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子科技雜誌 09月號/2024 第462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新電子科技雜誌 09月號/2024 第462期

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9/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7.2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116
紙本書定價:NT$ 200
電子書售價:NT$ 180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80
新電子(12期+2期) NT$1680
新電子(3期) NT$45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成功訂閱後,將由下一期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AI加持 CPO開光
規模不斷擴大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帶動資料中心處理的數據量高速成長,亟需提升傳輸速度並解決散熱問題。面對資料傳輸速度的瓶頸,業界將目光轉向光學傳輸技術,期待光學元件在共同封裝光學(CPO)的技術整合下,讓數據傳輸更快且更節能。然而CPO面對光學模組與半導體技術的跨領域整合,需要克服結構設計、電路/光路設計與故障分析等挑戰。

詳細資訊

AI加持 CPO開光
規模不斷擴大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帶動資料中心處理的數據量高速成長,亟需提升傳輸速度並解決散熱問題。面對資料傳輸速度的瓶頸,業界將目光轉向光學傳輸技術,期待光學元件在共同封裝光學(CPO)的技術整合下,讓數據傳輸更快且更節能。然而CPO面對光學模組與半導體技術的跨領域整合,需要克服結構設計、電路/光路設計與故障分析等挑戰。

CPO相較傳統的可插拔式光收發模組,在效能與尺寸等方面更有優勢。可插拔式光收發模組透過機械製程整合光收發相關元件,並安裝在基板外緣,與電子元件的距離較遠,因此訊號傳輸較容易耗損及延遲。

CPO則透過半導體製程將光子傳輸相關元件,直接封裝在電子元件附近,不僅縮小晶片尺寸,更能減少傳輸的延遲與耗能。得益於半導體製程的特性,CPO若是進入量產,其成本可望大幅降低。同時,目前台灣的CPO技術多數採用矽光子,為矽光子帶來商業化契機。業界多年研究矽光子技術的成果,也成為CPO應用發展的重要助力。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