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信仰常常宣稱耶穌是行神蹟(原文原意是「記號」)的主。符類福音書從來不用「神蹟」來形容耶穌所行的異能,反而約翰福音卻刻意用「神蹟」來如此描述。把約翰福音記載的神蹟看成「記號」,是希望讀者的眼光不停留在耶穌施行的異能上,而是這些記號所能指向的意義:即透過某事物或某場景,向我們傳遞一個在事物或場景以外的感知或領悟。
本書是以約翰福音裡的十一個神蹟為主題,撰寫而成的讀經指引。指引的問題是按群體讀經之「分、比、問、想」(分段、比較、提問、想像 / 默想)的進路設計。
傳統信仰常常宣稱耶穌是行神蹟(原文原意是「記號」)的主。符類福音書從來不用「神蹟」來形容耶穌所行的異能,反而約翰福音卻刻意用「神蹟」來如此描述。把約翰福音記載的神蹟看成「記號」,是希望讀者的眼光不停留在耶穌施行的異能上,而是這些記號所能指向的意義:即透過某事物或某場景,向我們傳遞一個在事物或場景以外的感知或領悟。
本書是以約翰福音裡的十一個神蹟為主題,撰寫而成的讀經指引。指引的問題是按群體讀經之「分、比、問、想」(分段、比較、提問、想像 / 默想)的進路設計。期望讀者在讀經過程中,不要太快去歸結經文帶出甚麼教訓和信息,而是進入整個敍事,並安靜聆聽聖靈透過經文種種聲音對我們的言說,也要聆聽我們內心的回響。
從記號開始——盼望聖靈作工,通過這些記號引領我們前行,並體會基督本身,亦體會恩典的基督在各人的人生旅途上同行。
作者簡介
何翰庭
畢業於浸會學院物理系,往泰北宣教,後於中國神學研究院修讀道學碩士。神學畢業後,加入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期間任大專部主任、訓練部主任及訓練中心主任。其後,曾擔任以馬内利使徒會的堂主任。具豐富的群體讀經經驗,對象包括學生和畢業生等;亦曾多年在不同教會和場合訓練信徒讀經。與讀經相關的著作,包括《人讀經讀人:後現代讀經的探索》、《聖經難解不難讀:「分比問想」的讀經進路》、《道聽同說——一個群體讀經芻議》。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