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 02月號 2021 第271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經典雜誌 02月號 2021 第271期

  • 出版日期: 2021/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7.5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64
紙本書定價:NT$ 220
電子書售價:NT$ 16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60
經典雜誌(12期+2期) NT$160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271期
【大海.島.人】2020台灣海域生態觀察側記——白化、海龜、牛奶海
★本期封面★
攝影/蘇淮
二〇二〇年八月,小琉球西北側海域水下約十米處,原本呈橘黃色或黃綠色的一株海葵,也耐不過這一波高溫而白化;居住在海葵中的小丑魚仍不離不棄死守家園,當攝影靠近時,體型較大的小丑魚便加速游過來,彷彿在示警。如同珊瑚,海葵身上也有共生藻,會因為環境不適合生存而離開海葵,最後導致白化、甚至死亡。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44

    本期專輯,聚焦東京的音樂聖地──下北澤、澀谷、高園寺與阿佐谷, 並特邀高妍(漫畫家)、曾稔文(DSPS主唱)、望月哲(音樂Natalie編輯部)與東京音樂敗家日記(音樂自媒體), 藉由四位職人帶路,分享他們私心偏愛的東京放送場所

  • 電子書: NT$ 144

    大人的漫畫一〇〇冊 再到後來,我們終於也在現實裡遇見了漫畫般的故事與人。 依舊捧著漫畫的我們,也長成了所謂的「大人」。

  • 電子書: NT$ 144

    進擊的巨人 三萬字總調查 獻出心臟的決斷之役 PLANETS編集長宇野常寬 談《進巨》的多重詮釋路徑 文學、神話、哲學、歷史的巨人專門論

  • 電子書: NT$ 0

    認識一點點原住民──原住民的身分和原住民的名字 有些人覺得原住民享有某些特權,對其他人來說很不公平,有些人覺得原住民過去長期被歧視對待,本來就應該獲得一些補償,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很愛喝酒常常髒髒的,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運動神經很強又很會唱歌──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類刻板印象不會很準,不過很難完全...

  • 電子書: NT$ 180

    終於有一塊立足之地  不再被問從何來,也不再往那裡去  陳義芝

  • 電子書: NT$ 180

    摒除勞俗,讀一首楊牧的詩,進入文學的星圖,時辰的練習曲還在虛空召喚神祕;時代前進,也依舊有人問起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學院的樹倒下,而人們沒忘記在書頁裡擁抱,緊靠著文字。驀然回首,見詩人仍伏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詩人離世四年後,收錄五卷共三十冊的楊牧全集完整面世,這龐大縝密浩繁的工程,收納了其一生的...

  • 電子書: NT$ 95

    《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 圖文滿載的臺灣史推廣雜誌《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創刊於 2009 年,是全國第一本大眾向臺灣歷史圖文雜誌,每期主題結合最前沿的臺灣史學術成果及當代社會關懷,以另類觀點、趣味的敘事,重新呈現歷史素材。除獲得歷史愛好者、教師社群及愛書人之...

  • 電子書: NT$ 144

    YOASOBI 小說╳音樂的轉換魅力 「無論從音樂、從小說、從MV進入作品都好。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享受YOASOBI的作品。」 ——Ayase 跨越了小說、動畫、MV等媒介,YOASOBI的音樂始終能將角色幽微的心境呈現得細緻而透徹,翻開複雜的和弦和華麗的敘事,真正吸引著樂迷...

  • 電子書: NT$ 0

    有時候會被宣傳得像是神話──關於閱讀這回事 做出版生意,當然覺得「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教育體系甚或整個社會氛圍,大抵也把「閱讀」視為重要的事,某些活動為了鼓勵閱讀而發起,某些說法讓閱讀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和偉大的意義。 奇妙的是,事實證明,這些說法在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人真的產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

  • 電子書: NT$ 0

    跨界,也跨向世界──台灣推理的奇幻旅程! 近年來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的台劇,出現犯罪推理題材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從本土推理小說改編的作品,也有國內推理小說作者加入編劇團隊的例子。 為什麼影視工作者越來越重視這類題材?或者反過來說,選擇這類題材,對戲劇製作而言有什麼好處、什麼優勢?...

  • 電子書: NT$ 0

    這獎那獎到底有什麼不同?世界性文學獎一次看! 某些書或作家的宣傳詞有「諾貝爾文學獎入圍」,有些書明明既叫好又叫座但卻沒有資格參加某個文學獎,某些獎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你不知道到底哪裡厲害,某些獎你根本不知道是在頒什麼意思的。 每年10月左右是許多國際文學獎公布獲獎名單書單的熱門時段,每...

  • 電子書: NT$ 0

    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專屬於你的犢家告白! 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邁入第二屆,成為歲末華文出版重頭大戲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因為這個獎項並非單找業內人士或專家學者評選,而是邀集讀者一起決。 作家們進入票選名單的資料,必須在每年限定期間內出版新書、新書曾經進入過Readmoo讀墨的暢銷榜,並且...

  • 電子書: NT$ 0

    2023 書市大回顧!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百大暢銷榜! 每年的年度暢銷榜都反應了當年的書市狀況,不過之前從未有哪一年的戰況如此激烈;2023年的年度暢銷榜直到公布之前,前幾名都還處在「有幾個讀者買書就會改變排名」的緊張狀態,實在太刺激了! 不過看暢銷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暢銷榜...

  • 電子書: NT$ 144

    「你最光榮的時刻是何時?我呢,就只有現在啊!」 青春鬪魂物語 日本現場直擊.漫畫家對談.運動敘事手法.湘北戰術解析 井上雄彥藝術論.日本寫實派漫畫.運動文學淺談 漫畫封面大跨頁全集合

  • 出版日期:2024-02-17
    電子書: NT$ 120

    4 朵 拉 英雄歸來

  • 詳細資訊

    271期
    【大海.島.人】2020台灣海域生態觀察側記——白化、海龜、牛奶海

    ★本期封面★
    攝影/蘇淮
    二〇二〇年八月,小琉球西北側海域水下約十米處,原本呈橘黃色或黃綠色的一株海葵,也耐不過這一波高溫而白化;居住在海葵中的小丑魚仍不離不棄死守家園,當攝影靠近時,體型較大的小丑魚便加速游過來,彷彿在示警。如同珊瑚,海葵身上也有共生藻,會因為環境不適合生存而離開海葵,最後導致白化、甚至死亡。

    ★歲時風土紀★
    傳說裡,年是隻獸,惡狠且生猛得很,我們不斷地被撕咬吞食每分每秒,一年去、一年又將來,無非是一段回顧與總結之後,還能平安團聚。
    ──度歲:過一個好年
    撰文/鄭接黃
    攝影/安培淂

    ★建築台灣★
    台中太平育賢社宅模型置於尚未完工的區域一角,八年二十萬戶社宅正如火如荼地開闢中,社宅讓抽中者安居,但龐大的居住問題仍須被重視。
    ──人人住得起的未來:台灣社會住宅下一步
    撰文/陳芛薇
    攝影/劉子正

    ★動物人間★
    一臉呆萌的柴犬,剛斷奶就被送進展售櫥窗。無論幾十元、還是幾萬元,當生命有了「可計算性」,影響的不只一隻動物,而是動物族群及生態。
    ──生命標價?寵物市場背後的陰影
    撰文/吳佳珍
    攝影/安培淂

    ★中國視窗★
    上海姑娘奈奈手持一根自拍棒,在市場即興直播起來。網路上竄紅的名人,把自己「毫不保留」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飆高的點閱率背後帶來龐大商機。
    ──網紅:一切如流星閃過
    撰文.攝影/金峰

    ★自然人★
    全台灣野地裡的雜草中,有多達上百種以上的植物,可以作為青草茶原料。百年來,先人的智慧傳承,不同的青草配方調製出不同味道的青草香。
    ──青草:野地裡的台灣生命力
    撰文.攝影/陳應欽

    ★本期精選探索文章★
    卑爾根與奧斯陸間的卑爾根鐵道,連結挪威東西兩方,從峽灣到峻嶺,穿越海拔一千兩百米的哈當厄爾高原,是歐洲大陸最高、也是最壯觀的鐵道。
    ──極地鐵道探索:挪威的卑爾根鐵道
    撰文.攝影/Enrico Martino 撒拉威女孩在阿爾及利亞的難民營中生活著,在這個政治及經濟情勢

    複雜的撒哈拉沙漠角落,撒拉威人努力地追求屬於他們的自由國度。
    ──西撒哈拉戰雲再現
    撰文/Anna Pozzi 攝影/Bruno Zanzottera/Parallelozero


    【編者的話】

    時光飛逝,邁入二○二一年後,元旦前腳離開,農曆年緊接著就要到來。對現代人來說,元旦「跨」年、初一「過」年,好像是再天經地義不過的事,卻忽略了在歷史的演變上,它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

    在全新的牛年,《經典》【歲時風土】系列,特別推出〈度歲——過一個好年〉作為賀歲。除了介紹台灣引進西曆的源由外,在農曆方面,大家或許熟悉「年獸」的故事,卻可能對「沉地」傳說感到陌生。所以本文中,除了詳盡介紹這段島嶼傳奇外,也把初二到十六之間的各項習俗,一一詳細解釋。

    同樣,要過年了,忙著打掃之餘,很多人可能盼望著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而不得。跟健康一樣,台灣的居住,也存在著三高的問題:高自有率、高空屋率、高房價;而三者的來源,又全都與「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有關。

    如果放在傳統的文化脈絡裡,有土斯有財的想法,或許有其安頓社會的正面意義。只是一旦擁有的慾望逾越了基本的需求,安身立命的房子成了投資理財的工具,社會、民心,就難以安頓了。

    繼〈想望的社會住宅——構築都市公共居住願景〉(《經典》252期)後,《經典》【建築台灣】系列,由撰述陳芛薇再度執筆的〈社會住宅的下一步〉一文,以明倫社宅爭議為引子,剖析台灣社宅目前最大困境,還在於存量上的遠遠不足;在這部分,包租代管與租金補貼,是政府挹注社宅存量的兩個作法,具正面意義;但以自償企圖興建更多社宅的說法,乍聽下言之成理,進一步思索卻不難發現它有根本上的盲點,即它明顯忽視了社宅的本質在於照顧弱勢,此外,也讓主其事者惰於嘗試其他遠較提高租金更為有效的作法,例如,利用一、二樓作為商業空間,以營收作為興建社宅的財源。

    大過年的談居住正義或許嚴肅,卻是無可逃避的課題。一如談寵物,如果我們視牠們為家人,買賣、標價的行為,對牠們來說情何以堪?在讀完撰述吳佳珍所寫的〈生命標價——寵物市場背後的陰影〉後,終於了解佳珍何以在寫作【動物人間】系列時,幾番提及愈是深入這系列,她的心情愈是沉重的原因。同樣地,閱讀蘇淮的〈二〇二〇台灣海域生態觀察側記——海洋的未來〉,也讓人對於珊瑚、海龜、鯨豚以及鯊魚等海洋生物的處境,更為擔心了。

    要過年了,除了房子之外,也讓我們一起「牛」轉乾坤,來一場觀念上的除舊布新吧!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陳世慧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