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的話】每年都要進步的自己 文│盧智芳
比起去年,今年的你更進步了嗎?
這個月有機會和一位企業家聊天,談著談著,他突然有感而發地說:「年紀愈大,愈難覺得自己在進步。」他所指的「進步」,是打從心底、由衷覺得現在的自己,比起從前更好、更圓滿、……
2017理財規劃書 無痛執行.有感致富 賺一個美好生活! 4個思維「現在過很好」、2大行動「以後很有錢」 全球正颳起全民理財風! 這套新方法不必過度節制消費欲望, 也能有效達到致富效果, 可說是最酷的時尚生活實踐!
向超級業務學 做人 做事 變有錢 洞悉人性 一生都受用 全民皆業務,業務能力全面進化! 景氣冷颼颼,沒有業務能力,不管從事哪個行業、哪種職務,隨時都可能出局。 有了業務力,再跩的老闆都得依靠你、不敢fire你。 從面對面、電話CALL客、數位群組,乃至於充分運用大數據, ...
2020變有錢! 3張表格,開始理財 ★ 2020逐夢第一步 做好你的人生財務規劃書 ★ 策略篇:做好你的人生財務報表 ★ 觀念篇:打破刻板印象的4個逆向思考 ★ 人物篇:投資達人,如何透過財報計畫書,精準掌握財務狀況? 2020年,你的夢想是什麼?如何讓夢想不只是紙上談兵,而真能...
【3週養成21個好習慣】 迎向2021年,如何預備自己擁有更好的狀態?答案是,你可以從現在起花3週,養成21個好習慣,進而做出影響人生的正向改變。現在,正是以行動帶出新年改變的時刻。
用錢的技術 「花錢」誰都會,但你懂「用錢」嗎?Cheers2月刊獨家邀請施昇輝、何則文、吳均龐等理財專家傳授聰明「用錢」的精隨;透過解析2021年股市、ETF、外幣與基金整體布局策略,提升你的「用錢」效益!並有演員邱澤、金色三麥總經理葉淑芬等重磅人物分享人生故事,讓你從2021年學會「用錢的技...
拒當悶世代!35條35歲必備的黃金法則! 我們需要抓住35歲這個重要的年齡 找到自己生存的利基,點燃夢想, 往不可輕易被取代的職場之路前進。 台灣其實沒有你想得這麼糟,除了貧富差距(吉尼係數)在全球排行中, 還在3分之1前段班;在美國核發的專利數量中, 台灣2017和2018年都...
2020全球潮商機 ★【大解析】2020年潮商機趨勢 ★【趨勢】科技總經理洪偉淦的超級業務學 ★【重磅報告】AI即將奪走4成工作 你我又可以如何切入,在當中分一杯羹? 這些問題,將在本期《Cheers雜誌》一一道清楚、說明白。
總編輯的話 樂子,是靠自己找的 封面故事 關於工作,我們有好多困惑…… 上班,好難? 新世代職場困境蔓延全球 28個方法,擊敗職場不適症 為何這樣做,老闆喊NG? 心態要務實:來份隔行如……
與其迴避,不如搞懂——辦公室政治學 提案沒通過,可能是討厭的同事背後搗亂,政治。 應該出席的會議,卻故意沒通知我,一定是私底下有人刻意排擠,政治。 明明能力平平,這次升遷卻是他出線,還能怎麼解釋?政治政治政治.. 聽到「辦公室政治」這……
有些事,不管離開校園多久,都要記得。 有些事,一旦領悟,就要永遠寫在人生的備忘錄上。 6月是高唱驪歌的季節,是準備向前大步走的時候,但也是適合回首來時路的時候。 什麼事,畢業再久也不能忘記?人生路上不管再忙碌,這仍是個值得駐足思索的問題。 而他們找……
「沒有負能量的人,請舉手!」面對這個問題能夠舉手的人,應該很少吧! 「負能量來襲時,能夠好好面對並轉化的人,請舉手!」跟著上面的問題再追問,能夠舉手的人,想必更少了。 就像月有陰晴圓缺,世界上也不會只有光明、美好的一面。每個人難免都有負能量湧現的時刻,偏偏在這個正面思考當道的年代,怎麼面對跟轉化負能...
實戰╳知識╳圖解,限時學會,馬上變現! 人氣電商教我的做生意本事 電子商務崛起,24小時不打烊,營業全球零時差,整體產業一季一小變,半年一大變。當消費者大享網路暢快購物樂趣時,許多人氣電商已悄然崛起。 比起實體店面,在網路上做生意,銷售觸角更廣,口碑風傳更快,不管家庭主婦、部落客、名人、創業家或...
【總編輯的話】每年都要進步的自己 文│盧智芳
比起去年,今年的你更進步了嗎?
這個月有機會和一位企業家聊天,談著談著,他突然有感而發地說:「年紀愈大,愈難覺得自己在進步。」他所指的「進步」,是打從心底、由衷覺得現在的自己,比起從前更好、更圓滿、更成熟。
升遷會讓人覺得進步嗎?不一定,有時可能帶來更大的挫折;加薪會讓人覺得進步嗎?也不一定,因為更有錢的同時,可能更空虛;出名會讓人覺得進步嗎?這個,當然就更難說了。
為什麼年紀愈大,愈難覺得自己在進步?因為基準點愈高,愈難仰賴外在條件加持,面對自己又只能更誠實。當然,反過來說,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帶來比空有別人肯定更大的喜悅。
什麼樣的人可以不斷進步?怎麼做才能持續進步?求學時,進步可能得有個「前提」:有時間讀書、有條件練習。但是進社會以後,要是還在期待這個前提,等著有環境、等著有人教,原地踏步肯定是唯一的結果。進步的權力,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且,不管境遇如何,不管碰到什麼人、什麼事。
農曆新年假期是最適合沉澱心情、整裝向前的時候。到底哪些「功課」決定了明年此時,你我能夠覺得自己「有進步」?編輯部腦力激盪,討論出最關鍵的幾個面向:發揮潛力、拉升企圖心、掌握人性、自我療癒⋯⋯就每一點找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挖掘他們在這條路上吃過的虧、流過的淚、嘗過的苦、得到的智慧。郭書瑤、劉墉、王浩威、康容、莊淑芬、夏韻芬⋯⋯難得每個人都敞開心胸、坦誠分享(第82頁起)。對他們來說,這經歷百般磨練才得出的領悟固然無價;對讀者來說,透過報導傳遞的感動,只要能因此影響日後一兩個抉擇,也是無價。
仔細看看他們的故事,前進的力量,很少來自他人,更多是從迎面而來的各種好事、壞事中擷取養分。就像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強調的「自修自得」──透過敏銳地自我提問、解答,再從中把體悟化為實踐,那麼,無論天氣是晴是雨,內在都一定會更茁壯。
創意、創業、創造影響力發掘更多不一樣的台灣年輕人,是我們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特別企劃「新文創精神」(第42頁起),看見愈來愈多新世代創業家,走出「小我」格局,將文化、創意與在地環境結合,與社會共好。這也是在文化創意領域中,創業模式的另一種進化與進步。
無論在哪個崗位上,未來一年中,就讓我們朝著「更加進步的自己」,一起努力吧!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