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如何學會思考?
0 篇書評

電腦如何學會思考?

更新人類理解現實方式的「數位現實理論」

Thinking Like a Computer An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Reality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7/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255155
  • eISBN: 9786267255179
  • 字數: 89,345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這本書引領讀者洞悉自己心智和電腦的運作方式,不只為了回答「人類是否被機器取代?」「該如何向電腦學習思考?」這類問題,而是關於人類知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角度。本書非常適合喜歡駭客任務的讀者,必能超越心物二元論、擁有嶄新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540

    《金融時報》年度最佳商業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新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書店國際與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學、經濟史分類榜TOP1 全球唯一 繁體中文版獨家作者序,解析晶片法案後的美中台局勢發展 「如果有哪本書能讓所有人了解矽時代,並認知到這個時代的刺激與重要程度毫不亞於原子能時代,就是這本書了...

  • 電子書: NT$ 413

    《拒絕變老》是你送給父母和自己的人生禮物 只要你年過30,細胞就能看到老化的跡象。 但只要閱讀這本書,你就能知道老化原來涵蓋的範圍這麼廣、 與單純的年紀又有多大的差異。

  • 電子書: NT$ 263

    *醫學院教授化身鍵盤柯南,為網友解開各種醫學迷思 *各種食材致癌傳言、健康假新聞一一破解 *揭發維他命補充劑、酵素、益生菌、膠原蛋白等等營養補充品的世紀真相 *以輕鬆幽默的語法,為你解讀最新權威醫學期刊和論文 *更新你的營養資訊,補充醫學常識,培養網路保健謠言的終身抵抗力  

  • 電子書: NT$ 285

    不管是怎樣的傻問題、笨問題、天馬行空的爛問題, 只要學會以邏輯推理、數學推算, 加上一點點物理、化學、生物或天文知識, 所有問題,都會成了大腦開竅的好問題! 一起來想想,如果這樣,會怎樣!  

  • 特價 電子書: NT$ 249

    從搜尋引擎到社群媒體,演算法篩選成千上萬的資訊,形成了偏見,卻也造就了同溫層。 誰賦予了演算法權力,決定我們看到的一切?工程師、社群平台、意見領袖、普羅大眾? 唯有看透背後的政治運作,才能揭露網路世界的真實!

  • 出版日期:2022-05-25
    電子書: NT$ 294

     從家電到交通工具,維持現代生活與社會運轉,電力電子學可以說是必要技術!看懂電力電子學=通曉全世界!

  • 電子書: NT$ 266

    人類有多依賴化石燃料? 氣候變遷真的跟碳排放有關嗎? 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真的是未來趨勢? 如果有不傷害地球、純淨又便宜的能源,我們為什麼不用?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了解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跟必要性。

  • 電子書: NT$ 315

    全彩解剖圖,詳細解說汽車零件組裝與步驟! 以圖解方式有系統地介紹汽車的結構與原理,包含引擎、供油系統、點火系統、車用電腦、傳動系統、馬達等,除基本原理介紹,還有其發展背景及歷史,並加入電動車及混和動力車原理。 搭配作者自製的示意圖,讓您全面認識汽車結構及運作原理,學習汽車零件組裝技巧。

  • 電子書: NT$ 338

    日新月異的科技,令人嘖嘖稱奇! 尖端工程 X 娛樂百匯 X 電算科學 X 科技裝置 X 智慧家庭 從積體電路到建築工程,五大主題,幫你一次掌握最新科技!

  • 電子書: NT$ 525

    這世界太複雜,資料數據太氾濫了, 妥善運用馭繁為簡的模型,進行邏輯思考,方可避免我們掉入認知陷阱。 模型是使用數學和圖表來呈現的形式結構,能幫助我們瞭解世界。 熟習這些模型的蘊含和運用, 可以提升推理、解釋、策劃、溝通、行動、預測和探索的能力。 源自數學、科學與工程、經濟、金融投資、社...

  • 電子書: NT$ 948

    動力學是一門包含運動學和運動力學之基礎工程力學。廣泛應用在土木、機械、機電、航空、太空、生醫、輪機、營建、海洋、船舶、水利、運動科技等工程領域,並為當代先進技術,如機器人、電動車、無人機、綠色能源等相關產業發展必備的能力。 本書特色: ◆ 電影題材應用:融入生活化的電影題材,快樂學習。 ◆ 無須背誦...

  • 電子書: NT$ 315

    心臟科權威醫師和醫療記者一起化身偵探,在諸多故事中找出健康的新定義和解答。 健康意識全新突破、疾病防治與診斷的新方向,就等這份關鍵報告! 為什麼狂犬病、禽流感、狂牛症會傳染給人?

  • 電子書: NT$ 385

    過去,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甚至灣區的電腦工程師,都曾經從啟靈藥中獲得啟發,也許未來每個人也有機會從中得到遼闊心智帶來的禮物,無論是對精神疾病的療效、對靈性超脫的體驗,或者是更寬容開放的心境,波倫的導航,正是引領我們脫胎換骨的第一步。

  • 出版日期:2021-10-19
    電子書: NT$ 336

    一本從頭解說「深度學習」運作機制的入門書。

  • 詳細資訊

    洞悉電腦如何運作
    開啟人類對於現實的全新理解!

      早至萊布尼茨(Leibnitz)時代,哲學家就一直提出「該如何為人類心智與電腦建造橋梁」的問題,像是:物質與精神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電腦能像我們這樣思考和感知嗎?而創造出「會思考的機器」,一直以來都是電腦學家的目標。

      喬治.湯納(George Towner)因為實際從事設計電腦(在蘋果電腦工作多年)的工作,開啟了在知識論上的追尋,他在《電腦如何學會思考》一書中,發表了針對電腦模仿人類生命進行的三十年研究結果,透過思索解決人類知識相關的哲學問題,對於人類知識如何建構有了全新的理解。

      生命透過建構數位現實來理解存在

      湯納指出:電腦實際上是設計成像人類一樣行事,專門為了幫助我們完成人類任務而創建的。然而,和人類的生命不同之處,在於電腦的操作可以被我們詳細分析。透過瞭解並解析電腦在設計過程中,電腦工程師如何將類比世界轉換成數位現實的每一個設計決策,有意識地將人類理解現實的方式融入設計中,他得出:人類所理解的現實,根本上來說都是數位現實(此即「數位現實理論」,簡稱DR理論)。

      我們都知道電腦最擅長「類比―數位」轉換,但這一切溯其源,都來自人類理解外在世界時將現實的類比存在,經由數位化轉換的「數位現實」來完成。而這種數位現實,就是所有生物得以理解周遭一切的作法。

      比方說,所有實存的世界都是類比的存在,但無論是光線、聲音或觸覺或生命繁衍等,都是透過光子、空氣振動、電斥力,以數位形式傳遞訊息到我們的大腦中,這些數位訊號經由大腦的建構、理解和解讀後,從而獲得對於整體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可以說,所有生命對於外在世界的知識,都是來自於外建構出來的數位現實,而非類比的原始資料。

      簡而言之,生命是透過建構數位現實來理解存在,而這種數位現實建構出來的知識支撐了生命。而現實世界若沒有經過生命轉換為數位現實來理解,就無法被認知並解讀。現代電腦也是如此運作。因此,當掌握了電腦如何透過「類比―數位」轉換建構出知識體系,我們便能同時洞悉人腦和電腦這兩個系統的運作模式。

      了解電腦,就能了解人類心智運作的方式

      這個新問題帶領他在哲學、物理學和計算領域進行了一場壯舉;從類比-數位轉換(以及心智如何對早已內建到電腦的資料起作用)開始,透納將建構現實世界的三種類型方式――物理的、行為的、理想的,對應到電腦運作當中的資料處理、程式和演算法,再從這個基礎,建構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個人現實、社會形式和世界觀,帶領讀者重新審視關於我們自己、社會以及物理現實的一切知識,可以說,DR理論更新了人類知識的基礎。

      這本書引領讀者洞悉自己心智和電腦的運作方式,不只為了回答「人類是否被機器取代?」「該如何向電腦學習思考?」這類問題,而是關於人類知識提供了全新的理解角度。本書非常適合喜歡駭客任務的讀者,必能超越心物二元論、擁有嶄新看待世界的全新方式。

    作者簡介

    喬治.湯納(George Towner)

      曾在柏克萊大學學習邏輯學與哲學,後來成為凱撒基金會研究所的助理主任,從事「原始生物」(primitive organism)的生物學相關研究。當電腦革命風潮衝擊矽谷時,他開始轉向資訊科技的研究,並在蘋果公司擔任高級技術人員長達三十年。湯納在自己的獨立研究中,分析了電腦如何從早期的純數字計算機,演變成現在的智慧型數位助理。本書《電腦如何學會思考》(Thinking Like a Computer)便是基於「集合論」(set theory)而提出的一套令人折服的嶄新詮釋,可以用來解釋人和電腦如何理解現實。

    譯者簡介

    吳國慶

      中興大學外文系,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曾任Hi-Fi Choice國際中文版副總編輯、《潮人物雜誌》美劇專欄作家,現任醒吾科大商業設計系講師。譯有《天天都是自然課》、《自然界的設計力》、《我們為何吃太多?全新的食慾科學與現代節食迷思》《每具屍體都會留下痕跡:微物證據會說話,鑑識生態學家帶你進入案發現場》、《叢林: 關於地球生命與人類文明的大歷史》等書。

    媒體推薦

    專文推薦

      葛如鈞(台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洪士灝(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教授)
      苑舉正 (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像電腦一樣思考》一書所提出的觀點和論述,相當值得借鏡與玩味。

      身為一個從中學開始探究電腦世界三十餘年的思考者,目睹計算科技大幅改變人類文明與思維的過程,我很能夠理解作者的思路以及追尋的突破之道。與其死守著唯物論和唯心論,電腦的運作原理和資訊的數位化讓作者對世界的理解增添了一個維度,得以統合知識、解構現實和思索生命之道,這種勇於創新的思路,我個人相當推崇。尤其是在人工智慧大放異彩的今天,人類智慧與社會文化將如何發展,尚在未定之天,建議新時代的思考者們嘗試跨越物理、哲學、資訊的領域去理解和發展日新月異、虛實混成的新世界。

      ――洪士灝(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2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