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10 | |
校園雜誌季刊(8期+2期) | NT$1700 | |
校園雜誌季刊(4期+1期) | NT$900 |
Vol.52 No.2 今日基督教會的自我定位和被定位
教會也需要定位的思考方式?!
――教會該虛心思考建築物的角色?
――教會究竟要和哪些人走在一起?
你曾否思考過:課室╱服務型態結構;堂會人╱國度人等觀念嗎?
在華人社會,「適婚年齡但未結婚」常被用異常眼光看待,似乎是個需要去解決的問題。儘管耶穌單身,保羅說單身者是群體中的恩賜,更勸信徒效法他守獨身(林前七8),但教會似乎尚未建立健康的「單身神學」。 其實,教會群體中除了未婚者外,還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單身,如離婚、喪偶、同性傾向等;而每個人一生中,儘管進入婚...
Vol.61No.4心累了嗎?——在倦怠社會中找回恩典 ◎倦怠社會學 現代生活常常充滿了壓力和緊張,我們普遍容易情緒當機,覺得倦怠、抑鬱。問題是,心累了難道還要繼續「正面思考」嗎?─〈倦怠社會下的情感暴力:正向思考如何殺人〉 ◎心累保健 有什麼方法能夠排解負面的情緒?─〈相信別人沒有惡意〉、〈將你憤...
Vol.57 No.4 誰來界定宣教學?聖經啟示vs.尋訪鬼魔 少數基督徒對「龍」敏感,認定與《啟示錄》第十二章記載的「大龍」、「古蛇」有關;還有些人更敏感,若鈔票上、郵票上有龍的圖案,一定拒絕使用。 鬼魔會附著在特定物件上嗎? 鬼魔的攻擊或咒詛會透過家族遺傳延伸嗎? 鬼魔有特定管轄區域嗎? 上個...
Vol.56 No.5 閱讀是件苦差事? 一本書,是一個天地。 有時只是小天地, 你從裡頭出來,有了小小的轉變; 有時是大天地, 你走出來的時候,好像去過另一個世界。 一本書,是一個對照, 你在那裡遇見「別人」。 因為對照,你的人生添加風味; 因為別人,你的思辨從平面走向立體。 一本書,僅僅只是一...
Vol.61 No.6 亡國感的進擊──國族認同與民族想像的更新 隨著台灣的太陽花運動、香港的雨傘運動及近來的反送中抗爭運動,在對岸文攻武嚇的威脅之下,許多人擔心「今日香港」會是「明日台灣」,產生強烈的「亡國感」,擔心將會失去自己的國家。另一方面,面對社會上愈來愈強烈的「獨立意識」,有些人也擔...
Vol.62 No.1 我們都在自媒體?──新媒體時代的省思 這是個影音勢力全面啟動的時代,根據2018 年台灣《YouTube 使用行為大調查》,年輕人平均每天花將近2.5小時觀看YouTube。新媒體不僅佔據大量的時間,也影響了我們的思維與決策;網紅更成為引領夢想、啟發和給予慰藉的大祭司。 ...
Vol.62 No.2 科學與信仰,我們來對話吧!──直擊5大現場 在科學世界觀稱王的今日,大霹靂、物種起源、演化論、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重要的科學理論與發現,幾乎決定了我們對於真實世界的理解。 那麼,這些影響人類生活的科學發現,和信仰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從眾人習以為常、掛在嘴上的科學與信仰...
Vol.62 No.3 隔離時代,如何教會? 當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擴散,「保持社交距離」與「避免群聚」成為所有人的共同關切,我們不再能夠面對面地聚集、頌讚、聆聽聖言、領受聖餐、傳揚福音,教會如何還是教會?更進一步來說,在疫情擴散之時,身處於世界之中的教會又該有怎樣的行動...
Vol.62 No.4 世界,是我們的劇場──從范浩沙的教義戲劇談起 晚近二三十年,西方不少神學家開始提倡以戲劇的角度來理解聖經與神學,其中又以神學家范浩沙最受矚目。 因為不論是他的《教義的戲劇》(The Drama of Doctrine: A Canonical-Linguistic App...
Vol.62 No.5 108課綱的美麗與哀愁——從基督信仰談教育的未來 台灣的教育改革,歷經了二十餘年的漫長道路: 從一九九四年民間發起的「四一○教育改革運動」開始,人們追尋跳脫僵化體制的可能,官方也陸續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多元入學方案等; 直到二○一九年,準備期長達十年的108課綱終於正式上路,...
Vol.63 No.3 異見領袖斯托得:面向世界的十架門徒 翻開斯托得牧師的傳記《十架門徒》,有張老照片會讓人不禁莞爾:畫面中,斯托得牧師微笑張開雙臂,摟著身旁的兩位助理,其中一人身上的T恤寫著:「到底誰是斯托得?」另一人則是:「我是斯托得的粉絲。」 在斯托得牧師逝世十週年暨百歲誕...
Vol.62 No.6 借鏡韓國──台韓教會間的光與影 韓國,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鄰居; 有著與台灣類似的處境:歷史上曾被殖民,經歷從威權到民主化, 同樣身為亞洲經濟起飛的代表之一, 在各方面,卻又走出不同於彼此的獨特道路。 不論是「反韓」或「哈韓」,我們的視線當中,總是或隱或現地存在著韓國的身影。...
◎有來有往
封面裡【旅行的詩】毀滅與光輝 ◆陳若漪 文、攝影
2【深淵相應】讀者、作者、編者對話錄
53【譯文甄選】Reverse Screw
封底裡【詩情畫意】穹蒼響應◆詹夢莉 文、圖
封底【喀嚓一瞬間】繁花似錦◆林東生 文、圖
◎特稿
6今日基督教會的自我定位和被定位◆吳鯤生
教會是不是該虛心思考建築物的角色的和功能?教會究竟要和哪些人走在一起?本文冷靜剖析:課室╱服務型態結構、堂會人╱國度人等觀念;熱切期許:教會不再只是「建築」,而是和窮苦人走在一起的「群體」。
◎縱橫天地
14【塵世靈修學】在家裡找到神◆史蒂文斯 著 ◆陳永財 譯
我們毋須走出家門,便會與福音相遇,並被神發現。盧雲稱獨處為轉化的熔爐,但在家裏,熱度會更高。
19【上帝的忍者學校】第一次飛航◆張文亮 ◆蔡兆倫 繪圖
我在飛行座位上,靜靜坐了一陣,思想祂的應許,看看那未知的高空。「好吧,就讓我們一起去飛翔。」
24【拓荒手記】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告別了,2009◆李約
30【北美筆記】豐盛神學啟示錄——從靈恩大師之死談起 ◆王凡
談到二十世紀狂捲全球,靈恩神學宣講的「豐盛福音」,羅拔士暴起暴落的一生,具有相當的啟示意義。
38【討論區】耶穌也穿名牌嗎?◆阿沙莫阿-基亞杜 著 ◆謝樂知 譯
這些教會沒有給窮人留下空間,同樣的,也沒有給神學留下作門徒的代價、挫敗、困苦與絕望的反思空間。
42【我的寶貝班】意外和奇遇——在短宣途中 ◆明明
44【吉光片羽 】不從俗◆李思敬
46【海島的詩篇】就是喜歡在台灣的水邊趖來趖去◆異鳴
長期沈緬水利,我成了愛水的人。無論是天上的雨水、地面的河水、山上的溪水、山下的泉水……。喜愛水利,人生將如海洋般廣闊,對配偶也可能柔情似水。
54【深情原鄉】台東初體驗的感動◆陳慈美、Eunice、J. C. Liu
走訪花東縱谷的「鸞山部落」,與美麗圓翅紫斑蝶相遇;參加阿美族傳統竹筏競賽活動,學習原住民的智慧……
59【青春紀事 】濃濃的咖啡神學◆華笙
時光已逝,人若飛花,近四分之一世紀,也是滄桑。
◎閱讀
62【書介】西東之間看文化——《望梅小史》讀後 ◆李東
64【靈修詩選】暗夜心語◆聖十架約翰 著 ◆吳秀蘭 譯
本期開始耕耘的新專欄。靈修詩抒發與神會晤間的喜悅與智慧。
66【資訊】新書上場◆賴奕倫 輯
◎廣告索引
45華神課程體驗
70 校園新書:《如果媽媽不快樂,沒人會快樂》
71 訂雜誌,A好康
72 校園新書:《翺翔的基督——畢德生談聖經靈修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