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推廣月刊 454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漁業推廣月刊 454期

月光下的鎖管圓舞曲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7/1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6.9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60
電子書售價:NT$ 0
暢讀包
輕暢讀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為了捕撈鎖管為主的趨光性魚類,
漁民往往在下午或傍晚出港,
漁船上方掛著集魚燈、兩側伸出長長的張網竹竿,
是棒受漁網的特殊外觀,
也是北海岸特有的美景;
結合夏日鎖管季,
民眾可登娛樂漁業漁船體驗夜釣鎖管。

詳細資訊

網路上不時有圖文企圖解說頭足類家族如何分類,但眼花撩亂後,往往有人賭氣說「反正就都很好吃啦!」臺灣魚市場常見的「咪ㄟ」、「小卷」、「中卷」、「透抽」到「砲管」,體型從「咪ㄟ」的2到7公分到「砲管」長達40公分以上,一字排開其實都是「鎖管」,只是魚販為區分而取了暱稱,這些鎖管合力在臺灣沿近海漁業前十大重要經濟物種排行榜創下了第五名的高位,不過近年卻發生產量減少的警訊,年產量由1997年的28,402公噸衰退至2018年的2,517公噸,2018年生產量為1997年的8.86%。漁業署劃設禁漁期的措施已得到初步止血效果,但如何因應與調整臺灣沿近海鎖管漁業得以永續發展還有待探究。
包括產量最大的瑞芳漁港,以及基隆八斗子、澎湖等幾個鎖管重鎮都有感於近年鎖管產量下降。其中目前產量最高的瑞芳漁港,瑞芳區漁會總幹事黃志明指出,該港漁船近年產量從過往的每年3,000噸下修到1,000噸出頭,尤其今年到6月只
捕得485公噸,且北海岸更發現有漁場逐步北移的現象,必須航行約3小時到北方三島周邊,連帶的娛樂漁業漁船也不太能推出帶遊客就近體驗夜釣鎖管、觀賞棒受網漁船捕撈作業等遊程。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