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柏楊全集第二冊,屬散文卷雜文類,收錄柏楊先生雜文作品《聖人集》、《鳳凰集》、《紅袖集》、《立正集》。
本書為柏楊全集第二冊,屬散文卷雜文類,收錄柏楊先生雜文作品《聖人集》、《鳳凰集》、《紅袖集》、《立正集》。
《聖人集》共三十五篇。本書主要論述中國人性及官場生態。柏楊面對陰暗的人性, 針對醜陋、卑劣, 發而為文。有說中國人「習慣不佳」者, 譬如當眾「脫鞋露腳」, 或是大聲喧嘩、旁若無人,一種「綠油褲心理」,對於現代人頗具警惕之效。
《鳳凰集》共三十五篇。本書主要敘述兩大冤案及作者在《梁祝》上演之後的觀感。「兩大冤案」指日本的吉田石松獄案和法國的屈里弗斯冤獄。作者詳細描述兩案經過,在其中,政府官員自以為「政府就是對的」心態,犧牲了清白的良心,作者特別指出正義是不可違背的;還有為蒙冤者申訴的人士,其高尚的勇氣與不畏強權的精神值得我們借鏡。
《紅袖集》一書共三十二篇,為柏楊回應讀者來函所提有關愛情、婚姻諸多疑難雜症而寫的,全書主題從離婚的是非、父母反對兒女交往對象的對策,乃至女人難解、門當戶對的觀念、怕老、嫉妒、老處女等,大體來說不脫男女範疇,因而以「紅袖」為名,在內容上顯然是《玉雕集》《堡壘集》的延續。
《立正集》共五十一篇,柏楊自己說書名與內容「風馬牛不相及」,主要談的是新觀念,當然,也談舊觀念不易砍除,以書中討論甚多的「節育」為例,即可見反對人士對新事物的各種質疑。九0年代末再讀本集文字,暗自慶幸社會趨於多元開放之餘,正可檢討我們在反對新事物之時,是否未曾深入思考其究竟屬於需要或荒謬?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