襲。《如意君傳》對性交場面之描寫,將隱喻的含蓄和白描的直露結合在一起,將寫意與寫實融合在一起,既有對性交場面的細緻描摹,又有對情感世界的詩意揭示。武則天的深宮寂寞,薛敖曹與武則天在性交中培養起來的知己之感情,以及薛敖曹在矛盾中的抉擇,如此等等,都顯得比較真實。
小說以編年體手法,通過大量露骨的性描寫,敘述武則天與薛熬曹的故事。作品以武則天欲火熾烈,淫亂後宮,幾易面首為線索,描寫武則天飛揚跋扈,荒淫無盡和暴戾無紀。武則天先與馮小瑤、薛懷義,後與張昌宗、張易之兄弟行奸作樂,但對武氏與他人的交媾描寫著筆極少,全書以大量篇幅寫她與後得寵男薛敖曹的淫亂行為,細膩描述他們的床笫細節與男女交合的對話、動作與淫態,令人不堪入目。把年近七旬的武則天的荒淫無恥,表現得淋漓盡致。武則天將薛藏於後宮,隨時尋歡淫樂,為此,武氏寵倖嘉獎薛為如意君,並改元如意。因從未有的性滿足,使殺子滅親、肆意屠戮的狠毒婦人,居然因性生情,因情生義。武氏由於縱欲過度,日漸體衰,擔心身後薛敖曹被殺,便讓他藏於侄兒武承嗣府。薛於女皇病逝後更名潛逃。幾十年後,有人在成都見他得道成仙。“羽衣黃冠,童顏紺發,如二十計”。作者令薛如此善終,因他曾為保李唐江山盡心竭力。
《如意君傳》在性描寫上,直接受《趙飛燕傳》天宮遺事諸宮調的影響,進而又影響了《金瓶梅》等後來的性文學創作,成為範本和楷模。在入清之後的各個歷史時期內,它均被列入查禁淫書範疇,為中國性文學發展史上影響深遠的重要作品。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本網站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未成年者請勿瀏覽與購買限制級商品。(未成年之判定以當地國家法律規定之成年年齡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