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售價 | |
---|---|---|
電子書 | NT$165 | |
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國際中文版(12期) | NT$1500 |
海上救援
從驚濤駭浪到海洋深處,救援載具能救回在海中失蹤和受困的人
星空殺手——低軌衛星危及天文觀測、宇宙探索 去年元旦入夜之後,暮光中,西沉的李奧納德(Leonard)彗星C/2021 A1正巧落在鹿林天文臺後方。特殊加工的夜光油墨模仿低軌道衛星星軌,發光的星軌,比夜空中的彗星更為搶眼,凸顯近年來低軌道衛星影響地表天文觀測的問題。本期封面影像是由大學天文社聯盟的錢...
韋伯開啟天文學新紀元 人們對太空的印象,源自於哈伯太空望遠鏡 30 多年來的成果。 它的繼任者韋伯太空望遠鏡所拍攝的影像, 如今正在翻新人們對宇宙的認識。
核 融合 這等同於在地球上製造恆星,是下一代能源聖杯!實現發電之夢,還需跨領域大融合。 【關於封面】 去年12月美國加州國家點燃設施研究團隊宣佈,以雷射施行的核融合反應產生的能量大於觸發該反應輸入的能量。核融合發電是否近在咫尺?抑或如同20 年前所說,還要再等20 年?
瞭解核爆 人類史上找不到比核爆規模更大的事件,其所蘊含的能量最強,並造成一些慘重的災害。核能科技的燃燒力之強,沒有其他人造爆炸物能比擬。三硝基甲苯(簡稱TNT)等爆破方式所引發的劇烈爆炸主要由可燃元素(如碳和氧)之間的化學反應所致。核爆則主要發生在原子尺度,而非分子尺度上。
極端氣候熱到要命 熱!好熱!熱死了!極端天氣越來越熱,正視「熱傷害」的問題,才能適應全球氣溫高升的未來! 【關於封面】 夏季烈日當頭,走在路上人彷彿也要融化了!我們往往忽視自己有熱傷害風險,導致熱衰竭這類致死事件頻傳。 正視熱傷害、採取保護自我的行為, 才能適應全球氣溫高升的未來。呼應主題...
新世紀核武 競備核武,賽局一場?發展核武產業不只污染國土,更讓人心不安。 【關於封面】 過去曾有人呼籲國際應裁減核子武器以降低緊張態勢,但相反的,美國接下來將全面更新核武系統,而核武產業正蓬勃發展。這不僅增加戰爭傷亡的風險,也讓許多地方付出代價。封面上一枚尖銳的核子武器筆直地指向地球,彷彿...
挖掘恐龍化石 如何從一個僅憑想像重現的世界中,找出不確定是否存在的物種?對一般人而言,研究一個消失已久的物種似乎不太可能。然而,這卻是古生物學家和化石獵人每天在做的事。 當人類首次遇上恐龍時,牠們已滅絕了6500多萬年之久。今日有關恐龍的一切知識皆是透過研究地質、分析古生物遺骸而來。要做到這...
14全球瞭望
特別單元
22太陽極大期
太陽為期11年的週期將達到巔峰,究竟太陽極大期會如何影響地球?
太空探索
30木星由什麼組成?
深入太陽系最大行星的表面之下
交通運輸
32海上救援
從驚濤駭浪到海洋深處,救援載具能救回在海中失蹤和受困的人
38圖解總統車隊
這支隨行車隊如何讓美國總統安全出行?
科學新知
40何謂大氣壓力?
這股無形之力驅動了全球的天氣
42人為何會做夢?
一探睡眠背後的科學和進入夢鄉的好處
44怎麼發酵食物?
這種古老的保存技術能改變食物的味道和外觀
歷史回顧
46古埃及的發明
探索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認識古埃及奇特且令人驚艷的成就
52人類的演化方式
回顧人類史:從最早的步行人類到今日的智人
54誰發現了太陽系?
天文學家和相關發明協助揭開了太陽系的神祕面紗
科技大觀
56飛機何以消失無蹤?
飛機為何會從雷達上無故消失,該如何避免?
61什麼是陀螺儀?
這種奇特的裝置看似能抵抗重力,原理為何?
62深入電池工廠
造訪瑞典的超級電池工廠,深入瞭解世上最環保的汽車電池製程
66燈塔的內部結構
探究燈塔背後的科技
環境生態
68不可思議的黴菌世界
一窺地球上最奇特、致命,但又有用途的黴菌
72為什麼蚊子會叮人?
這些擾人的小昆蟲如何透過吸血維生?
74快知識
75金頭腦大考驗
76問問題 長知識
82現代人該知道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