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取代人類的工作, 是10年內就會出現的未來! 本刊的搶先書摘《下一個工作在這裡!》 來看全球25大頂尖顧問戴文波特教授 教你如何在人機時代打造競爭力: 「成為不被機器打敗的勝利組!」
台灣品牌大撤退 直擊中國21個商場》 太平洋百貨、達芙妮、錢櫃、永慶房屋、麗嬰房、法藍瓷…… 他們正一一從商場內消失 縮編25%人力,法藍瓷總裁:我以為對共產社會很了解⋯⋯ 過去打台灣牌比人貴3成, 現在中國九○後年輕人對台灣無感, 為何還有台商逆勢成長?
一群來自南部亞洲的人才,正在改寫台灣的面貌 從晶華、中國信託到台大、清大、台科大 企業與學校開始「訂做東南亞人才」! 35歲馬諾基:我在印度,幫台灣產品打天下 30歲卡魯納:我在竹科,幫半導體業創新 經濟創新、企業南向、少子化危機的解答都在...
每股賺贏PChome! 拆解momo收服女人心的秘密 香水洗衣精1天狂銷1,600箱、 鑄鐵鍋單月營收800萬,他們: >了解女性想寵愛自己的高峰時段 >用折價券創造百貨週年慶的fu 悶經濟下,把買東西變成一種娛樂, 才是突圍關鍵
【重生智慧】 災難,是重生的最好機會! 商業周刊第一時間橫跨兩大洲直擊: 歐洲最完美的復原案例》慕尼黑 從一片廢墟,變德國人均收入最高大城 亞洲最快速的重建奇蹟》神戶 從23萬人無家可歸,變最適宜人居城市……
越在地,越能被世界看見! 返鄉小商人 ╳ 台東深山精油賣進日港星 28歲女生 ╳ 苗栗藺草編織讓德國人瘋狂 台大碩士生 ╳ 台南白玉米釀啤酒紅到香港 「年輕人的機會,就是回到我們曾經放棄的地方」
網路火藥庫 深入歐洲3大恐攻國,專訪ISIS頭號懸賞敵人 你的一個讚,正在養大極端主義 臉書=仇恨工廠? 謠言+社交網站=新黑暗時代 曾經,我們以為社交網站代表自由, 但走進歐洲才看見,它怎麼把人帶向槍口。 「我們的黑暗時代,」美國《大西洋月刊》形容, 當謠言順著同溫層傳播,《金融時報》評論...
一場最嚴重的中小企業財務風暴, 正以連鎖效應的方式爆發。 它的關鍵字是:人民幣 有公司累積虧損達到六十億元 官方以為風暴停歇 企業因財務失血造成的營運危機才正要開始……
4年前因iPhone創高峰,如今產值3年減26%! 蔡英文點名的明星產業,中台灣工具機聚落衰退真相 二代老闆告白》台灣到底敗在哪? 逆勢突圍者》高峰時想谷底,上銀、麗馳開始收割!
翻滾吧!新中年世代 最新定義>中年延長十年,台灣每2.5人就有一個中年人 》于美人讓好事發生的單身一千天告白 》「被失業」超級房仲,90天靠網路再起 》外資天后為重病丈夫離職,重新排列人生順序 5個善用新工具、新社交翻轉人生的故事!
【白宮危機:川普】 前言 他贏得美國人心,卻讓全世界恐懼,為什麼? 他若當選,美國經濟瞬間衰退、中美貿易大戰、蘋概股利空⋯⋯ 當川普代表的「新保護主義」興起,將重創台灣經濟! 本期精選……
貧窮出身,卻攢到13間房 幫傭媽媽教我的「億元翻身術」 前言 媽媽幫人煮飯、爸爸開計程車, 17歲到工地扛水泥賺學費、喝維士比加椰奶, 一路拚上台大,卻走同學眼中很Low的路。 他如何36歲攢到13間房子,身價……
這一波,4大國銀包吃包住、高規格款待 下一波,中石油、中移動準備開大門! 全球大實習潮正式登場 台生告白:我們20歲, 在中國、埃及、印度、義大利 提早拿到海外工作門票! 史上第一次,由中國政府帶頭,結合超過百家國企、民企的搶人大戰,正式展開。 這次中國瞄準的,是一百三十萬台灣大專院...
前言 希拉蕊,美國史上最有權勢女人, 帶著歐巴馬「突襲」中國總理的場子; 梅克爾,一個物理學家, 帶領歐洲走出歐債風暴,掌控全球最大經濟體。 她們如何利用「巧實力」改變世界? 本期精選 1. 遠雄趙……
25年前 一半的家庭沒電話線, 現在它是歐盟經濟成長前段班、 Skype發源地, 除了結婚離婚, 其他大小事都可在線上完成 全球第一個推出「數位公民」(e-residency)制度,把國家變成一門好生意,藉此吸引新創人才、招攬商業機會,預期到2025年,將有一千萬名數位公民,是其國家人口的7.6倍...
製鞋業一向由亞洲國家包辦? 近期遊戲規則開始翻轉, 《商業週刊》5大城市跨國追蹤報導: Nike、adidas、UA下訂單的對象 竟是美國電子代工廠、德國蘋果設備廠! 難道「亞洲製造」優勢不再?
【一次看懂大數據的威力】 因為它, 還沒開口,司機已經知道你要去哪; 下一支會漲的股票可以被算出來, 公司可以算出你何時職業倦怠。 我們的生活、荷包與工作, 將會如何被影響? 【本期精選】……
【一家彰化醫院 如何影響中國13億人】 前言 台灣百人顧問團,進駐中國7大區,訓練5萬醫護種籽部隊,大賺管理財 下一波,健康、農業、食安 3大市場有機會 新西進策略》賣智慧進他們的腦袋,讓人民幣進我們的口袋……
特斯拉、Google、臉書、蘋果 都少不了這個台灣人! 翻身美國標普第一飆股, 被華爾街譽為下一個蘋果! 橫跨人工智慧、 虛擬實境、自駕車大領域 黃仁勳:「我只做最獨特的事!」
【童子賢】 他,台灣最「不務正業」的企業家, 拍紀錄片、救流浪狗、擔任公視董事, 從太陽花學運到FTA都有他的發言。 他卻是台灣科技界最大黑馬, 四年內,把一度瀕臨虧損的公司, 變成兆元企業。
【孫正義帶你看未來】 前言 他6分鐘就看出馬雲的潛力 他向賈伯斯預言iPhone趨勢 他的投報率勝過巴菲特 連郭台銘都是他的粉絲! 看他獨創「時間旅行」經營術、 鐵道哲學、飢渴識人術,連贏20年……
【解密富商之女 蔡英文】 前言 最常被批評模糊,她夠格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嗎? 她的父親,一生有4個女人、11位子女,富有卻沒有敵人 大家庭養成蔡英文謹慎保守的「捕手性格」, 但關鍵時刻,她能大膽決斷?……
【關鍵小事的威力】 前言 面對史上最複雜的職場生態,Google人資長、財星五百大企業顧問、傑克‧威爾許最在意的基本功: 不要寫錯字、不要動不動說OK、別把行事曆塞滿、要睡足8小時⋯⋯。 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是成功者會靠1%的小事勝出!……
波士頓現場>專訪生技愛迪生、諾貝爾獎得主、生技股王製造機,3大天王談未來10年救命趨勢 上一波產業看矽谷,這一波就看波士頓 地表最強生技聚落,給台灣的5大啟示 千元股后漢微科把自己賣掉,買賣方完整揭密 台積電都臣服的神秘荷商、三百億入袋的「白日夢大股東」
【下一波大商機:超獨居社會來了】 前言 蒐集2千個問題、3萬人消費研究, 看見新商機:一個人經濟,已成為主流! 六大趨勢,顛覆你對獨居消費群的想像: 宅經濟將面臨挑戰;男人變得主婦化; 標榜一個人吃飯的餐廳其實……
給房、給生活費,還給百萬創業金, 中國國台辦史上最大商業契作! 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 從官方到民間,從產業界到學界… 本刊獨家深入兩岸四大現場, 直擊中國如何砸2千億收買台灣年輕人的心 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從官方到民間,從產業界到學界,兩岸全體總動員,搶進這波「契作年輕人」商機,...
前核心幹部第一手告白:它厲害在哪,從打地基就看出來! 最強股王 大立光 【前言】 全球手機鏡頭廠大立光股價站上1,400元,成為台股最高貴股王。 它隱身大肚山下,不跟同業往來,設備商也進不去它的工廠, 卻準備大吃iPhon……
1492年,42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2016年,一群台灣年輕人,勇闖伊拉克、緬甸、印度、越南, 他們說:敢跨出台灣,能力會放大100倍! 他們是如何找到偉大航道的? 20到40歲世代不可錯過的淘金地圖 下個十年最有成長潛力的「未來七國關鍵報告」
想讓客戶買不停,首先要有好本事! 好市多、亞馬遜、Adobe的逆勢成長秘訣? 博客來「差別待遇」顧客,眉角大公開 星巴克歸屬感,比折扣更有價值 新客戶取得成本年增1倍, 不懂這5堂課,就等著被淘汰!
公司叫「Nike」不是他的點子。 麥可.喬丹不是他簽下的。 「Just Do It」不是他想的。 氣墊鞋不是他發明的。 你所知道的耐吉重要大事,都與他無關, 但沒有他,就沒有耐吉。
佐伯格:PC、手機之後,VR是最有架式的候選人 今年第3季,VR手機就問世, 看準此商機,Google與臉書大力推動, 社交、醫療、建築、教育等各行各業,都將因它而改變。 台灣的VR概念股在哪?光學鏡頭、晶片、面板…… 你不可錯過的6兆元的商機! VR(虛擬實境)將...
北海道房價上漲、GDP逆勢成長 竟與一個敗戰球隊有關…… 灰姑娘座位+大數據選秀+粉絲相親 座位7種變24種、80%北海道人相挺、女球迷占55% 陽岱鋼的火腿隊,如何一年創造31億消費?
服貿之後…… 台灣會是下一個香港? 【前言】 當台灣「反黑箱服貿」50萬人走上街頭, 我們來到尖沙咀、維多利亞港邊, 當大批陸客聚集在此,香港人卻消失了。 香港與中國簽訂CEPA十年, 人民荷包變厚……
紐約現場 五月天用夢想征服世界 【前言】 他們是土生土長台灣囝仔, 主唱阿信小時演講會忘詞,合唱甄選被淘汰; 現在,一趟國際巡演唱進紐約音樂聖殿, 吸引全球264萬人聽他們唱歌, 讓台灣的原創音樂,……
【揭密台灣最敢給的老闆】 前言 每年尾牙,這個黑手老闆給的比郭台銘還多。 他的產品單價只有一兩毛,但他一出手,就送出十二台百萬名車, 每六個員工,一位擁有百萬年薪。 他為何這麼敢為員工砸錢? 我們從台中追蹤到天……
智慧型手機市場榮景不再,你可能沒想過, 用過就丟的二手機,竟能滾出1年5,400億元生意! 《商業周刊》展開半年追蹤採訪,發現這個我們以為的落後產業, 正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高科技,在不起眼的角落,找到藍海新商機。
【全球最有錢的勤勞國】 他們和台灣一樣, 地小沒資源、98%是中小企業、 高度依賴出口、又與大國為鄰, 如何從「歐洲最窮國」翻身? 他們說:認真工作是為了維持繁榮, 不然未來50年我們會變窮光蛋! ……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