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下的國軍游擊隊:反共救國軍(下)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冷戰下的國軍游擊隊:反共救國軍(下)

  • 出版日期: 2024/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1.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370735
  • ISBN: 9786267370759
  • 字數: 113,705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8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
1949年底,中央政府遷臺。1950年5月海南島失守,6月底韓戰爆發。
這時候的中華民國政府,除了臺灣、澎湖以外,還有福建沿海的金馬地區,浙江外海的大陳列島,以及中緬邊境的「孤軍」。
韓戰之後美國協防臺灣,一方面保衛臺灣不受攻擊,另一方面也不讓政府反攻大陸。因此,在反攻前線,也是防守第一線的,就是金馬、大陳、中緬邊境的軍事力量。

詳細資訊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
1949年底,中央政府遷臺。1950年5月海南島失守,6月底韓戰爆發。
這時候的中華民國政府,除了臺灣、澎湖以外,還有福建沿海的金馬地區,浙江外海的大陳列島,以及中緬邊境的「孤軍」。
韓戰之後美國協防臺灣,一方面保衛臺灣不受攻擊,另一方面也不讓政府反攻大陸。因此,在反攻前線,也是防守第一線的,就是金馬、大陳、中緬邊境的軍事力量。
國共兩軍雙方來來往往,共軍攻擊大膽島失敗,國軍則在南日島、湄洲島、東山島等地發動反攻的試探。翻拍成電影的小說《異域》,更讓大家耳熟能詳滇緬孤軍的故事。到了1955年1月,一江山戰役國軍失利,隨後大陳撤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國軍基本上再也沒有反攻大陸,江浙反共救國軍縮編成東引的戍守單位,福建反共救國軍則持續擔任烏坵的守備單位。
這些國軍部隊與游擊隊,在美國中央情報局以西方公司名義協助下進行整訓。如果將反共救國軍成立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與這時的東亞局勢,放到冷戰的脈絡底下,或許不難看出美國從軍事與外交等方面,既合作──需要國軍牽制共產勢力,又掣肘──不希望國軍真正發動反攻,中華民國臺灣所處的關鍵地位,與兩難局面。
讀者另可參考:胡為真,《國運的轉危為安:再探民國政府遷臺初期的軍事與外交(1949-1956)》,回顧檢視在那艱難的時代中,政府的反共救國軍游擊隊和陸海空軍軍人,以及各級外交人員,為著保衛國家安全、促進國家利益而殫精竭慮,從大陸上的慘痛失敗轉而在臺灣復興的關鍵過程。


編者簡介

林桶法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審委員。研究專長為中國近現代史、國共內戰、檔案與口述、台灣近現代史、抗日戰爭。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