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鳥世界:用鳥的視角俯瞰人生》用五十張各種鳥類的照片,配以簡短「復古」詩詞,描繪一個充滿微妙與奇幻的「鳥世界」,這些復古詩詞,像是被風吹過沉寂歲月的記憶碎片,讓書中的「鳥照片」瞬間變成古代文人的「花鳥畫」,而每篇都有一段作者用「鳥視角」與「人類視角」寫出對這個「鳥世界」發出無奈和嘲諷的「微散文」,而這種「微諷」帶著深刻的省思,可以引發讀者思考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以及重新反思人類如何在這個「鳥世界」找到與自己的共處之道。
獻給這個世代的探詢之書 Podcast《世代登出》共同主持人.高可芯.首部散文集 “當我焦慮於我什麼都不是, 卻也著迷於我什麼都可能是。” 可芯以誠實的書寫,對急於探索一切可能性、卻也迷失方向的自己,發出永無止盡的叩問。她著迷於年輕生命擁有的尚未定型,卻也焦慮著已經和最好的時光擦身而...
「人生」帶給他傷痕;「山」卻給了他力量 從山林起源、登山危機,寫一本與山的相處之道。 那些他吃過的虧、學會的經驗、和台灣山岳的迷人傳說與歷史故事。 從淺到深,分享給每一位登山初心者。
真正的散步者像蜿蜒的河流, 尋找著通往大海的捷徑。 找到做為人的生命平衡點 環境運動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作 發行160年紀念全新中譯本 梭羅翻閱最多的精彩講稿文章
「我知道什麼是始終如一。我知道我就是要走中醫這條路,並且堅持下去。我不相信天上掉下來的,我一直很努力,我也只相信努力。」
誠品、博客來、金石堂心理勵志類暢銷作家.阿飛 最新作品 甘於平凡,也是一種強大 想要慢下來時,就緩步前行; 想要遠離人群,就一個人生活; 人生需要留白,不必非得填滿, 只要真切地喜歡現在的自己,什麼樣的日子都不算虛度。
「一個人孤獨老去我不怕, 我害怕,到老都不知道怎麼面對孤獨。」──威廉 五十篇作為時光寶藏的散文, 書寫著一人生活的悠然自在、心沉意定。 獨挑大梁的獨角戲,結局一定很幸福。
《這個鳥世界:用鳥的視角俯瞰人生》用五十張各種鳥類的照片,配以簡短「復古」詩詞,描繪一個充滿微妙與奇幻的「鳥世界」,這些復古詩詞,像是被風吹過沉寂歲月的記憶碎片,讓書中的「鳥照片」瞬間變成古代文人的「花鳥畫」,而每篇都有一段作者用「鳥視角」與「人類視角」寫出對這個「鳥世界」發出無奈和嘲諷的「微散文」,而這種「微諷」帶著深刻的省思,可以引發讀者思考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以及重新反思人類如何在這個「鳥世界」找到與自己的共處之道。
作者序
那些追鳥和拍鳥的鳥日子
有人說:「用鳥的視角俯瞰人生,才會知道人類有多渺小。」但當我開始追鳥、拍鳥之後,我就經常在想,如果我是鳥類,在空中俯瞰人類,真的也會覺得人類渺小嗎?
我的背景與生物或是生態並無關係,但是,在理論上,絕大多數的人也不懂得以上兩個領域,這個道理與電影導演八成都不是讀電影出身的很類似。我之所以喜歡鳥,其實與我的童年有關,鄉下長大的人總是對於自然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孺慕心理,倒不是說城市的人們缺乏對於自然的喜愛,而是說鄉下的孩子本來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我其實也不止喜歡鳥類,例如我也喜歡爬蟲類與哺乳類,但是後兩者卻並非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觀察得到的對象,我曾在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偶遇了鴨嘴獸,也曾在歐陸及英國還有日本等地與狐狸不期而遇,偶爾在臺灣的山林間還能聽到山羌的呼喊,但這畢竟就像是吉光片羽一般。至於鳥類?極端而言,懂得門道幾乎都不會空手而歸 —— 當然,敗興的機率依舊存在,所以「人品好」這三字箴言是許多愛鳥及拍鳥人士的遁詞。我生性懶散,因此也不時興追鳥,約莫是有空就到防風林內、鹽田、濕地、山間悠閒地晃蕩,偶爾就會有鳥肯賞光,這大概就是拍鳥與賞鳥的樂趣吧!
有人說:「用鳥的視角俯瞰人生,才會知道人類有多渺小。」但當我開始追鳥、拍鳥之後,我就經常在想,如果我是鳥類,在空中俯瞰人類,真的也會覺得人類渺小嗎?
科技儘管昌明,但是關於鳥的一些謎團卻依舊可能未解,例如候鳥如何準確地找到過去的棲地?同一塊田地,同一座滯洪池,分毫不差,比起鳥類,人類的衛星定位卻是這個世紀才普遍的科技,而且還不見得比鳥的大腦牢靠,又例如當上萬隻候鳥齊飛時,他們如何做到彼此不至於發生碰撞?如果換作人類,那麼結果將會完全不同。說到關於棲地這個議題,我個人堅決反對屋頂以外的光電板,當貪婪的政客可以為所欲為時,人類才真的是烏合之眾 —— 烏鴉遠比人類懂得生態平衡的道理。
光明戰士 (Akira 1988 大友克洋) 是一部經典動畫,片中有一個說法很有意思—— 人類的基因中殘留著變形蟲時代的部分,只不過人類自己忘了。鳥類的演化過程中儘管沒有達到人類一般的位子,但鳥類也盤據在食物鏈的最高端,因此也才有「今日鳥類,明日人類」的說法,歷史上的鳥類也大量出現在人類的文化裡,比起爬蟲類、昆蟲類或是哺乳類,鳥類更具備某種「人性」。
我當然也知道這本拙作就出版而言具有「冒進」的特色,然而,詭異的是這方式其實又非常「復古」,我只是將古代文人畫的傳統藉由現代科技展現罷了,我同時也認為自強不息的前進,其實脫離不了厚德載物的根基。在臺灣,拍鳥的人口遠高於賞鳥人口,在數位化的今日要成為一個專業的生態攝影家已經不似過去那般艱難,如果這本拙作造成一種美學思考方式的辯證,那麼,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