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9月7號,臺北市立國樂團(下稱北市國)於20/21新樂季的開幕記者會上宣布了「北市國企業之友會」的成立。本會乃是由台北旅店集團戴彰紀董事長出面,號召其他企業家一起加入支持北市國的行列。北市國企業之友所認購的演出票卷,除了提供企業貴賓與員工觀賞外,也將透過台新銀行慈善基金會贈送給社福團體,邀請弱勢族群同來觀賞演出。透過企業界、北市國、社福團體所形成的「愛的三角」,讓國樂之美觸及更多的民眾。
接下來,秋季的演出也將展現北市國過往努力的碩果。11月15日的「市國之星—標新立藝Ⅰ」,將演奏《旋灣》二胡協奏曲、《排灣神話》笙協奏曲等新作。這些新曲乃是北市國為期3年的「跨樂季協奏曲委創計畫」之成果,3年來北市國廣邀作曲家為各聲部樂器作曲,範圍囊括嗩吶、柳琴、打擊樂、中阮、低音提琴、梆笛……等,幾乎為每種國樂樂器都創造了專屬的協奏曲,樂迷可在「市國之星」系列下的各節目欣賞到這些曲目。
此外,11月22日的「慶典30—TCO青年國樂團音樂會」更是北市國青年團成立30週年的慶祝盛會。素有「小市國」之稱的青年團,其前身乃是1984年成團的「北市國附設青少年國樂團」,在北市國第2任團長陳澄雄的精心培育下,北市國青年團30年來為國樂界培養出無數優秀音樂家。今日回看,更讓人對陳團長當年堅持育才的先知灼見深感敬佩。
以前賢為鑑,從本月開始,北市國也正式啟動「誰來接班—青年音樂家育成計畫」。此計畫獲得高雄市國樂團、桃園市國樂團、臺南市民族管絃樂團等3個公部門職業樂團,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共三校國樂系的響應。樂團與學校每年將合力遴選出11位35歲以下的青年音樂家,並安排音樂家參與各職業樂團的演出,為國樂界培養下一代接班的棟樑。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我們相信這股眾志成城的力量,必將為日後的國樂環境創造接二連三的佳音。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