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專家&學前閱讀推廣人葉嘉青親自帶路,從閱讀胎教⮕0~3歲寶寶⮕3~6歲幼兒,適齡適性的早期閱讀指引 & 200+繪本的深度賞析運用,讓你與孩子在親子共讀的道路上,一起享受閱讀繪本的樂趣!
幼兒教育專家&學前閱讀推廣人葉嘉青親自帶路,
從閱讀胎教⮕0~3歲寶寶⮕3~6歲幼兒,
適齡適性的早期閱讀指引 & 200+繪本的深度賞析運用,
讓你與孩子在親子共讀的道路上,一起享受閱讀繪本的樂趣!
親子共讀,從孕期就能開始?
有哪些步驟與策略,可以幫助大人在茫茫書海中挑出適合幼兒的繪本?
我花好多時間準備共讀,但寶貝才聽沒幾分鐘就不耐煩,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總是要求我念同一本繪本,這是正常的嗎?
從懷孕期間到幼小銜接,有什麼各階段共讀必須留意的策略與技巧?
針對特殊需求孩子,可以尋找哪些資源?
希望從經典繪本中帶領孩子進入美好閱讀世界,能從哪些大師的作品起步?
身為幼兒照顧者、陪伴者或教育教養者的你,是否也有著上述類似的棘手困擾?
就讓多年來串連醫療、幼教與公益,推廣幼兒閱讀超過25年的嘉青老師,
從「分齡閱讀」到「多元閱讀」,橫跨「認知能力」與「非認知能力」領域,
以幼兒發展為切點,將生澀學術研究轉化為第一線親師能立即上手的務實方法,
陪伴你踏入美好的親子共讀之旅!
長年來持續受邀擔任眾多童書獎項評審與策展工作,
也以譯者身分,將國外優質繪本引介到國內的嘉青老師,
是國內推動學前閱讀的重要推手。
外探各國繪本發展趨勢之餘,近年更與公部門攜手,將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向下扎根,
不僅透過繪本連結SDGs概念,在幼兒心中種下「環境永續、世界共好」的火苗,
也特別注意到到視障、聽障等特殊族群孩子需求,
在書中引介兼具文字與點字的「雙視繪本」、有聲書繪本和手語電子繪本,
期待幫助特殊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模式,開啟探索世界的大門。
嘉青老師信手拈來,一本又一本,示範如何將繪本運用於親子互動中:
◎當拿到沒有文字只有圖像的繪本《7號夢工廠》《一朵小雲》時,
大人如何引導孩子說出無字書裡面的「畫中有話」?
◎當孩子情緒詞彙缺乏,不斷吶喊「我好生氣、你好討厭」時,
《菲力的17種情緒》如何讓孩子學習區辨自身感受,了解自己到底是怎麼了?
◎當面對努力成果不如預期、內心沮喪的孩子,
我們可以如何運用《短耳兔》系列故事,隨著主角與情節支持孩子的自信與正向行為?
在《親子共讀起步走:經典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中,
嘉青老師搜羅包含本土原創與美、英、日、波蘭等各國精彩繪本超過200本,
不僅涵蓋了不同年齡階段與銜接期的共讀素材與技巧,
在「共讀小診間」單元,還彙整親師共讀時最常詢問的疑難雜症為你解惑,
更安排超過20個延伸閱讀活動、學習單,幫助孩子體會閱讀的多元與豐富。
誠如嘉青老師所說:
「引領孩子進入繪本的世界,就像領航者手把手的帶著孩子進入多元且千變萬化的佳美之地。一旦孩子找到了悠遊書海的方法與體會到探索其間的美好,將會主動且持續的沉浸在閱讀的習慣中而終身受益。」
把孩子抱在膝上,從依偎著共翻一本書的美好,到讓孩子自己拿起繪本樂在其中,
就從《親子共讀起步走》這本書開始,串連你與孩子最美好的家庭記憶!
~~本書所有版稅捐贈台灣世界展望會~~
★本書亮點★
★根據幼兒發展階段,循序漸進、分齡推薦適合共讀的國內外經典繪本
依照孩子的心智與能力發展,兼顧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成長需求。
★以繪本為原點,多元題材 × 寓教於樂 × 啟發思考的親子互動,輕鬆上手
22個延伸閱讀與活動學習單,引導孩子提問與互動,讓親子共讀成為累積情感連結的養分。
★穿插「閱讀小診間」單元,解答親子共讀的疑難雜症
傳授多年推展共讀心法與祕訣,為父母師長最常碰到的共讀卡關點解惑。
★結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讓繪本成為討論世界共好的最佳媒材
回應全球都關注的永續議題。透過繪本在孩子心中種下讓世界更美好的想望。
★深度賞析6位世界繪本大師,在孩子心中撒下文學種子
精選美、英、日、波蘭等國際大師作品,引領孩子進入繪本文學殿堂。
作者介紹
葉嘉青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碩士。目前在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幼兒文學及幼教相關課程,擔任教育部嬰幼兒閱讀推廣計畫評審暨輔導委員、教育部永續發展教育圖書資料評選暨閱讀推廣計畫總召暨諮詢委員、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顧問總監、臺灣閱讀協會常務理事等。常受邀擔任童書獎評審,曾參與金鼎獎、文化部中小學生課外優良讀物、信誼、豐子愷圖畫書獎等評審與策展工作,亦曾擔任幼兒園、親子館評鑑及輔導委員,兒科護理師,兒童電視及廣播節目顧問。
因深感早期閱讀的重要,除參與研究與教學推廣活動,也撰寫與編譯相關作品:《從搖籃曲到幼兒文學:零歲到三歲的孩子與故事》、《兒童文學的啟發式教學-運用圖畫書引導提問》、《兒童文學在幼兒園中的運用:發展孩子的閱讀理解力與興趣》、《兒童文學與寫作教學——五歲到十二歲孩子的寫作指南》、《繪本賞析與閱讀指導》、《因材施教——光譜計畫的經驗》等。
樂讀推薦
Celine|「語言治療師私藏書單」版主
宋珮|圖像藝術研究者
周育如|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張淑瓊|童書推廣人
張鑑如|臺灣師範大學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教授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宥達|台灣展臂閱讀協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陳昭珍|中原大學講座教授兼張靜愚紀念圖書館館長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黃瑽寧|馬階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推薦文1
帶你感受繪本之美,享受每一個共讀時光!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與葉嘉青老師相識多年,她在兒童教育領域的造詣和熱忱,始終是我學習和尊敬的對象。這緣份讓我今天有這個榮幸,來推薦她的新作《親子共讀起步走》。
《親子共讀起步走》是2018年作品《繪本小學堂》的修訂新版,書中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閱讀需求進行了細膩的劃分,從0至6歲的幼兒,每個階段都有適合的閱讀材料和共讀方式。葉老師運用她豐富的教育經驗,為父母和教師提供了實用的指南,幫助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環境中,更輕鬆且有效的陪伴孩子閱讀與學習。
本書除了第一部分「分齡閱讀篇」之外,「多元閱讀篇」更是一大亮點。它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培養孩子的全方位能力,包括認知、情感、美學和社交能力。第三部分「讓孩子與世界繪本大師相遇」,更是透過與世界著名繪本作者的作品與背景介紹,讓孩子體驗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從而擴展他們的視野。
《親子共讀起步走》不僅是一本教育書籍,它是一座通往豐富閱讀世界的橋樑。希望大家都能從中感受到繪本之美,並更加享受未來的每一個共讀時光!
推薦文2
「親子共讀」是家長最值得的投資
Celine(「語言治療師私藏書單」版主)
「親子共讀」是家長最值得的投資,雖然跟0~2歲幼兒共讀,也許會因為孩子的反應跟回饋較少,常讓家長的熱情稍微冷卻。但隨著共讀時間的增加,在孩子2~3歲時,就可以看到孩子語言能力有明顯的增長;繼續和孩子共讀,可以感受孩子的詞彙量、句型變化跟概念變得更為豐富。
親子共讀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也能增進孩子的讀寫發展、情緒認知、抽象理解跟想像力,更是累積親子關係存摺好方法,我們和孩子共讀時,通常是愉悅且親密的,和孩子一起分享書本,讓我們在無壓力的情境下分享彼此的觀點跟經驗,也會一起天馬行空的討論書本的內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成為父母之後,看到自己小時候看過的繪本,特別有親切感,和孩子共讀時,也有更多的分享跟享受,這就是親子共讀的力量。也是將父母對我們的愛,傳承、延續給我們的孩子。
這本《親子共讀起步走:經典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僅為家長解惑不同年齡層在閱讀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擾,也提供了選書的方向,選對合適的書本,可以讓家長跟孩子共讀時有更多討論跟互動的空間。也從培養認知跟非認知能力的方向,為家長分類書本,讓家長對於繪本有更深入的了解跟運用。繪本能傳遞的訊息相當多元,共讀可以是單純的享受繪本的故事,也可以帶給孩子額外的教學,透過葉嘉青老師的介紹跟引導,我們能更深入的運用每一本繪本,包含了和孩子談論分離焦慮、適應環境、審美能力、培養幽默感,以及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跟看圖說故事的能力。老師更提供了多種延伸活動,讓家長徹底地運用繪本,讓繪本的功用發揮到最大。
如果能在共讀過後,讓孩子利用操作、創造、遊戲或寫作的方式,來延伸或討論繪本理想傳遞的訊息或概念,可以在多感官的刺激下,對於這些概念有更深入及更強化的連結,也是現今流行的「玩中學」的概念。透過遊戲或創作,孩子會在過程中再現這些故事的內容,他會用自己的方式重組或編排故事,用孩子自己理解的方式再重新演繹繪本的內容,這些活動能整合孩子的認知、語言跟操作,讓孩子與各種繪本產生屬於自己的連結。
推薦文3
一起讀、一起玩,給予孩子全人發展的養分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底蘊、累積、熱情與使命」,讀完嘉青老師為0~6歲孩子撰寫的共讀寶典,腦中出現這幾個關鍵字。厚實的學術底蘊加上持續的實務累積,匯集出對兒童閱讀滿腔熱情,因為深知閱讀對人一生的無窮影響,所以推動閱讀成為不遺餘力的使命。
回想起初次認識嘉青老師,是接觸她的譯作《從搖籃曲到幼兒文學:零歲到三歲的孩子與故事》。那是2011年,我正在研究所搜集0~3歲嬰幼兒閱讀的文獻,當時這本書給我極大的幫助。研究期間,我也追了幾場嘉青老師在圖書館的親子共讀講座,對於老師以分齡的各領域兒童發展為切點,推薦適合的繪本,並示範如何與小寶寶進行共讀,深覺非常實用,能將艱澀的學術研究,化繁為簡,結合實作,心中對嘉青老師更多了崇拜之情。
0-6歲是閱讀最關鍵的養成期,也是各領域發展最重要的奠基期。即便許多家長、幼教從業人員知道閱讀對幼兒很重要,但實際上該如何進行?如何深化?卻是一大挑戰。嘉青老師的著作《親子共讀起步走: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彙整豐富的研究論述,從親師最迫切需要的「分齡閱讀」著手,了解閱讀對孩子的好處,提供適齡的共讀方式與選書原則,也回答親師經常遇到的共讀問題。有了整體性的共讀概念後,進入「多元閱讀」的繁花之地。這部分直接以多元題材的繪本舉例,精闢地剖析繪本精髓,提供循序漸進的帶讀方式,並對應幼兒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培養,提供親師有廣度、深度的共讀引導策略。
最後挑選六位「世界繪本大師」的作品,系統性的介紹不同創作者的作品特色與風格,更貼心的建議共讀時可以進行的活動,一方面給了親師陪伴孩子如何進行作家研究的示範,一方面也提供滿滿的創意共讀活動點子。帶讀的成人完全可以依照書中的提問與活動,輕輕鬆鬆和孩子享受共讀的樂趣,在一起讀、一起玩的過程,自然而然給予孩子全人發展的養份。
在本書出版前,有幸搶先一步拜讀內容,給了目前正在陪伴嬰幼兒共讀的新手媽媽我,充沛的能量,更堅定持續親子共讀的每一天。對於這樣一本融合學術理論與實務操作的共讀寶典,我誠摯推薦給所有有興趣陪伴孩子共讀的成人,更希望更多孩子因此受惠,有機會浸淫在共讀的幸福時光。
推薦文4
培養早期素養能力,就從共讀開始!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但都希望孩子養得好。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建議孩子在入學前具備六項早期素養能力,有助於未來讀寫能力的成功。如何幫助孩子發展這些能力,就要靠父母從小和孩子共讀書籍。
嘉青老師長期參與嬰幼兒好書評選、閱讀素養教學,並輔導公共圖書館人員推廣嬰幼兒早期閱讀素養。除此之外,藉由出版新書,告訴父母如何幫0~3,3~6歲的孩子選擇繪本,進行親子共讀;如何透過閱讀啟發孩子的認知能力,並培養溝通力、情緒力、洞察力、美感力、包容力、幽默感、永續力⋯⋯等非認知能力。
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好書,不僅適合推薦給嬰幼兒家長,也值得圖書館、幼兒園及嬰幼兒閱讀推廣團體參考運用。
推薦文5
用繪本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與良好品格
陳昭珍(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總召集人)
父母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甚麼呢?我覺得是良好的習慣與品格。習慣與品格終生影響孩子,好習慣與好品格會保守他們的心,而一生的果效就是由心發出。
培養習慣與品格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與其不停的要求與嘮叨,不如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讓他們從故事、從圖畫、從文字、從父母親溫暖的聲音中,自自然然的認識自己並了解這個世界。
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繪本的家長,嘉青老師這本《親子共讀起步走:經典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是最好的指引,以我個人的育兒及陪孫經驗,我敢保證,閱讀好繪本,會讓你們成為好父母,也會讓閱讀成為孩子一生的心靈雞湯。
推薦文6
輕鬆掌握共讀精髓的參考指引
陳宥達(台灣展臂閱讀協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這本書匯集了葉老師多年來在醫療、幼教、公益等領域的經驗,深入研究了兒童早期閱讀的精髓,包括各年齡段的親子共讀和經典繪本。
改版後,書中引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內容,如共讀小診間、跨世代的老幼共讀,並闡述了閱讀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關聯。葉老師深入探討兒童閱讀行為,提供育兒Q&A指引,以及繪本賞析教導如何選擇優質書籍。
這本書特別適合新手家長,幫助他們輕鬆掌握共讀技巧,為那些希望透過多元閱讀陪伴孩子歡樂成長的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親子共讀」是家長最值得的投資
Celine(「語言治療師私藏書單」版主)
「親子共讀」是家長最值得的投資,雖然跟0~2歲幼兒共讀,也許會因為孩子的反應跟回饋較少,常讓家長的熱情稍微冷卻。但隨著共讀時間的增加,在孩子2~3歲時,就可以看到孩子語言能力有明顯的增長;繼續和孩子共讀,可以感受孩子的詞彙量、句型變化跟概念變得更為豐富。
親子共讀不僅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也能增進孩子的讀寫發展、情緒認知、抽象理解跟想像力,更是累積親子關係存摺好方法,我們和孩子共讀時,通常是愉悅且親密的,和孩子一起分享書本,讓我們在無壓力的情境下分享彼此的觀點跟經驗,也會一起天馬行空的討論書本的內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成為父母之後,看到自己小時候看過的繪本,特別有親切感,和孩子共讀時,也有更多的分享跟享受,這就是親子共讀的力量。也是將父母對我們的愛,傳承、延續給我們的孩子。
這本《親子共讀起步走:經典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僅為家長解惑不同年齡層在閱讀上可能會遇到什麼困擾,也提供了選書的方向,選對合適的書本,可以讓家長跟孩子共讀時有更多討論跟互動的空間。也從培養認知跟非認知能力的方向,為家長分類書本,讓家長對於繪本有更深入的了解跟運用。繪本能傳遞的訊息相當多元,共讀可以是單純的享受繪本的故事,也可以帶給孩子額外的教學,透過葉嘉青老師的介紹跟引導,我們能更深入的運用每一本繪本,包含了和孩子談論分離焦慮、適應環境、審美能力、培養幽默感,以及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跟看圖說故事的能力。老師更提供了多種延伸活動,讓家長徹底地運用繪本,讓繪本的功用發揮到最大。
如果能在共讀過後,讓孩子利用操作、創造、遊戲或寫作的方式,來延伸或討論繪本理想傳遞的訊息或概念,可以在多感官的刺激下,對於這些概念有更深入及更強化的連結,也是現今流行的「玩中學」的概念。透過遊戲或創作,孩子會在過程中再現這些故事的內容,他會用自己的方式重組或編排故事,用孩子自己理解的方式再重新演繹繪本的內容,這些活動能整合孩子的認知、語言跟操作,讓孩子與各種繪本產生屬於自己的連結。
【推薦文3】
一起讀、一起玩,給予孩子全人發展的養分
盧方方(後青春繪本館主編)
「底蘊、累積、熱情與使命」,讀完嘉青老師為0~6歲孩子撰寫的共讀寶典,腦中出現這幾個關鍵字。厚實的學術底蘊加上持續的實務累積,匯集出對兒童閱讀滿腔熱情,因為深知閱讀對人一生的無窮影響,所以推動閱讀成為不遺餘力的使命。
回想起初次認識嘉青老師,是接觸她的譯作《從搖籃曲到幼兒文學:零歲到三歲的孩子與故事》。那是2011年,我正在研究所搜集0~3歲嬰幼兒閱讀的文獻,當時這本書給我極大的幫助。研究期間,我也追了幾場嘉青老師在圖書館的親子共讀講座,對於老師以分齡的各領域兒童發展為切點,推薦適合的繪本,並示範如何與小寶寶進行共讀,深覺非常實用,能將艱澀的學術研究,化繁為簡,結合實作,心中對嘉青老師更多了崇拜之情。
0-6歲是閱讀最關鍵的養成期,也是各領域發展最重要的奠基期。即便許多家長、幼教從業人員知道閱讀對幼兒很重要,但實際上該如何進行?如何深化?卻是一大挑戰。嘉青老師的著作《親子共讀起步走: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彙整豐富的研究論述,從親師最迫切需要的「分齡閱讀」著手,了解閱讀對孩子的好處,提供適齡的共讀方式與選書原則,也回答親師經常遇到的共讀問題。有了整體性的共讀概念後,進入「多元閱讀」的繁花之地。這部分直接以多元題材的繪本舉例,精闢地剖析繪本精髓,提供循序漸進的帶讀方式,並對應幼兒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培養,提供親師有廣度、深度的共讀引導策略。
最後挑選六位「世界繪本大師」的作品,系統性的介紹不同創作者的作品特色與風格,更貼心的建議共讀時可以進行的活動,一方面給了親師陪伴孩子如何進行作家研究的示範,一方面也提供滿滿的創意共讀活動點子。帶讀的成人完全可以依照書中的提問與活動,輕輕鬆鬆和孩子享受共讀的樂趣,在一起讀、一起玩的過程,自然而然給予孩子全人發展的養份。
在本書出版前,有幸搶先一步拜讀內容,給了目前正在陪伴嬰幼兒共讀的新手媽媽我,充沛的能量,更堅定持續親子共讀的每一天。對於這樣一本融合學術理論與實務操作的共讀寶典,我誠摯推薦給所有有興趣陪伴孩子共讀的成人,更希望更多孩子因此受惠,有機會浸淫在共讀的幸福時光。
【推薦文4】
培養早期素養能力,就從共讀開始!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但都希望孩子養得好。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建議孩子在入學前具備六項早期素養能力,有助於未來讀寫能力的成功。如何幫助孩子發展這些能力,就要靠父母從小和孩子共讀書籍。
嘉青老師長期參與嬰幼兒好書評選、閱讀素養教學,並輔導公共圖書館人員推廣嬰幼兒早期閱讀素養。除此之外,藉由出版新書,告訴父母如何幫0~3,3~6歲的孩子選擇繪本,進行親子共讀;如何透過閱讀啟發孩子的認知能力,並培養溝通力、情緒力、洞察力、美感力、包容力、幽默感、永續力⋯⋯等非認知能力。
這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好書,不僅適合推薦給嬰幼兒家長,也值得圖書館、幼兒園及嬰幼兒閱讀推廣團體參考運用。
【推薦文5】
用繪本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與良好品格
陳昭珍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總召集人)
父母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甚麼呢?我覺得是良好的習慣與品格。習慣與品格終生影響孩子,好習慣與好品格會保守他們的心,而一生的果效就是由心發出。
培養習慣與品格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與其不停的要求與嘮叨,不如與孩子一起閱讀繪本,讓他們從故事、從圖畫、從文字、從父母親溫暖的聲音中,自自然然的認識自己並了解這個世界。
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繪本的家長,嘉青老師這本《親子共讀起步走:經典繪本200+,從零歲開始讓孩子愛上閱讀》是最好的指引。以我個人的育兒及陪孫經驗,我敢保證,閱讀好繪本,會讓你們成為好父母,也會讓閱讀成為孩子一生的心靈雞湯。
【推薦文6】
輕鬆掌握共讀精髓的參考指引
陳宥達(台灣展臂閱讀協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這本書匯集了葉老師多年來在醫療、幼教、公益等領域的經驗,深入研究了兒童早期閱讀的精髓,包括各年齡段的親子共讀和經典繪本。
改版後,書中引入了許多令人期待的內容,如共讀小診間、跨世代的老幼共讀,並闡述了閱讀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關聯。葉老師深入探討兒童閱讀行為,提供育兒Q&A指引,以及繪本賞析教導如何選擇優質書籍。
這本書特別適合新手家長,幫助他們輕鬆掌握共讀技巧,為那些希望透過多元閱讀陪伴孩子歡樂成長的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