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顏色的女孩
0 篇書評

聽見顏色的女孩

Out of My Mind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2/06/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3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417348
  • ISBN: 9789866104138
  • 字數: 97,145
紙本書定價:NT$ 280
電子書定價:NT$ 280
電子書售價:NT$ 221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六度赴白宮受獎美國優良教師獎得主最新力作
■中國時報「開卷」、國語日報「星期天書坊」介紹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丁亞雯等各界人士感動推薦
■《深夜小狗神祕習題》怪才少女+ 《潛水鐘與蝴蝶》真摯動人
■河濱街教育學院「最佳童書獎」、兒童文學大會「最受矚目好書獎」

每個人都不完美。
我很慶幸我不完美的地方是肢體,而不是心靈。

詳細資訊

■六度赴白宮受獎美國優良教師獎得主最新力作
■中國時報「開卷」、國語日報「星期天書坊」介紹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丁亞雯等各界人士感動推薦
■《深夜小狗神祕習題》怪才少女+ 《潛水鐘與蝴蝶》真摯動人
■河濱街教育學院「最佳童書獎」、兒童文學大會「最受矚目好書獎」

每個人都不完美。
我很慶幸我不完美的地方是肢體,而不是心靈。

11歲女孩玫樂娣天資聰穎,文字和音樂對她而言有無法抗拒的魔力。她比同齡的孩子懂得更多、更優秀。可惜的是,她的聰明才智都被卡在腦袋裡,沒有人能與她分享。因為她罹患了腦性麻痺──她無法走路,也無法說話。

旁人看到的,只是一個坐在輪椅上手腳亂踢、口水滴溼前襟、不停發出刺耳尖叫的小女孩,極少人能看透外表,注意到她豐富的內在。有時她覺得自己就像一隻生活在魚缸裡的金魚,終日困在牢不可破的玻璃牢籠裡。她多想掙脫無法行動、無法言語的身軀,讓心的翅膀自由翱翔!

媽媽堅持讓玫樂娣上一般小學,玫樂娣在特殊教育班裡認識了唐氏症的眉俐雅、自閉症的葛洛禮亞、過動兒威利……她真心喜歡這群同學,外界對待他們的態度卻總是恐懼和誤解。尤其在「融合課程」(特教班學生和普通學生一起上課)開始後,玫樂娣更加體會到老師及普通班孩子對他們的害怕和排斥。

一天,學校宣布即將進行全校「小天才競賽」的校內甄選。獲勝的隊伍不但能代表學校參加全州的比賽,晉級後更能坐飛機去華盛頓參加Live實況轉播的全國性決賽!所有同學都躍躍欲試,參加初選,包括玫樂娣在內。但多數人對她的參賽嗤之以鼻、不屑一顧。沒想到,玫樂娣竟得到全校最高分!懷抱著希望的玫樂娣覺得自己終於被認同了,但現實的發展卻不是她所預期的那樣……。

玫樂娣的異想語錄
■ 「我不能說話,不能走路;我不能自己吃飯或上廁所。有夠遜。」
■ 「我猜我是一次一點點地發現,自己與一般人不一樣。因為我從來沒有思考或記憶方面的困難,所以當我發現自己做不來很多事時,真是嚇壞了,而且,氣得很。」
■ 「我彷彿住在一個沒有門、沒有鑰匙的洞穴裡,我無法教人家怎麼救我出去。」
■ 「除了我自己,沒有人知道這些知識全在我腦袋裡。連媽媽也不曉得,即使她擁有『媽媽的直覺』,知道我了解很多東西。但她仍然所知有限。沒人知曉,沒人。這讓我快抓狂了。」
■ 「我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你怎麼了?』人們通常想知道我是不是生病、會不會痛,以及這情況有沒有藥醫。我準備了兩套答案――一套冗長但保持禮貌,另一套則是反唇相譏。對那些真誠關心我的人,我讓語言機替我說出:『我的症狀叫做痙攣性雙側四肢麻痹症,一般簡稱腦性麻痹。這種病限制了我的肢體,但並沒影響我的心智。』我覺得最後一句很酷。
至於對付那些不友善的人,我會說:『你看得到我的不完美,看得到自己的嗎?』」

作者介紹

莎倫.德蕾珀
(Sharon M. Draper)
創作豐富,曾獲約翰史戴普創作新秀獎
(John Steptoe New Talent Award )、美國圖書館協會最佳青少年圖書獎、名列《紐約時報》暢銷作家,並五度榮獲史考特金獎(_Coretta Scott King__Award_),六度赴白宮受獎。得獎著作包括《老虎的眼淚》、《傑利科的奮戰》、《古銅烈日》、《十一月的憂鬱》等青少年小說。

其中,《古銅烈日》被美國政府選為「以閱讀跨越文化」計畫的指定書籍。

德蕾珀曾任教中學二十五年,獲選「全國優良教師」(National Teacher of the Year)。她熱衷於推廣教育和閱讀寫作,參與多個相關團體與活動,常應邀到美國各地和其他國家發表演講。德蕾珀目前與丈夫及黃金獵犬「哈妮」定居美國俄亥俄州。

**譯者介紹**

趙映雪
主修兒童文學的作家及譯者。曾結合她所熱愛的網球與對肢障者的關懷,寫出得獎小說《Love:人生球場,愛與掛零》;而書寫聽障者的《奔向閃亮的日子》獲選《中國時報》年度十大童書。結合自身生活經驗的《美國老爸台灣媽》,是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次數最多的小說之一;描寫中學歲月的《漫舞在風中》,深受青少年喜愛。
目前的她住在藍天大海間,沈迷於網球、閱讀與寫作裡。

**本書特色**
■ 本書不同於坊間同類型書籍,並沒有濃厚的「悲情」/「勵志」色彩或說教意味,仍保有「小說」的故事性和閱讀樂趣。
■ 本書讓青少年讀者體認到,擁有健全的身心是何其幸運,而身心障礙孩童最需要的並不是「憐憫」,而是「保持平常心的對待」。
■ 「每個人都有不完美之處」/「接納自己和旁人的不完美」,更是青少年需要學習的課題。

**適合讀者**
■ 國小高年級以上至國、高中生
■ 家長與教師
■ 愛好青少年文學的成人讀者

媒體推薦

丁亞雯,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聽見顏色的女孩》一書,描寫特殊需求孩童的成長和心路歷程,不僅鼓舞了這些孩童和家長,也讓特教人員深省與反思。 所有「正常」的孩童,也能在這本書中學習到「接納自己和旁人的不完美」。我願意推薦這本書給所有青少年。 吳怡慧,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助理教授 本書帶領讀者乘著玫樂娣心靈的翅膀,飛進她充滿色彩、香氣和文字的內心世界;她的樂觀開朗令人動容。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玫樂娣這樣的「愛奇兒」(特殊需求兒童),這些特別的孩子讓我們更加認識生命的奧妙,並且學習「珍惜擁有」。 看完這本書,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學習玫樂娣的同學玫瑰,用坦誠與愛心和這群看似無聲的朋友來往。我相信,這是最好的「寬容」與「接納」的功課。 卓碧金,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理事長 玫樂娣以輕快的筆觸道盡自己成長中面對的考驗;讀完她的故事,彷彿穿著她的鞋走過一遭,感同身受。她對生命的熱愛令人感動,值得學習。 許多腦麻患者都和玫樂娣一樣,在不靈活的軀體之下,擁有無限的潛能;只要給他機會,他一定會讓你驚嘆。 胡昭安,腦麻兒家長、《渝緹的奇幻旅程》作者 我家也有一個極重度的腦性麻痺兒童,就是我的寶貝女兒――渝緹。 看了書中主角玫樂娣的故事,我好像該慶幸女兒沒那麼聰明,所以不用受那麼多苦。 上天安排什麼樣的孩子到你家,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用我們所知道的方法去愛她,也甘願受照顧她的苦。 我的孩子能表達對父母的愛,但是十二歲的她無法告訴我們她為什麼生氣,或是她想要的是什麼。 如果我的孩子肢體更靈活,如果我的孩子也有一台溝通用的機器可以和世界對話,結果會如何?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 期待大家看了這本書,能夠多一點體貼給這些特別的孩子,包容他們的不同與緩慢,降到他們的高度,讓他們告訴你這世界有多美好! 黃美廉,腦性麻痺畫家、藝術博士 閱讀這本書,對來我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本書主角和我一樣罹患腦性麻痺,我不得不回想小時候所遭遇過的「霸凌」和不平等的對待,這些都是令人傷感的記憶。 但一字一字讀下去,就知道人的尊嚴和人性善惡所給予身障孩子的影響。現今教育體系或許能使一般孩子不排斥身障孩子,但能夠做到「平等對待」嗎?我想,真正的平等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認知到身障者也有他們的尊嚴、責任,和一般人並沒有不同。 我要強調一點:腦麻患者並非都是天才,也並非都是白癡。一個人的豐富,取決於內在而不是外表,但是身障者往往因為外表不完美,而失去展現內在的機會。 希望《聽見顏色的女孩》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接納每一個孩子(不只是身障孩子),啟發孩子們的創意和愛。 賴欣巧,腦性麻痺患者、臺大歷史系學生 從小因為腦性麻痺造成的肢體障礙,我和玫樂娣一樣飽受歧視。事實上,玫樂娣可以洞悉外界,旁人卻看不到她美麗的內心世界。 智力未受損的腦性麻痺患者,潛力超乎你的想像;《聽見顏色的女孩》會讓你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 《學校圖書館期刊》 充滿勇氣、真誠坦率、引人入勝。這是一本意義深遠的好書。 《科克斯書評》 堅毅不屈、真實感人。 《書目雜誌》 這本振奮人心的小說會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分享書書評

分享書書評列表(3)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