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10 | |
校園雜誌季刊(8期+2期) | NT$1700 | |
校園雜誌季刊(4期+1期) | NT$900 |
Vol.53No.4 你們是世上的鹽和光
基督徒,你關心全球的貧窮問題嗎?
進退兩難?——教會與公共領域的漩渦
面對信仰過於私人化和個體化,
我們當如何發展社關神學和公共神學?
印度的精神病院曾用一個方法決定病患是否可出院。他們請病患到水龍頭前,底下放個裝滿水的盆子,然後繼續放水,同時給病患一個湯匙,要求他舀乾水盆。如果病患開始用湯匙舀水,完全沒想到關上水龍頭,醫院就判斷他還沒痊癒。很遺憾,在全球的貧窮問題上,基督徒常常只專注地一再用湯匙舀水。
Vol.61 No.1 畢式信仰──紀念畢德生牧師 人稱「牧師中的牧師」畢德生(Eugene Peterson)過世了。 這個世界,正分裂成兩個無法溝通的時空,不管是婚姻平權還是美中的貿易戰, 畢德生卻用其一生,連結兩個看似不同的世界。 今天基督徒碰到的危機,或許不是人數不夠,甚至不是性解放, 而...
Vol.52 No.6 消失的性別界限 從台灣的教育變革及新約倫理學的角度探討同性戀議題,期盼在教會內培育出有憐憫心、又有精細神學論理的反思。 「同」化大革命 民國一百年,教育部將同志教育融入國小國中課程。然而對身心都在發育中的青少年,是否合適? 從倫理學再思同性戀(上) 顯然他這次來訪,是要...
Vol.60 No.5 #MeToo在教會? 二○一七年,美國電影大亨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騷擾多名女演員的事件被公開,網路上掀起「#MeToo」風潮,上百萬人使用這標籤公開自身痛苦的經驗。 在教會這屬於上帝的家中,有多少類似的悲劇與哀聲?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防範未然...
Vol.60 No.1 走味的福音派? 不少年輕人對教會反感,選擇出走, 難道是「福音派」教會「走味」了嗎? 大多教會以福音教會自居,或自我定位為「福音派」。 但我們是否仍忠於「福音」的原味? 面對複雜的社會與文化,我們需要重新檢視信仰核心與自我定位, 了解過去,才有可能邁向未來, 透過聆聽不同的...
Vol.58 No.5 如果有一條路──同性婚姻一旦合法化,教會群體有何因應之道 大──挫──敗 巨大的挫敗: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社會 誕生 在 五月花號敬虔者的後代中! 諷刺嗎?還是 歷史的必然? 人性叛逆、不馴、顛覆的因子 白天──晚上蠢蠢欲動 天昏了?──沒有 地暗了?──還未 卻有一雙手...
Vol.55 No.2 陪他下地獄 透過我跟不潔淨的基督徒的一段友誼,才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恩典,怎樣算是救贖。 闕夏爾是科羅拉多州科尼弗市(Conifer)旅途教會(The Journey Church)的牧師。著作有How to Knock Over a 7-11 and Other Minist...
Vol.62 No.3 隔離時代,如何教會? 當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成為所有人的共同關切,我們不再能夠面對面地聚集、頌讚、聆聽聖言、領受聖餐、傳揚福音,教會如何還是教會?更進一步來說,在疫情擴散之時,身處於世界之中的教會又該有怎樣的行動...
在華人社會,「適婚年齡但未結婚」常被用異常眼光看待,似乎是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儘管耶穌單身,保羅說單身者是群體中的恩賜,更勸信徒效法他守獨身(林前七8),但教會似乎尚未建立健康的「單身神學」。 其實,教會群體中除了未婚者外,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單身,如離婚、喪偶、同性傾向等;而每個人一生中,儘管進入婚...
Vol.61No.4心累了嗎?——在倦怠社會中找回恩典 ◎倦怠社會學 現代生活常常充滿了壓力和緊張,我們普遍容易情緒當機,覺得倦怠、抑鬱。問題是,心累了難道還要繼續「正面思考」嗎?─〈倦怠社會下的情感暴力:正向思考如何殺人〉 ◎心累保健 有什麼方法能夠排解負面的情緒?─〈相信別人沒有惡意〉、〈將你憤...
Vol.61 No.3 轉型正義嗎?──誰的真相?如何和解? 「轉型正義」相關議題所導致的紛紛擾擾,引發強烈的情緒,也造成極端的對立。贊成的一方,認為過去的威權統治傷害太多,應該撫慰受害者、追究加害者,去除所有關於威權統治者的象徵,為的是還原那一段被刻意淹沒遺忘的、國家機器所造成的大規模人權受害的...
Vol.60 No.4 世代對立?對話? 從太陽花學運、同婚法案到年金改革,不同世代間的差異似乎更加突顯。到底是什麼造成差異?教會群體又如何能夠互相聆聽,開始對話?
Vol.59 No.3 基督徒X台灣特有種 台灣土芒果,果小肉薄,酸而不甜(荷蘭人治台時由菲律賓引進)。 一九五四年,農復會從美國佛州引進愛文(Irwin)這個新品種, 經幾十年的育種、栽培、與推廣,它已經歸化於台灣這片土地特有的氣候與水土, 在台南玉井鄉發揚光大,而有今日之「台灣愛文」。 愛文仍...
Vol.58 No.6 科技世界的自由與牢籠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是信仰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 這句話出自...
Vol.57 No.5 恩賜跟你想的不一樣 恩賜源於恩典; 多元本於差異, 分歧亦能合一, 我,成為我們。 在哥林多前書,保羅具體列出恩賜清單及其排序: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這些項目看似各自獨立,且是僅限個人擁有的特殊...
Vol.55 No.5 在自己的國土上流亡 一群人建立了國家,而另一群失去了土地。 信仰的核心,不是:哪一塊地?而是:那一位彌賽亞耶穌。
Vol.54 No.6 只要我長大 美國教會的青少年化 豪小子打倒歌利亞?! 青少年化雖使得美國基督教會活躍起來,卻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使許多人陷入靈性不成熟的泥淖中。那台灣教會呢?
Vol.53 No.5 闖新局,也闖爭議——斯托得的十足衝勁 「原來聖經知識可以如此清晰、如此豐富」,不少第一次聆聽斯托得講道的朋友驚嘆。 斯托得長達一甲子(1945-2007)的服事生涯,留下許多重要影響,比如堅定相信理性思維(mind)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禮物,具體關懷各大洲的聖經教導事工。 今年...
Vol.53 No.2 一個銅板的反面也有一個反面――兼談福音的個人性和公共性 評論社會思想,需要以兩個標準一起評論;管教子女像走鋼索,要設法保持平衡;照樣福音信仰一點也不冰冷死寂,而是具有動態的衝撞力。 復活的力量――從十架走向復活 許多人熟悉走向耶路撒冷、受苦的基督,卻不太理解復活的基督。 復...
Vol.53 No.1 趕時髦的基督教?! 福音派牧師為了跟上時代,開始效法引領風潮的時髦客。但是當「時髦」與「基督」相遇時,會擦出什麼火花? 揉成一團的基督教現象 從風格、變遷與權柄三方面,闡述台灣當代青年奮興現象的本質與形式。 信仰趕時髦 隨著「時髦基督教」的增長,教會領袖面臨自己與教會該...
Vol.61 No.6 亡國感的進擊──國族認同與民族想像的更新 隨著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運動及近來的反送中抗爭運動,在對岸文攻武嚇的威脅之下,許多人擔心「今日香港」會是「明日台灣」,產生強烈的「亡國感」,擔心將會失去自己的國家。另一方面,面對社會上愈來愈強烈的「獨立意識」,有些人也擔...
Vol.62 No.2 科學與信仰,我們來對話吧!──直擊5大現場 在科學世界觀稱王的今日,大霹靂、物種起源、演化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重要的科學理論與發現,幾乎決定了我們對於真實世界的理解。 那麼,這些影響人類生活的科學發現,和信仰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從眾人習以為常、掛在嘴上的科學與信仰...
Vol.63 No.3 異見領袖斯托得:面向世界的十架門徒 翻開斯托得牧師的傳記《十架門徒》,有張老照片會讓人不禁莞爾:畫面中,斯托得牧師微笑張開雙臂,摟著身旁的兩位助理,其中一人身上的T恤寫著:「到底誰是斯托得?」另一人則是:「我是斯托得的粉絲。」 在斯托得牧師逝世十週年暨百歲誕...
◎有來有往
封面裡【旅行的詩】舊地重遊◆goes文、攝影
2【深淵相應】讀者、作者、編者對話錄
57【譯文發表】動動腦,慢點老◆編輯部
封底裡【萬族之主】尊主為大◆彼娜得.斐寧 文、圖
封底【喀嚓一瞬間】一彎小路◆ 林東生 文、圖
◎特稿
你們是世上的鹽和光
鹽的主要功能是防腐,教會要能防止社會腐敗;光明驅走黑暗,教會有責任責備和對抗不公義、不道德的事情。
面對信仰過於私人化和個體化,我們當如何發展社關神學和公共神學?
6基督徒,你關心全球的貧窮問題嗎?◆賽德 著 ◆張大虹、胡業民 譯
16進退兩難?——教會與公共領域的漩渦◆關啟文
◎縱橫天地
24【我的寶貝班】走出自閉的黑森林◆明明
上帝竟然使用我最熟悉的場域,擴展我的眼界,讓我對「與受苦的人在一起」,有了嶄新的體會。
26【討論區】耶穌與保羅◆史葛.麥克奈特 著 ◆鄧元尉 譯
我們的福音教導與生命要以「天國」為中心,還是以「因信稱義」為中心?
33【讓生命發聲】描繪聖靈感動,釋放心靈自由◆羅吉希
彼娜得.斐寧是屏東平山教會的師母,2005年才開始作畫,但已開過四次個展。她承受物質缺乏的困境,卻沒有尋找題材的難題。
41【消失的性別界限】一道潛流◆吳蔓玲
當引向自由、走出同性戀的這道潛流湧向教會時,教會如何妥當預備?同性戀議題排山倒海而來,我們當如何理清頭緒,找到出路?
46【宣教視窗 】踏上以色列的宣教路◆黃李慧德
在以色列的文化中,他們感到信主的猶太人是叛徒,政府更對他們的回歸有諸多刁難。如何才能向猶太人傳福音?
50【吉光片羽】耶和華的膀臂豈是縮短了麼?◆李思敬
52【天窗的光照】舊約的哲理:「紀念冊」的律法、先知和智慧精神◆楊克勤
58【歷史長廊】被綁在火刑柱上的人◆黃玉燕
丁道爾讀了伊拉斯姆的希臘文版新約聖經,決定將它翻譯為英文……這是終生的熱望,而他為此付上生命的代價。
◎閱讀
60【目光】第三誡:我家在哪裡?◆曾慶豹
奇士勞斯基深刻地捕捉到現代人巨大的生活壓迫,即內心如何面對孤單寂寞的時刻。
63【歌珊書房】一百年的憂鬱◆李建民
我們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好說愁,中國前途的宏大敘事總是剪不斷的話題之一。
66【資訊】新書上場◆賴奕倫 輯
◎廣告索引
51唐慕華靈修神學講座
70校園新書:《挪亞的羅盤》
71 訂雜誌,A好康 72 校園新書:《軟弱中的力量》、《創世記――點燃敬拜之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