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01月號/2022 第332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數位時代 01月號/2022 第332期

1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5.9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00
紙本書定價:NT$ 150
電子書定價:NT$ 150
電子書售價:NT$ 135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原價 售價
電子書 NT$150 NT$135
數位時代(6期) NT$999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電動車、綠能、5G掀熱潮,半導體全布局的關鍵拼圖
白話解析 第3類半導體

全球節能減碳大趨勢引爆電動車、綠能產業發展,只占全球半導體不到1%產值的第3類半導體,憑什麼吸引各國目光?蘋果、特斯拉、台積電、鴻海等科技巨頭,為何爭先恐後投入?被掐住原料命脈的台灣,如何在矽製程領跑的地位中保持領先?一次讀懂完整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拼圖——第3類半導體熱潮與魅力。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35

    100科技微趨勢 預見2025年5大浪潮 放眼未來3年,還會有哪些新科技應用?《數位時代》彙整出100個關鍵科技趨勢發展,帶領讀者洞燭機先。

  • 電子書: NT$ 135

    深度解讀元宇宙 連結了現實與虛擬的「元宇宙」,成熟落地的期限未定,卻已引發無窮無盡的想像,吸引科技巨頭爭相布局。一次讀懂元宇宙的前世、現在與未來,加入宇宙拓荒者行列。

  • 電子書: NT$ 135

    一次讀懂Web3新浪潮 這是近20年來,網路最大的一次變革,Web3究竟是炒作、泡沫,還是不能錯過的趨勢?《數位時代》帶你走進Web3世界,抽絲剝繭,一次讀懂。

  • 電子書: NT$ 120

    快商務開戰! 打開手機、點選App,你今天的晚餐、周末準備下廚的食材,甚至是突然需要一條USB傳輸線,都能在1小時內送到家門口...你是否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

  • 電子書: NT$ 120

    區塊鏈上的金融新世界 無論是資產買賣或金融交易,透過區塊鏈施展的魔法走向虛擬化,實體與虛擬世界的界線逐漸融合,一個全新的世界,儼然成形。

  • 電子書: NT$ 120

    無程式碼時代來了! 當寫程式的門檻降低、可選擇的數位工具變多,不管大企業或小公司,還是工程師或一般工作者,都將受到「無程式碼時代」的衝擊。而你,做好準備了嗎?

  • 電子書: NT$ 120

    深度解析電動車狂潮 電力,正重新改寫百年汽車產業遊戲規則。當電動車狂潮席捲全世界,全球新創、科技巨擘、傳統車廠競相投入,產業鏈大洗牌後,移動科技的下一步在哪裡?  

  • 電子書: NT$ 120

    傳統廣告失靈, 全球6,000億美元行銷預算大洗牌 MarTech行銷科技新浪潮 我們每天可以接觸到3,500個品牌,平均每分鐘會看到2.4個,這麼多企業在競逐你的眼球,你,為誰停留? 你可能厭倦廣告,總是毫不猶豫按下「×」,也說不出上一支看過的廣告是什麼內容,但有一波蠢蠢欲動的新勢力...

  • 電子書: NT$ 120

    2021數位行銷快攻略 線上消費爆發式成長,一次掌握流量、獲客策略  

  • 詳細資訊

    電動車、綠能、5G掀熱潮,半導體全布局的關鍵拼圖
    白話解析 第3類半導體

    全球節能減碳大趨勢引爆電動車、綠能產業發展,只占全球半導體不到1%產值的第3類半導體,憑什麼吸引各國目光?蘋果、特斯拉、台積電、鴻海等科技巨頭,為何爭先恐後投入?被掐住原料命脈的台灣,如何在矽製程領跑的地位中保持領先?一次讀懂完整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拼圖——第3類半導體熱潮與魅力。

     

    【編者的話】

    記者如何在元宇宙採訪?

    元宇宙討論沸沸揚揚,虛實並存的世界在10年內將迅速展開,生活中將出現許多過去沒有的狀況,我們勢必得學會新態度,更快適應新生活。

    去年12月,一家出版社安排媒體與位在美國的某書籍作者線上對談,同事看到是「線上訪談」,就好整以暇在時間快到時,準備在公司辦公室上線訪問,殊不知,這是出版社安排一群記者在「實體記者會現場」與對方越洋視訊,最後緊急改以其他方式彌補疏忽。

    更早在9月,疫情仍不安,一場重要嘉賓雲集的記者發布會,通知以線上方式供記者參與,但會議開始後,鏡頭掃視會場,才發現原來主辦方也開放記者參加實體發布會!所以不少機動性高的記者關上桌前鏡頭,匆匆趕往記者會現場,希望不只是被動式觀看會議,能進一步參與。但這不是意味線上會議不好,線上會議的優點明顯,科技業朋友大讚工作效率大增不少,跟高雄分公司開會完還能做很多事,以往中南部分公司或客戶會議,即便搭高鐵往返,但一天已做不了太多事。

    記者自然也體會線上訪問的便利,所以很多同事會約線上視訊訪問,甚至記者會若有線上跟實體,也選擇線上參加。但某種層面來說,線上記者會的參與互動度絕對比實體低,能觸及的團隊人數也受限,甚至一旦技術出包,線上與會只有乾瞪眼的份,所以有機會,我總會提醒記者:別當直播記者。

    趨勢科技12月發表一部類似Netflix劇情片的《Project 2030》影集,總計9集,內容是為跟觀眾一起盡情想像未來的世界,一起體驗數據隱私的重要性,大家有空不妨一看。還記得第二集裡頭有個橋段是新聞頻道《真相2023》的記者,在家裡桌前正襟危坐,進入虛擬訪談會議室,與一樣是虛擬分身的醫療科技企業CEO面對面。當記者咄咄逼人地質問產品出包的CEO是否找出問題所在時,CEO「本體」在自家中,站起身,離開座位焦慮地抓頭苦思如何應對,但虛擬分身仍然在會議室裏態度自若的坐在椅上,直到真正的CEO坐回原位繼續回答問題。

    未來記者訪談會發展到這種狀態嗎?這一天若到來,真實跟虛假更難區分,記者洞察的技能也需要重新修改,對方的神情再也不是線索,當取得的資料有限下,真相是什麼?愈來愈多名人臉書的發文與他們所處的階段差異頗大,臉書已經成為行銷媒體,當愈來愈不面對面,我們的感官勢必也需學新的經驗了。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