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01月號/2020年 第403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遠見雜誌 01月號/2020年 第403期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1.4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200
電子書售價:NT$ 15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50
遠見雜誌(12期) NT$150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最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2020 鋼索上的經濟

2019年台灣股市大豐收,漲勢凌厲,經濟成長率更是傲視亞洲四小龍!2020年投資人又該如何布局?《遠見雜誌》針對42家專業機構,進行2020投資趨勢大調查,此外,《遠見》彙整了海內外權威媒體對於2020年的各種預測,嚴選15個必懂的關鍵詞,包括「東京奧運」「影音串流大戰」「假新聞」「極端氣候」等,幫助剛剛跨入2020的讀者們,迅速掌握全球動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50

    旅創成金、 國旅正夯。但,如何長久夯下去?地方夠美。但,美景如何變商機? 答案是:旅遊創生。

  • 電子書: NT$ 150

    疫外重開機 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又急又猛,出乎世人的意料,全球苦尋因應之道,也讓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意外地重開機! 醫療、教育、職場等各產業按下開關、啟動進化模式,人類未來生活樣貌提前公開。《遠見》帶領讀者預見將來!

  • 電子書: NT$ 150

    日本社會5.0 越洋直擊 展望2030年超智能革命! 廣達董座林百里、科技內閣陳良基、吳政忠搶修的新顯學 2016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度對全世界宣布未來願景,提出2030年「社會5.0」。在以人為本的思惟下,建立串聯AI、機器人、物聯網等科技的超智能社會,藉此重返經濟強權地位。 《遠...

  • 電子書: NT$ 150

    經濟大預測特刊,每年都承載著重要使命。 世界在翻轉,全球經濟,豬羊變色。國家、產業和企業都在力拚轉型。 趨勢在翻轉,舊的主流已經傾倒,新的主流正在誕生。 如何以宏觀前瞻的視野,觀看整個經濟局勢的走向,掌握下一波關鍵趨勢, 經濟大預測特刊,就是乘載這樣使命,幫助您看見2020年經濟新局面。...

  • 電子書: NT$ 180

    2021 亞洲經濟大預測- 疫後亞洲 數位化大躍進 一場疫情,讓亞洲各國原本已進行多年的數位轉型,踩油門加速前進,不管是政府或企業,都在加速上線,疫情過後,一個領先全球的亞洲數位新世界將出現。

  • 電子書: NT$ 150

    2022亞洲經濟大預測 我們該如何與病毒共處? 消滅病毒、群體免疫已經不可能,病毒會永遠存在,一直變種,不要再期望「清零」,疫後生活可能再也回不去疫情前,我們該學習如何與病毒共處。

  • 電子書: NT$ 175

    【變動時代,公司最想要的能力】 讓團隊數位起來!

  • 電子書: NT$ 150

    姊無所畏 不需完美,只需勇敢  「姊」,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一股力量。 面對未知、多重角色、沒自信、壓力或失敗, 世界各地的新一姊們需要的,不是新能力,而是新態度。 多一份勇敢,姊,可以無畏。

  • 電子書: NT$ 150

    高齡83歲的作家黃春明,罹癌後領悟──  即便對生死豁達,也必須好好「服老」。  當身體再也追不上靈魂,生活範圍限縮為一個單點,  他給自己立下微小卻現實的目標:「不要成為家庭包袱」。  不管哪一個世代都不能再期待「被照顧」,  追求身體與心靈的雙重獨立的時代,已經來臨。   

  • 詳細資訊

    2020 鋼索上的經濟

    2019年台灣股市大豐收,漲勢凌厲,經濟成長率更是傲視亞洲四小龍!2020年投資人又該如何布局?《遠見雜誌》針對42家專業機構,進行2020投資趨勢大調查,此外,《遠見》彙整了海內外權威媒體對於2020年的各種預測,嚴選15個必懂的關鍵詞,包括「東京奧運」「影音串流大戰」「假新聞」「極端氣候」等,幫助剛剛跨入2020的讀者們,迅速掌握全球動態。

    編輯的話:

    2020年真的會更好?

    文╱楊瑪利


    在2019年最後一個月,《遠見》做了兩份調查。一份是針對一般大眾的民心動向大調查。儘管有中美貿易戰、香港亂局、英國脫歐及台灣、美國總統大選等變數,當問到對2020看法時,卻創下調查以來的最樂觀指數。有38.1%國人認為2020會變好,比去年增加4.4個百分點,認為會變差的比去年減少11個百分點。

    台灣民眾不僅看好整體經濟,連帶也看好自己的財務。有36.1%認為自己2020年的財務狀況會變好,比去年增加0.6個百分點,24.5%認為會變差,比去年減少5.1個百分點(頁64)。

    第二份調查是針對台灣的投信、投顧與證券業者徵詢對未來一年的看法。42家回卷中,50%認為2020年台灣經濟將比2019年好,只有19%認為會比較差(頁144)。

    儘管國人偏向樂觀,但外國權威機構用類似「鋼索上的經濟」來定調2020年,亦即必須戰戰兢兢才能平穩度過。到底2020年會不會更好?本期提供完整解析(頁124)。

    傳承•再創新

    在此也要跟讀者報告,多年來我擔任《遠見》社長兼總編輯,從2020年1月起將專任社長,不再兼任總編輯。我自2006年1月任《遠見》總編輯,多年來戰戰兢兢,努力提升品質。10多年來《遠見》紙本閱讀率提升許多。根據尼爾森閱讀率調查,12~65歲每百人閱讀率,《遠見》從1.8提升到2019年最高達4.9,換算下來,平均每期有80多萬人閱讀紙本《遠見》。

    因應數位與社群影音崛起,《遠見》也積極布局。近來《遠見》數位平台的GA月流量破1000萬、YouTube上架影片中,單支最高瀏覽數530多萬,為了深耕縣市發展議題,2019年新開《城市學》網路頻道。

    《遠見》也是各大新聞獎項的常勝軍。在我任內,不含入圍,共獲得69個新聞獎座,一半以上是各界認可的重要獎項,包括金鼎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兩岸新聞報導獎等。這是編輯同仁,從文字、攝影、文稿、美編、再到數位、影音,共同努力的成果。

    但我得承認,即便再熱愛新聞工作,任職太久,難免僵化,應讓年輕同仁接棒。因此在兩位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與王力行發行人支持下,由原副總編輯李建興接任新總編輯。李建興在編輯部負責過許多重大專案,包括22縣市大調查、最佳大學排行榜、二代傳承接班等,並完成許多重要封面故事,表現優異,由他帶領原有團隊,並持續引進新血,《遠見》編務肯定再上一層樓。

    一位新聞界長輩知道建興接任,對他說:「不知道該恭喜你,還是同情你」。的確,擔任《遠見》總編輯的壓力很大,但卻是非常有意義、可以對社會非常有貢獻的工作。我十分感謝兩位創辦人給我這個機會,相信建興也已準備好接棒。

    33年前高希均教授與王力行發行人,以傳播進步觀念為使命,希望《遠見》強調世界觀,帶讀者接軌國際,建立台灣為一流社會。多年來我們不忘初衷,報導均回歸創刊宗旨,這是《遠見》在媒體環境愈來愈混亂下,仍受各界信任的主因。

    我不再兼任總編輯後,仍會以社長職務,繼續推動《遠見》為台灣最優質的媒體,回應讀者期待。

    最近《遠見》做2020年預測,都是看好多於看壞。預祝台灣與讀者都能迎來更美好的2020年。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