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60 | |
經典雜誌(12期+2期) | NT$1600 |
300期 【特別報導】古蘭經手抄本—歷百千劫 巧手復舊
本期封面
攝影|鄭映航
三年前,穆斯林慈濟志工胡光中將一本珍藏的古蘭經手抄本呈送給證嚴法師,證實是十五、十六世紀,至少十人接力抄寫。泛黃且脆化的書頁裡有血跡、有水痕、有霉漬,還被蟲蛀,甚至還有火燒的炭黑。兩年多來修復師鍥而不捨的努力,修復一頁就如裱一幅畫般吋吋講究,跨宗教對文化的尊重與珍惜盡在還古蘭經本來面目的歷程中。
本期專輯,聚焦東京的音樂聖地──下北澤、澀谷、高園寺與阿佐谷, 並特邀高妍(漫畫家)、曾稔文(DSPS主唱)、望月哲(音樂Natalie編輯部)與東京音樂敗家日記(音樂自媒體), 藉由四位職人帶路,分享他們私心偏愛的東京放送場所
大人的漫畫一〇〇冊 再到後來,我們終於也在現實裡遇見了漫畫般的故事與人。 依舊捧著漫畫的我們,也長成了所謂的「大人」。
進擊的巨人 三萬字總調查 獻出心臟的決斷之役 PLANETS編集長宇野常寬 談《進巨》的多重詮釋路徑 文學、神話、哲學、歷史的巨人專門論
認識一點點原住民──原住民的身分和原住民的名字 有些人覺得原住民享有某些特權,對其他人來說很不公平,有些人覺得原住民過去長期被歧視對待,本來就應該獲得一些補償,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很愛喝酒常常髒髒的,有些人覺得原住民個個運動神經很強又很會唱歌──大多數人都知道這類刻板印象不會很準,不過很難完全...
摒除勞俗,讀一首楊牧的詩,進入文學的星圖,時辰的練習曲還在虛空召喚神祕;時代前進,也依舊有人問起公理和正義的問題;學院的樹倒下,而人們沒忘記在書頁裡擁抱,緊靠著文字。驀然回首,見詩人仍伏案,朝向一首詩的完成。 詩人離世四年後,收錄五卷共三十冊的楊牧全集完整面世,這龐大縝密浩繁的工程,收納了其一生的...
《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 圖文滿載的臺灣史推廣雜誌《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創刊於 2009 年,是全國第一本大眾向臺灣歷史圖文雜誌,每期主題結合最前沿的臺灣史學術成果及當代社會關懷,以另類觀點、趣味的敘事,重新呈現歷史素材。除獲得歷史愛好者、教師社群及愛書人之...
YOASOBI 小說╳音樂的轉換魅力 「無論從音樂、從小說、從MV進入作品都好。 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自由地享受YOASOBI的作品。」 ——Ayase 跨越了小說、動畫、MV等媒介,YOASOBI的音樂始終能將角色幽微的心境呈現得細緻而透徹,翻開複雜的和弦和華麗的敘事,真正吸引著樂迷...
有時候會被宣傳得像是神話──關於閱讀這回事 做出版生意,當然覺得「閱讀」是件重要的事,教育體系甚或整個社會氛圍,大抵也把「閱讀」視為重要的事,某些活動為了鼓勵閱讀而發起,某些說法讓閱讀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和偉大的意義。 奇妙的是,事實證明,這些說法在絕大多數時候,不會讓人真的產生閱讀的興趣。 閱讀...
299期 【水啊】溪望再現─減法工程尋回流域生命力 本期封面 攝影|方韻如 貪食沼蝦是洄游性淡水蝦,棲息於水流湍急的河川中、下游岩石兩側,喜歡塊石環境。牠們應是台灣原生種沼蝦中體型最大的,喜歡乾淨的溪流,較易出現在東部石質底的溪流。大溪川的貪食沼蝦數量多、體型大,所以常被戲稱為養蝦場。這隻...
300期 【一方印記】我的北海道—狐狸、丹頂鶴,有時還有棕熊 本期封面 攝影|安藤誠 彷彿凝視著鏡頭的北海道赤狐,是北海道的代表動物之一,從下巴到腹部長著白色體毛,耳朵內側及腳踝為黑色體毛。鏡頭後的攝影師安藤誠,長居北海道東部的鶴居村,是「亞洲最佳自然攝影」大獎常勝軍,也是北海道政府認證的...
302期 【自然寫真】蝴蝶—南島黃裳歸鄉路 本期封面 攝影|林柏昌 黃裳鳳蝶是台灣特有亞種,以屏東墾丁,尤其港口溪村以南到鵝鑾鼻為主要棲地。牠很美、是全台灣島最大的蝶,飛得特別高,最愛訪花海檬果、火筒樹、龍船花等紅紫色蜜源植物,但黃裳鳳蝶不好拍攝,自由生態工作者林柏昌由成功高中生物社啟蒙,...
跨界,也跨向世界──台灣推理的奇幻旅程! 近年來作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好的台劇,出現犯罪推理題材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從本土推理小說改編的作品,也有國內推理小說作者加入編劇團隊的例子。 為什麼影視工作者越來越重視這類題材?或者反過來說,選擇這類題材,對戲劇製作而言有什麼好處、什麼優勢?...
這獎那獎到底有什麼不同?世界性文學獎一次看! 某些書或作家的宣傳詞有「諾貝爾文學獎入圍」,有些書明明既叫好又叫座但卻沒有資格參加某個文學獎,某些獎聽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其實你不知道到底哪裡厲害,某些獎你根本不知道是在頒什麼意思的。 每年10月左右是許多國際文學獎公布獲獎名單書單的熱門時段,每...
2023讀墨年度華文大獎!專屬於你的犢家告白! 讀墨年度華文大獎邁入第二屆,成為歲末華文出版重頭大戲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因為這個獎項並非單找業內人士或專家學者評選,而是邀集讀者一起決。 作家們進入票選名單的資料,必須在每年限定期間內出版新書、新書曾經進入過Readmoo讀墨的暢銷榜,並且...
2023 書市大回顧!Readmoo 讀墨電子書年度百大暢銷榜! 每年的年度暢銷榜都反應了當年的書市狀況,不過之前從未有哪一年的戰況如此激烈;2023年的年度暢銷榜直到公布之前,前幾名都還處在「有幾個讀者買書就會改變排名」的緊張狀態,實在太刺激了! 不過看暢銷榜不是為了尋求刺激──暢銷榜...
「你最光榮的時刻是何時?我呢,就只有現在啊!」 青春鬪魂物語 日本現場直擊.漫畫家對談.運動敘事手法.湘北戰術解析 井上雄彥藝術論.日本寫實派漫畫.運動文學淺談 漫畫封面大跨頁全集合
285期 【深入現場】兵燹:烏克蘭戰場紀實 ★本期封面★ 攝影/張乾琦 戰亂下的烏克蘭,十八至六十歲男性都要被徵召,全民皆兵,保家衛國。俄烏戰爭發生以來,烏克蘭上下團結抗爭到底的決心,贏得外界尊敬,國際上的精神與物資奧援源源不絕地湧入,支持烏克蘭齊心對抗強國惡鄰。
292期 【特別報導】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本期封面 攝影|林韋言 漫遊‧安平港外放水燈。每一次空拍機的升空,都是一場無可預期的冒險,有時在上空盤旋半天,景色卻在眼下不著半點痕跡;然而有時,在遠方的溪州上遇見採收農作的農人們,他們便成為一幅幅的風景寫作盡收眼底。藉由空中視角看見曾文溪流域人們...
【編者的話】潘美玲(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月底前的截稿時間,除了忙亂的編輯台作業,耳邊還多了一些拉扯封箱膠帶的撕裂聲,以及眼前熙來攘往彎腰搬書的身影,七月我們就要搬往隔壁莊嚴的靜思堂辦公空間。
回想起從台北東區城市的一樓公寓喬遷來到清幽的關渡辦公,一眨眼,竟也有將近十九年的時間。從辦公室十二樓的高度,總是可以望見關渡平原的一片稻浪,隨著季節變綠轉黃,收割機裁剪著拼布一般的稻田,偶爾伴隨著雨後晴空的一道彩虹,不能不盛讚這真的是一幅如詩般的美景。
高度,有時候也是一種優勢,這一期【考古台灣】〈卑南聚落——一個五千年的繁盛時代〉,資深撰述胡毋意透過考古學家得知卑南遺址的「瞭望氏族」,這個史前遺址曾歷經住有上萬人口的輝煌年代,其中「瞭望氏族」落居山上,居高臨下守望聚落安全、掌握海上或內陸情資。這也是系列報導中第一次從低頭挖掘玉石骨骸之外,首先提及地理高度的考古發現。
封面故事〈古蘭經手抄本——歷百千劫 巧手復舊〉談的是一本手抄古蘭經修舊如舊的故事,這本珍貴的古籍,五百多年間歷經了火燒、水淹、土埋與蟲損,書頁裡的種種毀損痕跡,默默寫著滄桑。修復師花了超過兩年時間巧手修復古本,一切的苦心卓絕為的是重現西元十五、十六世紀的宗教軌跡及當時文化底蘊,背後有一種傳承的歷史意義。
【自然寫真】〈熊鷹——瀕危的部落文化守護神〉資深撰述白宜君多次進出屏東三地門等地尋訪熊鷹之羽,熊鷹美麗的羽毛在排灣族與魯凱族代表著領袖權貴地位,然現代社會裡羽毛的戴用難以限制,從珍稀變尋常,人類的虛榮讓熊鷹陷入濫捕、非法販售的危機。
撰述吳佳珍在【安老想望】〈退而不休——不只為了養老金〉談一個大家密切關心的議題:人生的下半場。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人類停留在地球的時間愈來愈久;社會結構的改變,「含飴弄孫」的理想老後,幾成歷史名詞,今日談老人的「第二春」,指的已不是找到暮年伴侶,而是如何安度退休餘生。
法國人在街頭抗議政府將退休年齡延後至六十四歲,在日本,六十五歲以上高齡勞動參與率則已高達25.6%,台灣方面,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則仍有待突破。其實,只要管理階層懂得善用,老齡人力也有可能從大眾眼中的「負資產」轉變成一筆銀閃閃的財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