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藝文手帖- ISSUE 04(2022年12月)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新竹縣藝文手帖- ISSUE 04(2022年12月)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2.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68
電子書售價:NT$ 0
暢讀包
輕暢讀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新竹縣.藝文手帖》2022年3月創刊,透過這本季刊匯集在地深厚的藝文能量,讓更多人從藝術文化的角度認識更多視角的新竹縣,歡迎大家隨時上網免費閱讀本刊各期電子版。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0

    57年1月出刊的《台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觀光、市政及生活型態等資訊,且讓這本走過半世紀的城市相簿,陪你迎接身處臺北的每個動人時刻。

  • 電子書: NT$ 0

    《TAIPEI》 台湾の首都からのストーリーを伝える季刊誌。完全に英語と日本語で制作され、文化、ホットスポット、ライフスタイル、人物特集など、さまざまなテーマを探求しています。台北についての分かりやすく情報満載の紹介を世界に提供します。

  • 電子書: NT$ 0

    新竹縣政府發行的《好客竹縣》觀光季刊,為展現竹縣特色,特以「好客竹縣Hakka Hsin Chu」命名。自2009 年創刊起,致力推廣竹縣旅遊發展,並為讀者尋找更多新竹縣在地美好的人、事、物。翻開地圖,整個新竹縣共分為13個鄉鎮,從最北的新豐鄉到深入山林的五峰鄉、尖石鄉,各區擁有不同特色。除了純樸客...

  • 電子書: NT$ 66

    《幼獅文藝》電子精選版!搶鮮看! 「青年關懷第一品牌」,劃分「社會關懷」、「生活空間」、「多元文學」三大方向;另秉持文學初衷,擴大文學涵義,特列「類型文學」徵稿。

  • 電子書: NT$ 0

    57年1月出刊的《台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觀光、市政及生活型態等資訊,且讓這本走過半世紀的城市相簿,陪你迎接身處臺北的每個動人時刻。

  • 電子書: NT$ 0

    本期封面故事「宜居城市 臺中我的家」,專訪來到臺中的各領域藝文工作者,包含再現漢唐失傳國寶級工藝「翡翠青瓷」的何志隆,選擇在臺中成立作品展示中心;曾入圍香港電影最高榮耀金像獎的音樂工作者馮之行與黃力勤,來到此地一圓音樂夢;從雨林農村來到臺灣求學,現於大學任教的作家梁金群;在美國相戀,回到臺中享受創作...

  • 電子書: NT$ 0

    本期封面故事延續縣史館「愛食麼个──新竹地區客家飲食文化主題展」的底蘊,透過食材的脈源,開啟各種味蕾的記憶。客語薪傳師、同時也是新瓦屋與六家古厝群導覽員的羅瑞霞老師,是此次飲食文化主題展的策劃人,她領著我們進入傳統菜市場,與菜攤小農、生鮮與粄食小販對話,細數各種食材如何烹煮成餐桌上的美味,又親自料理...

  • 電子書: NT$ 0

    新竹縣政府發行的《好客竹縣》觀光季刊,為展現竹縣特色,特以「好客竹縣Hakka Hsin Chu」命名。自2009年創刊起,致力推廣竹縣旅遊發展,並為讀者尋找更多新竹縣在地美好的人、事、物。翻開地圖,整個新竹縣共分為13個鄉鎮,從最北的新豐鄉到深入山林的五峰鄉、尖石鄉,各區擁有不同特色。除了純樸客家...

  • 電子書: NT$ 0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出自英國經典名著《雙城記》的開場白,似呼應了今年COVID-19 疫情影響下的藝文發展。 在藝文活動受到疫情挑戰的時刻,益發突顯文化強韌的生命力,本期封面故事專訪何宣霈、大開劇團、嚎哮排演等多位藝文工作者,分享創新求變及應對方式,面對展演檔期取消或延後、甚至收入...

  • 電子書: NT$ 0

    57年1月出刊的《台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觀光、市政及生活型態等資訊,且讓這本走過半世紀的城市相簿,陪你迎接身處臺北的每個動人時刻。

  • 電子書: NT$ 0

    本期《原曜臺中》以「Llyung」為主題,帶領讀者從雙崎埋伏平步道出發,一探大安溪沿岸的山景風光。近年來臺中市政府推動步道旅遊,透過多元行銷方式,串連登山步道與周邊觀光資源,和部落一起挖掘山林步道。步道旅遊的興起,讓遊客們多了一種可以前往的假日休閒行程選擇。本期雜誌以雙崎埋伏平步道為起點展開,採訪雙...

  • 電子書: NT$ 0

    57年1月出刊的《台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觀光、市政及生活型態等資訊,且讓這本走過半世紀的城市相簿,陪你迎接身處臺北的每個動人時刻。

  • 詳細資訊

      時序入冬,也代表著一年的尾聲即將到來。台灣這塊土地的可愛之處,就是在各個時令與節慶到來時,透過不同的宗教信仰,呈現多元的禮俗樣貌。新竹縣雖然是客庄大縣,但也因為多元的移居形態,蘊含著各式的信仰,「敬天.敬地.敬神明」,為的都是求得心靈平靜的停泊處。最能體現這些依歸的樣貌,不外乎是這些依附在其中的藝術工藝,不論是質樸或耀眼的樣貌,都不失那份真誠的信念。

      今年甫開放預約參觀的峨眉十二寮天使教堂,難以想像三年前它仍是網紅熱門的廢墟教堂打卡點。在丁松青神父、劉淙漢與何麗梅夫妻、江博田與戴敬晃兩位修復師等人的協助下,以精湛的修復工藝,賦予教堂彩繪玻璃古件與古畫靈魂,一路充滿驚奇的蒙福之旅,再現教堂的聖潔光輝。

      桃竹苗客家庄的民間信仰「石板伯公」,是開發聚落的指標,不僅護持地方也撫平民眾的心靈。這次也透過專訪《尋伯公:石板伯公田野調查的美麗書寫》的作者、地方文史工作者吳慶杰,透過石板伯公廟的特色,認識應信仰而生的打石文化,理解客家的歷史、人文及祭祀空間的美學。

      新竹縣最大的祭典⸺義民祭,在經歷兩年疫情之後,於今年國曆7 月16 日至8 月17 日盛大舉辦,今年由新埔聯庄祭典區輪值。到訪北台灣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也是新竹縣縣定古蹟新埔褒忠亭義民廟,可見祭典中不可或缺的大士爺威風凜凜地駐立在廟前,領著各方神將,震懾著前來普渡的鬼魂,也讓衪們能穩穩地隨著水燈的流放,找到方向。這些紙糊的神將,都是由新埔鎮百年的「新埔民俗手藝店」製作,現今已傳承第五代,劉保志師傅不但傳承家族的傳統工藝,更熱心地守護義民祭的傳統禮俗,帶頭領著信眾,圓的完成各式科儀的進行。

      此外,本期特別介紹了位於竹北市的「采田福地」,帶領民眾理解「竹塹社」的由來,以及平埔族道卡斯族人在新竹的演變,以及他們如何與客家文化融合,建立起全台唯一的平埔族祠堂。每期必備的「在地文化實踐」與「深讀家鄉」,本次為您介紹關西鎮牛欄河劇場、湖口鄉景辰圖書親子館的故事,與新埔鎮女詩人杜潘芳格作品中的原鄉面貌。歡迎各位隨時上網免費閱讀本刊各期電子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