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80 | |
BBC知識 Knowledge(12期) | NT$1690 | |
BBC知識 Knowledge(6期) | NT$990 | |
BBC知識 Knowledge(3期) | NT$520 |
目前科學界都同意,138億年前,我們的宇宙從灼熱的緻密狀態快速膨脹,成為現在所見的恆星和星系。這解釋了身邊萬物的起源,但同時也指出了可能有其他宇宙以相同的方式誕生。BICEP2及研究人員今年稍早曾發表偵測到重力波,似乎證實了暴脹理論,如果普朗克數據分析結果也支持同樣的結論,那麼或許我們就能確認,……
前一陣子,因為一名台東大學學生的「DIY核能反應爐」實驗精神,在媒體及網路上引起了一連串討論,台大的吳俊輝老師也特別在7月號的專欄中為讀者進一步說明。到底什麼是核融合?這個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的研究,試圖為我們尋找一種便宜、安全、發電量足夠的新能源,過去最大的瓶頸是在無法讓輸出能量大於輸入能量……...
每個人都知道,沒有什麼東西能移動得比光速還快。先不說人類現今的科技離這個「上限」還很遠,就算我們能以光速航行,也得花上4.2年才能到達最近的恆星。距離,一直是星際旅行夢想難以成真的障礙。不過去年底有部電影《星際效應》建議太空人可以利用「蟲洞」(wormhole)在宇宙中快速穿梭,一起來看看這個物……...
SNAPSHOT 鹿鶴相會∕不見血的大戰∕藍色的彼端∕碼頭起重機 World News in Context:面臨絕境的澳洲原住民 澳洲原住民至今仍在承受英國殖民統治的苦果。大衛?基斯深入探討澳洲土著兩百多年來的苦難。 ……
52未來生活 明日世界指的是無紙化辦公室、太空度假,以及在全像體驗艙找樂子?把時間快轉到二○五○年瞧瞧吧…… 66暢銷金曲新伯樂 電腦可以根據市場過去的喜好挖掘歌壇明日之星,但明星特質、暢銷潛力真有這麼簡單?「星探」會因電腦而失業嗎? ……
SNAPSHOT 白雲變彩虹∕吼最久的獅子∕好眼色 Update ●煮菜就像做化學實驗,科學家告訴你為何某些食材的味道就是比較搭。 ●在羅馬帝國時代,甚至設有「怪物市場」專門買賣身體畸形的奴隸。 ●錯過這次,再等八年!吳俊……
WELCOME 毫無疑問,我們是地球上最頑強、最成功的物種。在長達六百萬年的時間裡,適應了各式各樣的困境,成為唯一存活下來的人種。我們的老祖宗「智人」為什麼可以度過歷次的重大災難,其他人種卻不行?而發展到今日,我們的科技與文化是否已經了不起到,可以讓我們完全不受「天擇」的影響呢?(P……
SNAPSHOT 人腦神經線路圖∕分子偵探∕映射光輝∕正港蛙鏡 Update ●禍不單行。威尼斯不只海平面持續上升,而且每年下沉2公釐。 ●我們身體所產生的某種酵素經過改造後,可做為抵禦化學武器的新工具…… ●美政府鉅資資……
【SNAPSHOT】 太陽能動力船/塞車大橋/黯然失色/好大的陣仗 【Update】 ●獵豹能贏得「陸生動物賽跑冠軍」,靠的可不只牠的腿肢,還有背部。 ●小豬籠草很奸詐喔。它們會偽裝成遮雨亭,好引誘食物上鉤。 ●我們體表和……
◆回函抽獎贈品:《為什麼E=mc2》 【Snapshot】 繽紛噴泉口/穿越烽火線/紅藍大不同/抗爭過後 【Update】 ◎「好奇號」上一盒鑽頭組曾被打開,為什麼會惹得NASA行星保護官不高興? ◎談到辨識……
【Snapshot】 冰雪如刃/橫越天險/相互取暖 【Discoveries】 ●NASA「好奇號」在火星表面發現的土壤跟夏威夷的類似。 ●「聰明藥丸」是否會使造成學生考試不公? ●探勘南極冰下湖泊尋找古代生命跡象,目前進……
【Snapshot】 ●擎天巨樹 ●蓄勢待發 ●大象清道夫 ●納粹黨徒大掃除 【Discoveries】 ●南極洲維達湖的微生物能為我們揭開外星生命的奧祕? ●黏答答的蛆如何加速傷口癒合? ……
【編者的話】 人類究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是個大哉問。先不說我們的智人祖先是如何翻山越嶺,克服種種困難,終於各自在地球一隅找到安身處所,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定居之後又是如何發展各自文明,並且互相影響,形成今日世界大局?我們試圖在千絲萬縷中,提出重要的五個關鍵問題。 ……
黑洞幾乎可以說是天文物理學領域中,最讓人有無限想像的題目了,雖然科幻小說和電影經常拿其做文章,但學界至今對黑洞的理解,其實非常少。今年7月,科學家已經透過甚大望遠鏡(VLT)拍下G2氣體雲被黑洞扯碎的畫面,許多天文學家都在密切注意觀測結果,期望能進一步探索黑洞的鄰近區域。吳俊輝老師也要為我們釐清……...
科學家總是致力於尋找可以讓生活更美好的材料,鋼、塑料等都曾是成功的例子,而近年來最火紅的,莫過於石墨烯。2010年,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以石墨烯的相關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種強度是鋼的兩百倍、厚度僅為一個原子直徑的...
小時候,不管是不是教徒,耶誕節總是讓大家興奮。我記得自己和妹妹不辭勞苦地爬上爬下裝飾耶誕樹,晚上堅持要跟耶誕老公公打招呼直至眼皮再也睜不開,當時的我可以「體諒」耶誕老公公因為過於忙碌所以很晚才來,但總是納悶麋鹿就算會飛,也很難在一個晚上之內把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禮物送完吧?本期Q&A要解答……...
自人類有思考能力開始,每當仰望星空,就不免要思索這一切究竟從何而來,而直到五十年前,這個問題仍是一團謎。科學家始終無法確定,宇宙到底是原本就存在,還是經由大爆炸而來。去年,普朗克衛星繪製出宇宙初生時的微波圖,修正了宇宙組成和年齡的數據,長久以來的疑惑似乎就要露出一線曙光。(P.32) ……
十九世紀,華萊士和達爾文提出了天擇理論,在科學及文化界投下了震撼彈。從此之後,我們知道了在充滿變化的環境下,越能適應新條件的個體,生存能力越強,繁衍越興盛,反之則會衰減。而所謂的變化,並不僅僅侷限在自然條件的改變,人為條件的變化,例如農耕之後帶來的飲食轉變,也是決定我們演化途徑的潛在壓力。那麼,……...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 去年11月22日,Google首頁塗鴉互動遊戲的主角是十一位造型各異的「Doctor」,它主要是為了紀念史上最長壽科幻影集《超時空博士》(Doctor Who )播映五十週年。這部由BBC製播的電視影集,主角Doctor是具有人類外型、能力高強的「時光領主」,駕著藍色警哨……...
經常閱讀《BBC知識》的讀者應該對暗物質不陌生,它幾乎可說是當前天文物理學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不過即使投入了這麼多顆聰明腦袋研究,我們至今仍不確知暗物質是什麼,有人認為是大霹靂留下的黑洞,有人認為是未來時間軸反轉殘留的遺跡,而最廣為接受的構想是,它是由迄今尚未發現的次原子粒子所構成。如今,在這許……...
想想,我們的身體真是十分神奇,可以身負重物走過大多數地形。大腦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的思考和情感互動能力,創建了大概是地球生物中最複雜的社會文明。人類簡直是奇蹟。現在,科學家又想創造另一個像我們一樣的奇蹟,一起來看看智慧人形機器人的新進展。 當生物工程領域學者忙著在地球上……
想想internet向公眾開放還不到30年,已經讓我們的生活態度和爸媽那一輩有很大的不同。那麼現在有哪些科技進展,會讓下一代擁有和我們截然不同的lifestyle?這一期的《BBC知識》邀請了三位科普作家,請他們描繪現今具有發展潛力的新發明或新技術,將會如何改變我們40年後的居家生活、工作形態,……...
你希不希望長命百歲?我猜,大家在回答之前或許會有點猶豫。那麼,讓我再問得精確一點好了,你希不希望自己能夠四肢硬朗、神智清明地活到100歲?這麼一來,持肯定答案的人大概就會變多了吧。醫學界已經開始大張旗鼓,進行野心勃勃的大規模基因體定序計畫,或許在可預見的未來,就能克服老化、癌症、心血管等疾病,讓……...
遠距傳輸,或者說瞬間移動,大概是近期最神奇的科學話題了。我們老是幻想有一座哆拉A夢的任意門,可以咻地一聲來往宇宙中的任一角落,現在,隨著我們對量子纏結的理解逐漸增加,運用量子電腦遠距傳輸資訊似乎就快要成真了。接下來,有沒有可能傳輸有形的物體,比如人?(P. 35) 聽起……
超過150年前,法國作家凡爾納出版了《地心歷險記》,描述充滿熱情的教授組了一支三人小隊,前往冰島火山尋找地心的入口,他們順著熔岩的路徑不斷往下,經歷了一段驚濤駭浪的旅程。這部一百多年前出版的冒險小說,至今仍是閱讀市場的長青樹,許多電視劇和電影從中得到靈感,包括2008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地心冒險……...
溼冷灰暗的天氣在大多數時候都令人不悅,不過自從限水措施向民生用水節節逼近,大家就忽然感念起下雨了。其實早在多年前,科學家就不斷提出警告,氣候變遷將導致越來越多的洪水及旱災,去年底,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由800多位科學家做出的最新報告更明確指出,倘若我們不採取一些措施,到21世……...
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堪稱影史上的經典,它曾是全球票房最高紀錄保持者,也在電影特效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這部以恐龍主題樂園歷險故事為主軸的電影,大大提升了大眾對恐龍的興趣,即使不那麼著迷恐龍如我,也幻想著親見本尊該多有趣。22年來,侏羅紀公園系列已推出三部續集,最近的《侏羅紀世界》票……...
1945年8月6日,一顆世人從未見過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600公尺處爆炸,不到一秒的時間,距離引爆中心一公里內的人幾乎全部喪生,所產生的輻射更在事發之後許多年間,繼續危害倖存者的生命。曾經參與該計畫的哈洛.雅各布森博士於爆炸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在未來的70年內,廣島都將寸草不生。 ……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經常是凡夫俗子如你我者,不幸遭遇椎心之痛時的痴心妄想,然而某些物理學家卻也執意找出「時間為何總是向前走」的解答。牛津大學的朱利安‧巴柏博士、加拿大新伯倫瑞克大學的提姆‧科士羅斯基博士與圓周理論物理研究院的弗拉維奧‧梅卡提博士似乎朝時間的謎底前進了一大步,一起來看看他們提出……...
BBC知識 Knowledge 09月號/2014 第37期 天才的定義是什麼?老實說,這個問題並無科學上的解答。在一般人的認知裡,天才不是指有傑出成就,就是指擁有高智商的人。當然,在現實生活中,這兩者並不相等。那麼,到底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努力造就了天才?
~編者的話~ 「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床上度過的」,這句廣告詞點出了睡眠在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有些人為了睡不著而痛苦不已,有些人卻為了爭取更多的清醒時間而費盡心力。科學家對睡眠的瞭解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它和我們的大腦脫不了關係,本期封面故事要介紹一些研究……
我們都有自由意志。從進了餐廳要點什麼食物、要穿過小巷還是沿著大馬路走到捷運站,到選擇什麼工作、與誰結婚,無論過程中有多少因素影響最終的選擇,我們都不能否認,這全是自己做的決定⋯⋯對吧?不過有越來越多實驗發現,在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決定之前,腦就已經做了選擇。意思是,現在科學家可以把我們接上電腦,在我……...
目前科學界都同意,138億年前,我們的宇宙從灼熱的緻密狀態快速膨脹,成為現在所見的恆星和星系。這解釋了身邊萬物的起源,但同時也指出了可能有其他宇宙以相同的方式誕生。BICEP2及研究人員今年稍早曾發表偵測到重力波,似乎證實了暴脹理論,如果普朗克數據分析結果也支持同樣的結論,那麼或許我們就能確認,我們的宇宙可能只是暴脹汪洋中的一顆泡泡,別的地方還有其他泡泡同時存在?多重宇宙並不只是科幻作家的奇想……(P35)
每種動物都有感受環境的獨特方法。比如鴨嘴獸的嘴喙表面布滿感測電場的黏膜腺,讓牠得以快速找到水中獵物;夜行壁虎則有神奇的眼睛構造,方便牠在昏暗環境中移動。如果我們有機會當另外一種動物,應該會發現自己來到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P52)
可惜,不是每一種動物的超能力都足以保護自己免於滅絕。巴西的靛藍金剛鸚鵡數量一度下降至難以回天的地步,幸好保育人員並未放棄,牠們的叫聲才能再度於覆滿荊棘灌木和仙人掌的紅色深谷裡回響。(P66)
【目錄】
◎Snapshot
.俯瞰峽谷
.瞄準鹽礦
.第二套牙
.尋找暗物質
◎Discoveries
.開採頁岩氣到底是福音還是惡夢?
.除了捕蟲,許多蜘蛛竟然還吃起魚來?
.900光年外的太空中,有一顆地球大小般的鑽石……
看看科學家有什麼新發現與新見解!
◎Comment
.羅伯特.馬修斯專欄
最近關於重力波的研究成果揭露了科學界醜陋的一面。
.海倫.澤爾斯基專欄
吹製玻璃的技藝其實是在巧妙操縱原子世界。
.史蒂芬.巴克斯特專欄
利用氣球探測太陽系將不再只是空想。
◎創世紀的終極祕密:我們住在多重宇宙?
日前南極BICEP2疑似偵測到重力波證據,顯示宇宙誕生初期可能真的曾急速暴脹。我們的宇宙可能只是暴脹汪洋中的一顆泡泡,別的地方還有其他泡泡同時存在?新證據讓我們又窺見一點宇宙起源的線索……
◎巨石陣之祕
這組神祕的巨石遺跡吸引了無數人來參觀,宗教信徒更在夏至和冬至到此舉辦儀式。考古學家比對石料,撈拾爛泥後,推測巨石陣今日的宗教意涵,也許可以追溯到一萬年前的四根木柱……
◎飛機如何因應閃電襲擊?
飛機製造商逐漸捨棄鋁材,改用更輕更強韌的先進材料,可惜這些材料的導電性不如鋁材,這麼一來要怎麼打造一座閃電金鐘罩?
◎比超人還威風:動物超感應
視、聽、嗅、味、觸,我們透過豐富的五感體驗來認識世界。不過動物界有更多厲害的角色,不只聽得更敏銳,看得更仔細,甚至能感應我們渾然未覺的訊號……
◎馳聘於森林中的駿影:北美野馬
現代馬經過千百年的人擇與訓練,已和野生祖先大相逕庭。若現代馬掙脫枷鎖重新回到自然原野上,牠們能否找回天生的野性?加拿大的幽靈森林或許能告訴我們答案。
◎靛藍金剛鸚鵡
這種鸚鵡閃耀著靛藍色光輝,但命運卻不如外型耀眼。牠的族群一度下降至難以回天的數量,多虧保育生物學家沒有放棄拯救行動,才讓如詩的鳥影重新在巴西立足。
◎莎士比亞七問
莎士比亞真的已經受夠了他老婆嗎?身為萬貫家財的劇作家,他的賺錢門路是什麼?莎翁劇作名滿天下,但真的全都出自他筆下嗎?在莎翁450歲冥誕之際,且看這位英國傳奇劇作家膾炙人口的生平疑問。
◎太空競賽
美蘇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曾讓全球升起紅色警戒;但就科學的進展來看,兩國互競在太空領域創下的高潮,直接促進了科技的飛躍成長。
◎How Do We Know:英國諸島地質學
早在地質學發展前,人類老祖宗靠著對自然的摸索,依用途粗略分類岩石;但隨著知識演進,人類對岩石的需求也越發精細,讓我們看看英國複雜的岩層與地質學的茁壯如何相互輝映。
◎Photo Story:日本獼猴
在凜冽的極北秘境裡,牠們成群取暖與覓食,也在蒸汽騰騰的溫泉中理毛和休憩。獨特的生理與社會特性讓日本獼猴得以生存在零下的低溫環境裡,就讓我們一窺地獄谷中日本獼猴的生活日常。
◎Q&A
.為什麼有些人害怕孔洞?
.衛星有可能擁有自己的子衛星嗎?
.個性會遺傳嗎?
.金融卡讀卡機是怎麼運作的?
.目前所發現到最早的人類DNA有多古老?
.有沒有和大霹靂理論相反的理論?
.光害是否造成昆蟲物種減少?
.以後會出現男性避孕藥嗎?
.紀錄上最大的γ射線爆發是哪一次?
.有沒有可能利用降雨發電?
.為什麼有些人睡覺時眼睛是睜著的?
.有沒有可能把探測太空船送進黑洞?
.冰山「翻身」的原因是什麼?
.什麼是奈米磁鐵?
.放射性物質在絕對零度之下還會發出輻射線嗎?
.毒蛇怎麼製造毒液的?
.人類大腦的記憶量可以達到幾GB?
.夜驚有任何治療方法嗎?
.如果石油完全用光了,以後飛機要怎麼驅動?
.鳥類能夠在其他行星飛行嗎?
.音樂或演戲基因會在家族裡流傳嗎?
.為什麼霧在攝氏零度以下不會凍結?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