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 03月號/2022 第284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經典雜誌 03月號/2022 第284期

  • 出版日期: 2022/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48.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64
紙本書定價:NT$ 220
電子書售價:NT$ 16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60
經典雜誌(12期+2期) NT$160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284期 【深入現場】權與力的輪送:俄羅斯天然氣開採直擊

★本期封面★
攝影/金峰
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上,工人正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這條掌握在俄羅斯手中的管線將通往歐洲。攝影師金峰深入這片極地長達十年,走入俄軍嚴格管制的戰略區,走入跨國能源企業的驚人工業設施,也走入極地勞工艱苦的工作現場,他們生活的城市,以及因為資源榨取而受傷的大地,將地緣政治複雜的折衝,化為最具體深刻的影像見證。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44

    本期專輯,聚焦東京的音樂聖地──下北澤、澀谷、高園寺與阿佐谷, 並特邀高妍(漫畫家)、曾稔文(DSPS主唱)、望月哲(音樂Natalie編輯部)與東京音樂敗家日記(音樂自媒體), 藉由四位職人帶路,分享他們私心偏愛的東京放送場所

  • 電子書: NT$ 144

    大人的漫畫一〇〇冊 再到後來,我們終於也在現實裡遇見了漫畫般的故事與人。 依舊捧著漫畫的我們,也長成了所謂的「大人」。

  • 電子書: NT$ 144

    進擊的巨人 三萬字總調查 獻出心臟的決斷之役 PLANETS編集長宇野常寬 談《進巨》的多重詮釋路徑 文學、神話、哲學、歷史的巨人專門論

  • 電子書: NT$ 0

    認識一點點原住民──原住民的身分和原住民的名字 有些人覺得原住民享有某些特權,對其他人來說很不公平,有些人覺得原住民過去長期被歧視對待,本來就應該獲得一些補償,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很愛喝酒常常髒髒的,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運動神經很強又很會唱歌──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類刻板印象不會很準,不過很難完全...

  • 電子書: NT$ 180

    終於有一塊立足之地  不再被問從何來,也不再往那裡去  陳義芝

  • 電子書: NT$ 180

    摒除勞俗,讀一首楊牧的詩,進入文學的星圖,時辰的練習曲還在虛空召喚神祕;時代前進,也依舊有人問起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學院的樹倒下,而人們沒忘記在書頁裡擁抱,緊靠著文字。驀然回首,見詩人仍伏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詩人離世四年後,收錄五卷共三十冊的楊牧全集完整面世,這龐大縝密浩繁的工程,收納了其一生的...

  • 電子書: NT$ 95

    《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 圖文滿載的臺灣史推廣雜誌《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創刊於 2009 年,是全國第一本大眾向臺灣歷史圖文雜誌,每期主題結合最前沿的臺灣史學術成果及當代社會關懷,以另類觀點、趣味的敘事,重新呈現歷史素材。除獲得歷史愛好者、教師社群及愛書人之...

  • 電子書: NT$ 144

    YOASOBI 小說╳音樂的轉換魅力 「無論從音樂、從小說、從MV進入作品都好。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享受YOASOBI的作品。」 ——Ayase 跨越了小說、動畫、MV等媒介,YOASOBI的音樂始終能將角色幽微的心境呈現得細緻而透徹,翻開複雜的和弦和華麗的敘事,真正吸引著樂迷...

  • 電子書: NT$ 0

    有時候會被宣傳得像是神話──關於閱讀這回事 做出版生意,當然覺得「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教育體系甚或整個社會氛圍,大抵也把「閱讀」視為重要的事,某些活動為了鼓勵閱讀而發起,某些說法讓閱讀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和偉大的意義。 奇妙的是,事實證明,這些說法在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人真的產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

  • 電子書: NT$ 0

    跨界,也跨向世界──台灣推理的奇幻旅程! 近年來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的台劇,出現犯罪推理題材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從本土推理小說改編的作品,也有國內推理小說作者加入編劇團隊的例子。 為什麼影視工作者越來越重視這類題材?或者反過來說,選擇這類題材,對戲劇製作而言有什麼好處、什麼優勢?...

  • 電子書: NT$ 0

    這獎那獎到底有什麼不同?世界性文學獎一次看! 某些書或作家的宣傳詞有「諾貝爾文學獎入圍」,有些書明明既叫好又叫座但卻沒有資格參加某個文學獎,某些獎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你不知道到底哪裡厲害,某些獎你根本不知道是在頒什麼意思的。 每年10月左右是許多國際文學獎公布獲獎名單書單的熱門時段,每...

  • 電子書: NT$ 0

    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專屬於你的犢家告白! 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邁入第二屆,成為歲末華文出版重頭大戲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因為這個獎項並非單找業內人士或專家學者評選,而是邀集讀者一起決。 作家們進入票選名單的資料,必須在每年限定期間內出版新書、新書曾經進入過Readmoo讀墨的暢銷榜,並且...

  • 電子書: NT$ 0

    2023 書市大回顧!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百大暢銷榜! 每年的年度暢銷榜都反應了當年的書市狀況,不過之前從未有哪一年的戰況如此激烈;2023年的年度暢銷榜直到公布之前,前幾名都還處在「有幾個讀者買書就會改變排名」的緊張狀態,實在太刺激了! 不過看暢銷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暢銷榜...

  • 電子書: NT$ 144

    「你最光榮的時刻是何時?我呢,就只有現在啊!」 青春鬪魂物語 日本現場直擊.漫畫家對談.運動敘事手法.湘北戰術解析 井上雄彥藝術論.日本寫實派漫畫.運動文學淺談 漫畫封面大跨頁全集合

  • 出版日期:2024-02-17
    電子書: NT$ 120

    4 朵 拉 英雄歸來

  • 詳細資訊

    284期 【深入現場】權與力的輪送:俄羅斯天然氣開採直擊

    ★本期封面★
    攝影/金峰
    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上,工人正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這條掌握在俄羅斯手中的管線將通往歐洲。攝影師金峰深入這片極地長達十年,走入俄軍嚴格管制的戰略區,走入跨國能源企業的驚人工業設施,也走入極地勞工艱苦的工作現場,他們生活的城市,以及因為資源榨取而受傷的大地,將地緣政治複雜的折衝,化為最具體深刻的影像見證。

    ★特別報導★
    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一對父子正行經博物館前的戰爭展覽品。烏克蘭與俄羅斯擁有共同的歷史根源,發展出恩怨情仇交織的歷史關係。
    ──同門鬩牆?從俄烏千年淵源談起
    撰文/魏百谷

    ★深入現場★
    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上,工人們正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當歐洲的能源開關掌握在俄國之手時,北極也成為霸權競爭的寒冰前線。
    ──權與力的輸送:俄羅斯天然氣開採直擊
    撰文.攝影/金峰

    ★草葉集★
    育種改良下,花椰菜有了繽紛色彩。蔬菜種原有如待探索的知識寶藏,多樣的基因庫造就無限可能。妥善保種,為不確定的未來作好準備。
    ──備份未來:蔬菜的種原密碼
    撰文/潘美玲 攝影/劉子正

    ★通往何方★
    一列火車穿過車水馬龍的員林街頭上方,橫越市區百年的鐵路,如今被隱藏在高架橋的牆後。與軌道一同在城市中消失的記憶,還能被找回嗎?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軌道:從彰化雙城看鐵路立體化
    撰文/林靖豪 攝影/黃世澤

    ★一方印記★
    先後住有王貫英與方荷生兩位聞人的南機場社區,也是作者林立青母親的娘家。儘管破敗老舊,改建傳聞不斷,它卻翔實記錄了台灣的建築史。
    ──從王貫英,到方荷生:我的南機場
    撰文/林立青 攝影/安培淂

    ★藏美日常★
    雖是附屬建物,陽台兼具景觀休閒與洗衣晒衣功能,讓它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街景的一部分,如能善加運用,對住戶與市容都有幫助。
    ──陽台物語
    撰文/陳世慧 攝影/安培淂


    ★本期精選 探索文章★
    立陶宛反納粹蘇維埃戰士的雕塑,卻反成蘇聯極權象徵,提醒著在內外危機中走向民主的波羅的海國家,自由非一勞永逸,不能遺忘過去。
    ──揮別陰霾:波羅的海三小國的自由之路
    撰文.攝影/Eugénie Baccot & Cyril Abad
       
    蒙古牧羊人以特製的鐵梳,從山羊身上梳下羊絨,羊絨是羊毛根部為了禦寒而長出的一層細毛,既輕薄又溫暖,深受全球市場歡迎。
    ──尋找金羊毛:蒙古牧民的永續生存之道
    撰文.攝影/Alessandra Monti/PARALLELOZERO


    【編者的話】
    才開春沒多久,疫情依然肆虐,俄國與烏克蘭的邊境上空,卻多了一道厚厚的烏雲。在國際間,恩怨情仇糾纏不休的國家不少,文化根源同為基輔羅斯的烏、俄兩國也是其一。加上此次事件涉及歐盟各國與美國各自在經濟、能源與戰略上的利益,原本就盤根錯節的情勢,更顯得複雜萬端。

    源於台灣的媒體向來對於俄烏的關注不多,為了協助讀者快速掌握來龍去脈,本期的《經典》雜誌,特別邀請到台灣少數的俄羅斯研究權威,政治大學俄羅斯所的魏百谷副教授,撰寫【特別報導】〈同門鬩牆——從俄烏千年淵源談起〉一文。此外,深受經典讀者喜愛的金峰,這次則不畏酷寒,深入西伯利亞的天然氣田現場,在〈權與力的輸送——俄羅斯天然氣開採直擊〉一文中,以多幀精彩絕倫的照片,讓我們洞悉能源政治背後的利害糾葛。

    看完令人心情沉重的國際局勢,擁抱自然,是最好的療癒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苔蘚,是平常走在路上,不時可在路面、牆角、水溝出口處看到的植物,但近年來隨著微景觀盆栽大受歡迎,過去經常受忽視的它,也開始受到矚目。

    本期的【草葉集】,透過〈苔蘚――微觀植物 宏觀生態〉一文,文稿召集人潘美玲除了介紹了關於苔蘚,許多「你所不知道的許多事」,如苔和蘚原來不同,台灣有高達一千四百多種苔蘚,以及愛苔如痴的日本,苔蘚的產值一年約一億台幣等知識外,順道也洗刷了它不少的冤屈,例如,苔蘚溼卻不滑,滑的是附生其上的藍綠藻等;又被認為會破壞水泥結構的它們,其實沒有根系,對岩石風化能力不高,所以基本上是無害的。

    看完苔蘚,有綠拇指天分的讀者,恐怕手都癢了,這時,放眼整間屋子,陽台顯然是最適合種植的空間。在本期【藏美日常】系列的〈陽台物語〉裡,筆者簡單耙梳了陽台在住宅史上的變遷,在台灣出現的年代,及它對生活與市容的實際功能,美麗的陽台洗滌疲憊,也是反映公民素質的場所。

    最後,【通往何方】這次來到彰化。彰化的火車站、調車場、扇形車庫,是彰化重要的觀光資產,全世界鐵道迷都會來朝聖。但彰化鐵路高架化的工程,除了將遷移現有的調車場外,也會影響扇形車庫的功能;歷史資產累積不易,四百億預算更是一筆巨資,《經典》撰述林靖豪在〈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軌道――從彰化雙城看鐵路立體化〉的報導中,舉已經高架化的員林為例,值得一讀再讀。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陳世慧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