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A阿路巴高爾夫 國際中文版 08月號/2019 第56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ALBA阿路巴高爾夫 國際中文版 08月號/2019 第56期

  • 出版日期: 2019/08/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2.1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48
紙本書定價:NT$ 180
電子書售價:NT$ 180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80
ALBA阿路巴高爾夫 國際中文版(12期) NT$199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風行日本體育界的鴻江理論
你的身體是屬於手臂型還是足底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完全的回正觸球》:不管是哪個世代的球友都想要讓「桿面回正觸球」,但結果總是一直往右飛,想做點什麼卻又變成左拉……。為了脫離這樣的困擾,我們請來4 位職業選手&教練,找出讓你的球變成真正「回正觸球」的方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最強啟動下桿特訓班》:明明很清楚在球場上,只用上半身出力的話就會導致的右曲球…。為什麼會無法順暢的往下揮動呢?本回就由本賽季狀況絕佳的職業選手們,來告訴各位啟動下桿的訣竅。看完本篇,來掌握讓方向性變高的「最強啟動下桿」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用短桿決勝負》:在高爾夫中,球從果嶺外要如何切進去就是勝負的關鍵。特別是草越長越茂盛的夏天,短桿就變得很重要。如果學會短桿名人所傳授的技巧,不管從哪裡都能精彩的靠近旗桿喔!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提升開球績效》: 開球時要注意的揮桿要訣很多,不管哪個部分都很重要,但若要說哪一點最重要,答案就是必須由內側下桿。不論是左弧型或右弧型,都必須要做到這點,只要能做到,不管是擊球的整體距離或是出球方向性都能變得更好。本回收集了各式各樣開球時由內側下桿的秘訣,今年一定要確實學會,讓開球表現更...

  • 電子書: NT$ 180

    高爾夫能進步的技能很多, 找到適合目前球技等級的目標,就能更有效率地跨越門檻!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全號數大特集-開球木桿篇》:在本季獲得8 勝,氣勢如日中天的稻見萌寧,有著狀況絕佳的開球表現,向她請教訣竅後得到「要使用腳來擊球,最重要的就是重心移動」這樣的回答。我們實際測量了稻見的重心移動,發現了開球筆直的秘密!只要參考這個的話,應該就能解決開球木桿打不直的煩惱。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讓桿面回正觸球更有威力》: 一般球友最大的煩惱是開球時無法好好地回正觸球,最常導致的結果就是出現右曲球。若不想要偏右時,試圖讓桿面快點回正,往往變成出球直接往左邊去,最終形成嚴重的偏左失誤。一起來讓右曲變右弧,左曲變左弧,讓距離與方向性一起提升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Team辻村式第2桿特集》:明明是從很好的球位來做擊球,卻打不上果嶺…。為了解決煩惱,我們貼身採訪了Team辻村的集訓過程,辻村教練表示:「在控制揮桿的基本上,知道鐵桿、UT、FW各自的擊球法的訣竅是很重要的。」只要看完本回,上果嶺率應該也會提高的。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開球木桿與鐵桿的揮桿方式是一樣?還是不同?》:在開球木桿特性不斷進化的現在,開球木桿與鐵桿的揮桿方式是否相同,已經是必須重新審視的問題。詢問了許多選手與相關人士,卻有著不同看法。哪一種才對?就從各方面角度來研討。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真正的由內側下桿》:讓桿頭「從內側」進入觸球,並轉動回正通過,是讓球筆直飛出的絕對條件。但為何總是做不太到……。是不是因為只有用雙手在做揮桿的關係呢?事實上影響揮桿是否的最大原因,是揮桿時身體是否轉動!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打更遠的練習法》:想要打更遠的人,對能學會正確動作的練習總是充滿興趣。能夠提升擊球距離的練習很多,最有效率的是哪一種?我們請來對於擊遠充滿熱誠的專家與教練,共同來測試這些練習方式。一起評鑑出哪一種會是最有效果的提升距離練習方式。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能開更遠的新揮桿》: 球友們今年夏天在高爾夫最想要突破的項目,果然還是希望開球木桿能夠開得更遠更穩定吧!想達成目標的關鍵,在於是否能確實地回正觸球,要更有效率地提升出球速度,也要讓彈道更強勁,如何打造能開得更遠的揮桿?請看本期的說明!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絕對要穩定地打上果嶺》: 明明是球道上的好球位觸球卻不夠扎實導致球的距離不夠,到不了果嶺而形成打短,要怎麼做才能防止這種令人失望的失誤呢。星野陸也表示「在打鐵桿時要使用整個身體往下進入作出扎實的觸球才行」。我們採訪了日本職業巡迴賽選手中的擊球好手們。一起練習來讓上果嶺成功率大大提升吧!

  • 電子書: NT$ 180

    封面特集《實戰揮桿理論》: 雖然憧憬著做出職業選手那樣的揮桿,但現實上沒有強韌的肌力與協調性,很多動作根本做不到。我們請來認真應對比賽的單差點球友們,他們吸收了各式各樣的經驗並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揮桿哲學。這次我們徹底了解他們具有獨特實戰性的「實戰揮桿理論」。以此做為參考的話,應該更有機會讓停滯已久的...

  • 詳細資訊

    連續揮桿狙擊鏡
    老虎伍茲超完美短切表現
    直到觸球為止都要鎖住右膝

    讚岐的秀樹
    使用粗握把消除用手打的習慣

    苦手超克服
    下場遇到強風
    鐵桿的距離也要打得準

    風行日本體育界的鴻江理論
    你的身體是屬於手臂型還是足底型

    三階段進步法
    突破100桿/停止打出右曲球篇
    突破90桿/短切不打厚的方法篇
    突破80桿/做出想要的球路篇

    找回最佳狀態的秘訣
    香妻琴乃的重心練習法

    遇到困難球位也絕不失敗
    25碼以內專用短切打法

    女子選手老師 小祝櫻
    做200%的空揮練習
    正式擊球時就不會歪

    封面特集《你的身體是屬於手臂型還是足底型》:日本知名運動訓練師鴻江壽治,提出的「鴻江理論」,意指人類的身體可分成手臂型與雙腳型兩種。而要判斷自己是手臂型或足底型其實很簡單,只要坐在椅子上再站起來即可,站起來是會用到手臂的人是手臂型,只靠腳站起來的人則是足底型。這次將介紹要如何將這個理論運用在高爾夫運動中,找出你的揮桿傾向!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