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放暑假,學校放手,父母接手,淘氣小鬼亂竄的「鬼門關又開了」,怎麼讓小鬼們乖乖過暑假,成了父母一年一度的頭疼大事。
孩子能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好?自動做好遊樂/休息/學習安排?電玩能不能不要玩太久?暑假作業可不可以自己做完......,父母的暑假願望清單列得可真長。
其實,暑假是訓練自律能力的好時機,因為有大量空白時間。學期間,學校把課排好,下課之後,補習班、才藝班把時間填滿,都是「他律」,孩子基本上是被管理的,自我選擇空間少。空白,有自我決定的空間,更有利自律。
成功好習慣 從小教 一個人的習慣,通常來自原生家庭、學校或工作場域、同儕或社交團體等三方面的影響。如果父母或老師刻意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等於送給孩子寶貴的禮物,讓孩子能夠以好習慣面對成長過程的種種挑戰。 《未來Family》本期主題採訪多位學者專家及教師,介紹4大觀念、7種操作方法、5個...
本期主題由主編羅梅英操刀,她辛辛苦苦看完多本「抽象深奧」的阿德勒相關著作,得出以下結論: 阿德勒是何等人物?他是維也納20 世紀初期的心理學家,和佛洛伊德、榮格被譽為「心理學三巨頭」,阿德勒是教育界運用最廣泛的心理學;阿德勒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和人格的培養,認為孩子早年的生命經驗,會形塑他的生命風格(...
聰明教養網紅世代 你家孩子愛追YouTuber嗎?你知道孩子在看什麼影片嗎? 擔心孩子沉迷、擔心不良模仿、擔心他想當網紅……父母先認識網紅文化,才能聰明教養。
讀懂冰山下的真心話 為什麼親子溝通總是碰壁?因為真心話藏在看不見的情緒冰山裡。運用李崇建的薩提爾對話法,圖解情緒冰山,甩掉無效的溝通慣性,搭配科普心理作家海苔熊的冰山懶人包,重新啟動:從單向「聽話」到雙向「對話」的親子關係。
實驗教育三法通過三年,實驗學校數大爆發。 你的孩子和你真的適合走入實驗教育嗎?踏進前該怎麼考量?如何判斷? 親子天下三月號給您最完整的實驗教育最新發展和學校動態!
適性而教 孩子總是學習散漫、做事草率又容易放棄嗎? 孩子學不好,可能不是不努力,而是沒人看見他獨特的性格特質,提供合適的學習方法。 親子天下4月號,帶家長看見不同性格特質的差異,如何適「性」而教。 全台首創六大學習性格心理測驗,檢視孩子的學習特性,提供策略解方,讓性格成為學習的助...
【本期主題】 看懂新課綱關鍵字 素養,是什麼?怎麼學? 處於快速變遷中的世界,要幫助孩子面對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素養,成為未來教育的新關鍵字。面對未來的新教育,從學校的教學到父母的教養,都必須重新校準。
自主學習資源100+ 學會如何學,打下終身學習基礎 孩子拿到手機或平板總是用來打怪或聊天,親子每天都上演3C大戰,其實,用對3C能幫助孩子學得會、學得好。 自學家庭、知識網紅、翻轉老師、年輕網路創業家,10個用科技有效幫助學習的故事,私房推薦100個優質線上學習資源, 影音頻道、a...
跨越學習障礙 ★ 跨越學習障礙──給孩子「我可以學」的體驗和信心 ★ 二○一八《親子天下》縣市教育力調查 ★ 給孩子一份特別的開學禮
低頭族父母教養覺醒 隨著手機和通訊軟體的發達,現代人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 一邊陪小孩,一邊滑手機的場景也隨處可見, 認為嬰兒還小不懂、認為人在小孩身邊就是陪伴…… 這種「人在心不在」的育兒,正在錯過幫孩子打造好腦力的黃金期。 研究證實,0歲起親子多互動說話,是塑造孩子大腦的最佳養分。 ...
一般而言,孩子學習如果不佳,師長多半判斷不是智商問題,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或是天賦的問題,但較少會想到「是心情的問題」。 <!--EndFragment-->
養出樂觀小孩6訣竅 培養孩子成為樂觀正向的人,會是父母給孩子一生寶貴的禮物。小至8歲,已可以看出一個孩子是樂觀傾向或悲觀傾向。 本期《未來Family》探討如何養出樂觀的孩子,從觀念解析、方法工具,以及國際與國內的實戰故事,包括借鏡荷蘭、德國、法國做法,並分享台灣多位專家及名人的個人經驗...
線上學習加速中!全球停課潮,啟動破壞式創新 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近200國家學校全面關閉,超過15億學子停課。教育界開始透過網路及各種資源,讓學生也能遠距學習。在這場停課不停學的任務中,徹底翻轉師生傳播和吸收知識的模式,包括:數位工具的運用、自學力培養、數位素養養成...。 台...
讀懂比多讀更有效 閱讀素養2.0 閱讀素養2.0時代裡,到底該注意哪些面向的問題? 本期雜誌探討了父母最關注的閱讀五大痛點,並以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等領域及兒童雜誌五大類型的書籍及雜誌閱讀文本為範例,一步步教導家長如何使用。
圓山文化、荷西時代、海蝕作用、永續能源.....,這些課本上的名詞,只能透過讀字認識嗎?能不能親身體驗? 108課綱學素養的最佳體現,破解課本之壁的良藥,學習不必刻苦、玩樂不等於耍廢。親子天下一月號《2021 跟著課本去旅行》規劃13條島內深度旅遊路線,橫跨社會人文、數理自然、聯合國永續發展目...
雙語教育加速進場 ARE YOU READY? 幼兒園到高中,2021全台1000 雙語課公校清單 疫情衝擊下,能與世界接軌、合作溝通,對新世代愈顯重要。 台灣喊出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教育現場正推行的雙語教育,能為孩子裝備這些能力嗎?師資、環境都到位了嗎? 親子天下7月號...
孩子能夠自律,不僅僅是「爸媽暑假可以輕鬆一點」。根據多項國際研究,自律,其實比智商高低與否,更能預測一個孩子長大後的成就及生活狀況。知名的棉花糖實驗是其中的經典。
我想起許多訪問過的功成名就人士,在採訪中,他們偶爾會聊到一些工作上或生活上的細節。由於無關採訪主旨,我就當做故事聽聽,但沒有寫進最後的報導中。本期做自律專題,有些這樣的細節就浮上腦海。
例如,有「台灣最美民宿」之稱的南投「天空的院子」,紅到對岸去,負責人何培鈞因此受邀到大陸多處協助做社區再造、文創造鎮,行程滿檔。他說,要溝通的細節多如牛毛,四處奔波、超時工作成常態,壓力又大,他維持體能和意志力的方法,是晨跑,日復一日。
有一次晨跑,他印象特別深刻。那是冬天,他凌晨四點才回到旅館睡下,照說,五、六點他得起床。那天早上實在太冷又太累,他在床上掙扎得很痛苦,但心一橫,他還是咬牙爬起床來,又出門去晨跑。當時的心情是,要成事有段路要走,他必須維持作息的紀律。
主編王惠英負責本期主題,她在報導中歸納:什麼是自律?一般人可能會聯想到自我控制、意志力、勤勉審慎、自我覺察與調節、負責任及恆毅力等特質。此外,所謂的自律,不只是循規蹈矩或照章行事,而是能夠延緩一時的滿足,做出好的選擇。
本期主題有國際經驗、精采個案,還有非常實用的操作方法,多面向協助孩子養成自律:時間管理、做家事、自主學習、安排暑假、金錢運用、使用 3C,甚至還有自律遊戲。希望幫助爸媽一起迎接出籠的小鬼頭們。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