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60 | |
經典雜誌(12期+2期) | NT$1600 |
266期
【水啊】馳騁藍色國土──海域開放正是時候
★本期封面★
封面攝影/王文彥
一艘美麗的尼普頓(Neptune)五十呎單體帆船,載著十多名潛水客,正駛向龜山島著名的潛水袐境「牛奶海」。海洋作為國土的延伸,本該暢行無阻,但受限於歷史因素與行政官僚的保守心態,綠燈變紅燈,台灣人竟因被放大了的恐懼,退縮困守於小島。拋開狹隘的島國心態,開放水域讓國人馳騁其上,才是海洋國家該有的態度。
本期專輯,聚焦東京的音樂聖地──下北澤、澀谷、高園寺與阿佐谷, 並特邀高妍(漫畫家)、曾稔文(DSPS主唱)、望月哲(音樂Natalie編輯部)與東京音樂敗家日記(音樂自媒體), 藉由四位職人帶路,分享他們私心偏愛的東京放送場所
大人的漫畫一〇〇冊 再到後來,我們終於也在現實裡遇見了漫畫般的故事與人。 依舊捧著漫畫的我們,也長成了所謂的「大人」。
進擊的巨人 三萬字總調查 獻出心臟的決斷之役 PLANETS編集長宇野常寬 談《進巨》的多重詮釋路徑 文學、神話、哲學、歷史的巨人專門論
認識一點點原住民──原住民的身分和原住民的名字 有些人覺得原住民享有某些特權,對其他人來說很不公平,有些人覺得原住民過去長期被歧視對待,本來就應該獲得一些補償,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很愛喝酒常常髒髒的,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運動神經很強又很會唱歌──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類刻板印象不會很準,不過很難完全...
摒除勞俗,讀一首楊牧的詩,進入文學的星圖,時辰的練習曲還在虛空召喚神祕;時代前進,也依舊有人問起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學院的樹倒下,而人們沒忘記在書頁裡擁抱,緊靠著文字。驀然回首,見詩人仍伏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詩人離世四年後,收錄五卷共三十冊的楊牧全集完整面世,這龐大縝密浩繁的工程,收納了其一生的...
《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 圖文滿載的臺灣史推廣雜誌《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創刊於 2009 年,是全國第一本大眾向臺灣歷史圖文雜誌,每期主題結合最前沿的臺灣史學術成果及當代社會關懷,以另類觀點、趣味的敘事,重新呈現歷史素材。除獲得歷史愛好者、教師社群及愛書人之...
YOASOBI 小說╳音樂的轉換魅力 「無論從音樂、從小說、從MV進入作品都好。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享受YOASOBI的作品。」 ——Ayase 跨越了小說、動畫、MV等媒介,YOASOBI的音樂始終能將角色幽微的心境呈現得細緻而透徹,翻開複雜的和弦和華麗的敘事,真正吸引著樂迷...
有時候會被宣傳得像是神話──關於閱讀這回事 做出版生意,當然覺得「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教育體系甚或整個社會氛圍,大抵也把「閱讀」視為重要的事,某些活動為了鼓勵閱讀而發起,某些說法讓閱讀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和偉大的意義。 奇妙的是,事實證明,這些說法在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人真的產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
跨界,也跨向世界──台灣推理的奇幻旅程! 近年來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的台劇,出現犯罪推理題材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從本土推理小說改編的作品,也有國內推理小說作者加入編劇團隊的例子。 為什麼影視工作者越來越重視這類題材?或者反過來說,選擇這類題材,對戲劇製作而言有什麼好處、什麼優勢?...
這獎那獎到底有什麼不同?世界性文學獎一次看! 某些書或作家的宣傳詞有「諾貝爾文學獎入圍」,有些書明明既叫好又叫座但卻沒有資格參加某個文學獎,某些獎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你不知道到底哪裡厲害,某些獎你根本不知道是在頒什麼意思的。 每年10月左右是許多國際文學獎公布獲獎名單書單的熱門時段,每...
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專屬於你的犢家告白! 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邁入第二屆,成為歲末華文出版重頭大戲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因為這個獎項並非單找業內人士或專家學者評選,而是邀集讀者一起決。 作家們進入票選名單的資料,必須在每年限定期間內出版新書、新書曾經進入過Readmoo讀墨的暢銷榜,並且...
2023 書市大回顧!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百大暢銷榜! 每年的年度暢銷榜都反應了當年的書市狀況,不過之前從未有哪一年的戰況如此激烈;2023年的年度暢銷榜直到公布之前,前幾名都還處在「有幾個讀者買書就會改變排名」的緊張狀態,實在太刺激了! 不過看暢銷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暢銷榜...
「你最光榮的時刻是何時?我呢,就只有現在啊!」 青春鬪魂物語 日本現場直擊.漫畫家對談.運動敘事手法.湘北戰術解析 井上雄彥藝術論.日本寫實派漫畫.運動文學淺談 漫畫封面大跨頁全集合
266期 【水啊】馳騁藍色國土──海域開放正是時候
★本期封面★
封面攝影/王文彥
一艘美麗的尼普頓(Neptune)五十呎單體帆船,載著十多名潛水客,正駛向龜山島著名的潛水袐境「牛奶海」。海洋作為國土的延伸,本該暢行無阻,但受限於歷史因素與行政官僚的保守心態,綠燈變紅燈,台灣人竟因被放大了的恐懼,退縮困守於小島。拋開狹隘的島國心態,開放水域讓國人馳騁其上,才是海洋國家該有的態度。
★人樹之間★
吳佩芬以高枝剪悉心採下五掌楠上的種實,腰間的攀樹坐帶方便高處移動及防滑落。這一雙撮合種子與土地的媒妁之手,掌握了森林的未來。
──攀樹採種人:膽識兼具的「森林接生婆」 撰文/潘美玲 攝影/劉子正
樹型優美的印度紫壇上披掛著七名攀樹者探索自然、挑戰體能極限。除了休閒,攀樹的技能更可用來採種、修剪、調查生態。攀樹,親近自然,更讓攀樹者學會了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攀樹:人與大樹的親密接觸 撰文/潘美玲 攝影/劉子正
★出神入話★
褓抱是世上最靠近的距離,或拍撫,或輕聲安慰,就怕孩子長不大。且看台灣民間信仰,在生也難、育也難的困境下,對生育歷程的溫柔理解。
──求籽種生:代代相傳的生育信仰 撰文/鄭接黃 攝影/安培淂
★大海‧島‧人★
經過五十天孵化期,平背龜寶寶爬出沙窩,迎向新世界。作者特別前往澳洲西部黑德蘭港擔任志工,近身觀察這種當地限定的海龜。
──平背龜:千里一遇「澳洲限定版海龜」 撰文.攝影/蘇淮
★減法時代★
個人賣家以手機直播販賣皮包。疫情蔓延,虛擬購物加速成長,可能減少碳足跡,卻新增大量耗材。消費時如何減少廢棄是新時代不容忽視的事。
──宅經濟:減碳不節能? 撰文/陳芛薇 攝影/劉子正
★本期推薦 精選專題★
滿載從岸上砍下的樹枝,岡維埃漁民準備到湖中建造人工漁場。位在貝南的岡維埃,居民仰賴諾奎湖維生,他們被稱為「托菲努」──被水拯救的人。
──【探索世界】西非水上村落:漂浮的托菲努人 撰文/ Alexie Valois 攝影/ Pascal Maître
中國木雕藝術有悠久歷史和強烈的民族特徵,不單是工藝技法,更是傳說故事的承載,還延續了樹的生命。在開光儀式之後,成為安撫世人的身影。
──【中國視窗】吉木成佛:萬般著相是造化 撰文.攝影/曠惠民
傳統神戲卡塔卡利,以誇飾的妝扮、戲服與臉譜詮釋印度教故事。在喀拉拉邦,淵源流傳的神聖故事與尋常生活,融合得虛實難辨。
──【探索世界】神氣大融合:印度瑰寶喀拉拉邦 撰文.攝影/ Enrico Martino
【編者的話】
去過紐西蘭的讀者,心底很難不留下幾道風景,除了電影《魔戒》裡哈比人佛羅多(Bilbo Baggins)的家鄉,那山脈起伏,宛如童話場景般的夏爾(Shire)(實地名稱是Matamata)外,從北島到南島,從奧克蘭、威靈頓、基督城到皇后鎮,所到之處,只要有海灣,就有大大小小的遊艇停泊,對於有近兩成家庭至少擁有一艘以上自用遊艇的紐西蘭人來說,船隻就猶如機汽車,而海洋,則是陸地的延伸,是一條條湧動的道路。
這才是島國的日常、島國的生活,只是紐西蘭是島國,台灣又何嘗不是?但兩者間的差距,卻有如雲泥之別。個中的原因,不管是海禁或迷信,都是老掉牙的說法了,明明解嚴已久,但我們的思維卻還沒跟上,一千五百多公里(含澎湖)的海岸處處可見「危險海域」標誌,只能說是政府的失職。
此次〈馳騁藍色國土——海域開放正是時候〉一文的完成,最要感謝的是開放水域聯盟的夥伴們。
他們長時期地為開放水域而努力,即使當中受到百般阻撓,但堅定的信念,並不因此而動搖。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七月十一日航海節那天,有幸與他們一起划獨木舟(水性不佳的我是坐唯二的帆船)出海,沿途,眾人除了暢談氣候和水文對這趟行程的影響外,教練李元治也一再提醒眾人要小心避開漁夫們所設的定置漁網,避免影響他人生計,「海是大家的,應該共享,而不是獨攬。」他說。
除了談海域開放外,本期的〈攀樹採種人——膽識兼具的森林接生婆〉對於得爬到高處採種的採種人,有著深入生動的描繪,同樣也是文稿召集人潘美玲所寫的〈攀樹——人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則是由採種此一特殊行業所衍生的自然書寫。撰述陳芛薇的〈宅經濟——減碳不節能?〉,探討宅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過度包裝的結果,是造成垃圾量的大幅增加。因為拍照困難,同仁都動用了個人的關係,是另外一種辛苦。備受讀者喜愛的【出神入話】系列,撰述鄭接黃這次所寫的〈求籽種生——代代相傳的生育信仰〉,讓我們看到了過去生養孩子的困難。生命的誕生已屬奇蹟,能健健康康地存活下來並且長大,更是不容易。
最後,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憑藉著深厚實力,資深攝影劉子正以【人樹之間】專題拿下今年度金鼎獎最佳攝影,在此恭賀他,也和大家分享這分喜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陳世慧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